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活動是一種典型的智育活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美育,是在教學中的滲透,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高雅的審美情趣,自由活潑的個性,充分發展學生美好的天性,使他們具有發現美、欣賞美、展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跟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精心設計美學教法,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讓學生從美的情感體驗中去習得知識,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美育
  美育,又稱美教育、藝術教育和審美教育,是以陶冶人的情感、培養人的審美能力為目的的一種教育。周揚在《關于美學研究工作的談話》中明確指出:“一個人要全面發展,不能缺少技術教育,也不能缺少美育。在現代教育中,沒有美育是不成的?!泵烙c智育之間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那就是以美啟智、養智、優智,又以智識美、愛美、創美,從而智育因美育而使人聰穎慧敏,而美育因智育使人明快空靈。
  “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由于語文學科的特點,從某種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務更是責無旁貸的。它的作用也許會相較其他學科而言更重大、更深刻。語文學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積累審美經驗,提高審美鑒賞力,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熱愛生活的美好體驗。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美感能力的培養,才能促進語文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美育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對此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挖掘教材美。小學語文教材的美是豐富的,有形式上的美,有語言的美,有內容上的美,教師要善于從各方面、各角度挖掘美的因素,通過教學活動,向學生傳授審美知識,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①形式美。新版的小學語文教科書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它的圖畫美。書中有生機勃勃的春景圖,有雄偉壯觀的祖國山水畫,有繁華美麗的都市風景畫,有幽靜秀逸的田園風光等,這些優美而富有童趣味和教育意義的插圖,帶給學生強烈的審美視覺效果,具有強大的感染力。②內容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充滿著美的內容,是語文美育的最大資源。教材中有描繪遼闊的原野、蔥郁的森林、碧綠的湖水、奔騰的江河等歌頌祖國美麗山川的詩文,有描寫邱少云、黃繼光、雷鋒、張思德等贊美英雄模范的故事,有歌頌偉大、平凡、善良、純潔等人性閃光點和鞭笞丑惡、落后、黑暗、等社會弊端的文章……這些從不同角度、不同形象,反映了社會、自然、心靈、行為、生活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趣的文章,可以帶給學生美的享受,使學生得到美與善的滋養。③語言美。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的篇目,幾乎都是語言的佳作。
 ?。?)豐富課堂的教學方式與手段。一堂能夠帶給人美的感受的課關鍵是要組織并掀起教學高潮。所謂教學高潮是指在教師精心策劃,巧妙的點撥,恰當的引導之下,學生受到美的感染,感到振奮、感到愉悅,學習興趣濃厚,參與意識強烈,課堂氣氛生動活潑的教學場面。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可以采取下列方法來組織并掀起教學高潮。①創設情境體驗美。美感美感,情感是關鍵。著名學者王國維曾別出心裁地把美育叫“情育”。因此教學中要把學生帶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讓學生置身其境,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嗅其味,通過親身的情感體驗,產生對審美對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審美態度和審美評價,“象喜亦喜、象憂亦憂”,在心理上產生感受,在情感上產生“移情”和共鳴,在性情上得到陶冶。②借助多媒體感悟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多樣,教師應當針對不同題材的課文采取不同的方法。對教材中寫景狀物的文章要通過朗讀,講解,并配以圖片、幻燈片、課件、錄像來引導學生看、聽、想,體會作者的寫作深意和文章的藝術特點,從而感受祖國山河的自然美。③游戲。表演再現美。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模仿力強,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的理解,編排課本劇,設置情景讓他們演一演,以動移情,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他們體會到一種富有情趣的精神享受,并通過他們個性化的表演,再現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的生動美。(3)美化教師的語言藝術。教師語言是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是構成教學藝術的主要形式。駕馭語言能力強的教師,教學語言聲情并茂,引人入勝。駕馭語言能力較弱的教師縱然滿腹經綸,也是詞難達意,語不傳情。因此,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就必須美化教師的語言藝術。美化教師語言藝術要做到:①語音上,要做到發音正確,口齒清楚,句讀分明,流利圓潤,這樣才能有效地傳達出教師的授課內容和思想感情。②語調上,要富于變化,抑揚頓挫,節奏鮮明。心理學研究表明,聽覺器官在經受長期不變的聲音刺激之后,對該聲音的感受力就會降低,導致人的疲勞。因此教師要注重語調的抑揚頓挫,節奏鮮明,才能有力、生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③教師還可以借助于協調的手勢、表情、姿勢等體態語言,以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做到聲情并茂,形神兼備這也是語言藝術的重要內容。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毙W語文美育是指以語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學生,陶冶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0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