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的美育滲透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歷史教學中美育策略的實施,主要作用是“育人”,引導學生更好的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后,去創造屬于他們自己的美好明天。歷史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介紹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內容,同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深入挖掘高中學生的內在潛能,語言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分析問題、感悟生活的話,要比一味灌輸的效果好得多。美育教學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境界,歷史活動的開設有意義,師生間的關系更和諧。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美育滲透;有效策略;研究;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42-01
引言
美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分支,應在各個學科中穿插進行。歷史這門課程十分特殊,它的知識構成復雜,需要學生分析問題的同時建立時空觀念,在真實事件的研究中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感悟歷史文化,產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強烈情感,將來不負眾望,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歷史教學中有效滲透美育思想,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能夠開闊他們的視野范圍,有一舉數得的作用,我們何樂而不為呢?下面,筆者特別總結了幾點看法。
一、教師充分發揮作用,提升學生審美意識
高中歷史教師既肩負著“教書育人”“素質教育”的光榮使命,就有義務展開美育教育的系統性研究,同時挖掘學生們的內在潛能,在合適的時機內指導他們個性化成長,從而構建起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1]。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決定著課堂的教學質量,根據實際情況,有效滲透美育,應先讓學生懂得審美的意義是什么。另外一點,歷史學科的顯性知識、隱形知識是有內在聯系的,學生努力尋找依據,不斷分析歷史問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將來,再去創造美好的未來,彰顯人生的最高價值,才有重要的意義。多維度審視歷史的課堂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要求教師完全尊重學生,能讓他們自己研究的問題絕不插手,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是關鍵,繼續推進審美教育至關重要。比如,在講授《明清文化》這一單元的相關內容時,應該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動態化教學優勢,一邊播放視頻資料,一邊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迎h節,主要介紹明清文化發展時期各種建筑物的雋永之美,鼓勵學生說出他的不同看法,從而強化其主動探究的能力。歷史資料的分析,相關圖片的對比,推動學生理解美、發現美、感受美的意識的產生,當他們形成富有邏輯的觀點態度,審美思維在活躍,尋找細節的能力在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滲透審美教育的目標就有了實現的保障。再如,欣賞古陶器、青銅器、玉器、瓷器等藝術品的環節,可以從生產力的角度進行歷史文化的介紹,利用不同的精美圖片,加深學生對于美的認識,個人信仰及審美處于同一高度,人類歷史的發展對于他們而言極具吸引力,順利達到了有效教學的目的,學生們也擁有了創造美、感受美、體驗美的興趣,預留一個機會,還有望迎來審美教育絢麗、輝煌的明天。
二、善于聯系學科內容,挖掘學生歷史美感
高中歷史這門課程有相當多關于美學的內容,分析它們、理解他們,是培養學生歷史美感的必要前提。課堂穿插美育的方式比較多。比如,在分析我國的四大發明與西方發明有什么區別的時候,教師應該提問:“同學們,你認為這其中有怎樣的人生哲理呢?”教育學生把眼光放長遠,展開深層知識的系統性研究。有效滲透美育思想過程中,不妨與學生一起談論一下:人文歷史、科技發展的問題,重點了解“科學決定論”的弊端,讓他們懂得“科技使人進步”的道理。再如,嘗試根據“科技進步與人的幸?!庇^點,反思“克隆技術與科技倫理”的問題,慢慢脫離課本限制,在學生得以在文明社會的進步中確定自己的人生意義,審美思想隨之轉變,主體優勢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三、展示優秀傳統文化,滿足學生審美需求
我國的歷史文化中解釋了有關美的知識,但是有很多看法、不同途徑[2]?,F階段,人們大量掠奪著然資源資源,為了實現更好的物質生活,精神世界特別空虛,幸福感覺逐漸消失。我們怎樣尋求幸福的生活呢?幸福究竟從哪里來?筆者建議,大家可用“關愛”的思維認識世間的事物,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認識到做長輩就有長輩的樣子,別人的孩子同時也是自己的孩子,優良傳統繼續傳承,解決社會問題才有基本的依據。學習高中歷史知識,能夠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教師們選擇了正確的引導方式,一邊剖析各個國家的傳統文化,一邊指導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同時讓他們分辨美與丑、善與惡,懂得人性本善,人活著要有追求、有信仰,只有不斷將文化知識、社會事物從美的角度去分析,發揚一種美好,守護人性善良,我們的社會才有和諧進步的有力保障,任何困難擺在眼前都有解決它的可能,學生群體即為“棟梁之才”,付出相當多的努力顯得至關重要。再如,高中歷史教師利用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內容,幫助學生感悟人生哲理,其產生主動探索自然、社會、人文的濃厚興趣,明確美育教育的正確方向,將積極思想傳遞下去,使學生們掌握搜集傳統文化、剖析思想內容、研究發展歷程的方法,徹底從被動思考轉變為主動探索,爭做有理想、有追求又優秀的人,他的人生足夠美滿,美的熏陶價值盡顯。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搜集相關資料、層層點撥指導,幫助學生發現美、感悟美、制造美,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最終達到美育有效滲透的目的。在合適的時機內引用趣味元素、新穎材料,始終以藝術形態為范本,指導學生參與美的活動,體驗美的生活,歷史這門課程對于他們而言極具魅力,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后,他們都會成為棟梁之才,將來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參考文獻
[1]王曉蓉.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滲透美育[J].成功:中下,2018(11)30-31.
[2]張嬌.高中歷史教學美育滲透的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20)79-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