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器械應用標準與拋光處理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體育器械,就是用于人體健身、健美運動訓練,或體育基礎訓練和體能訓練及康復性鍛煉的各種器材。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器材的需求日益增長以及大眾健身觀念的普及,人們越來越重視這種借助器械來鍛煉身體的健身方式,傳統的較為簡單的器械已經逐漸不能滿足人們對健身健美的需求,各種各樣用于鍛煉肌肉、增強體能和康復醫療的健身器械應運而生。從過去的功能單一變得越來越精細、美觀、功能齊全。發展到今天,市場上能見到的健身器械琳瑯滿目,種類繁多,不僅有適合健身中心選購的大型、多功能器械,而且還出現了很多小巧玲瓏適合家庭健身用的小型健身器械。據有關方面的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的健身器材至少有六千多至上萬個品種。種類繁多的器材中如何選擇合適的體育器械,成為本文亟待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器械;應用研究;拋光處理;表面處理;機械拋光
中圖分類號:TG6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19)04-0072-02
0 引言
體育器材的目標群體是大眾,廣普性使其具有簡單、易學、見效快的特點。但它終究是器械,需要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領,鍛煉時循序漸進,不要示弱和較勁,做到人體與器械的和諧統一。這樣才能有效防止盲目操作造成的運動傷害。今年4月,我國《健身器材健身路徑的平安通用要求》國家規范在北京通過了專家審定,對健身路徑從外形、結構設計、靜負荷能力、穩定性、平安警示、器材裝置和場地要求、電器平安等方面規定了明確的規范,以確保使用平安。體育器械有著傳統體育項目所沒有的特點,突出表現在健身器械的訓練具有明顯的針對性。這里就三種人們常用的健身器應用標準做以下介紹。
1 體育器械應用標準
1.1 地埋式單杠
首先在選材方面,單杠的立柱要求以優質的鋼管為材料,直徑至少為60mm;而橫杠則要用實心彈簧鋼制作,直徑應至少為28mm。至于單杠的高度,低單杠的標準為1.5m(中學)與1.4m(小學),而高單杠的標準則為1.8m(中學)與1.6m(小學)。在顏色上,單杠的立柱應使用藍色,而橫杠則選用黃色為宜。最后一點,器材的表面應做好加工處理,使單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耐磨性能。
1.2 籃球球框
籃球是男生之間最普及的球類運動之一,在學生中更是一種主流的運動。在中小學中,籃球架的立柱的高度要求分別為1.6m與1.4m,球架上的伸臂則應采用厚度為4毫米、直徑為16.5厘米的優質鋼板?;@球球架大部分都是埋地式的設計,埋入地底的尺寸要求至少為80*80*80cm,而且埋地部分的防腐處理應尤為精細。同樣的,籃球架的表面也要進行防腐、防紫外線、防雨防曬的處理,以盡可能地延長籃球架的使用壽命。
1.3 乒乓球臺
球臺應采用厚度為4毫米,直徑為6厘米的鋼質管制造,并在底架上采用彩虹結構,以保證整張球臺的穩定性。乒乓球臺的臺面應采用DMC材料,生產適應采用一次成型技術,同時在臺面的采用“井”字形設計加固。臺面的顏色通常為新藍色或寶藍色,同時要有較好的光澤度。除此之外,臺板還應該能夠長期持久地保持平整,做到不開裂、不起泡。至于乒乓球桌的尺寸,在小學中一般為2340*1300*640mm,中學中所要符合的標準則為2740*1525*680mm。
以上就是幾種常見體育器械的標準,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在選購這些體育器材時,一定要挑選符合以上標準的產品,這樣才能充分保證使用者的安全,并使器材的耐久度也同時得到保障。
2 體育器械拋光處理
2.1 表面處理:(靜電無毒噴涂)
表面粉末噴涂材料采用低金屬含量材質符合美國安全標準ASTM 第F963-07(Clasue 8.3)準則,通過重金屬含量標準。
防止褪色:粉末噴涂材料添加抗紫外線穩定劑,確保顏色保持長久鮮艷。
2.2 金屬(含鋼管等)配件材質
厚度2.75mm焊管,表面處理:防滑處理,靜電噴涂。
(1)材質:采用國際大廠共享規格2.75mm厚度,內外鐵管。確保強度與安全性。
表面處理:靜電防滑表面噴涂,并以鍍鋅鋼管為基材,加上表面熱處理與靜電無毒粉末噴涂。鍍鋅與粉末噴涂,雙重表面涂層,延長表面保護涂層壽命與鋼管氧化時間。
?。?)防止退色:粉末噴涂材料添加抗紫外線穩定劑,確保顏色保持長久鮮艷。
2.3 塑料配件材質
工程塑料添加抗止外線穩定及靜電防止劑,表面處理:模鑄面。
?。?)原料:采進口韓國三星聚乙烯原料。CONT
ENE采用專業COMPOOUND技術,將顏色粉末與聚乙烯基材充分混合,讓滾塑生產時可以充分的將顏色與基材密不可分,讓抗紫外線,退色,脆化,靜電等元素長久不會流失。與一般廠家的只是將顏色粉末與聚乙烯基材以干拌方式混合有極大的性能分別,顏色三年不退色,抗紫外線色牢度達8級。
?。?)模具表面處理:采模鑄面處理,展現較高的產質量感與防刮性。
?。?)抗拉強度:163kgf/cm3,抗折強度:133kgf,變形溫度:65.1度c,密度:0.92g/cm3。
參考文獻
[1] 張卓.健身器材設計的研討[D].吉林:吉林大學,20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