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術對兔坐骨神經損傷后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觀察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術對兔坐骨神經損傷后及經傳導速度的影響。方法:將體重在3.0—3.5Kg的新西蘭家兔180只隨機分為5組: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神經松動術組、夾脊電針組、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術組,每組36只。再按照術后1周、2周、4周分為3個亞組,每個亞組12只。用鉗夾發制備坐骨神經損傷模型。正常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模型對照組術后放在籠中安靜飼養,神經松動術組做神經松動術治療,夾脊電針組做夾脊電針治療,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術做夾脊電針和神經松動術治療。在治療1周、2周、4周后測定各組兔坐骨神經傳導速度。結果:3個治療組:神經松動術組、夾脊電針組、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組神經傳導速度均高于模型組和正常對照組,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組高于神經松動術組和夾脊電針組。結論:神經松動術和夾脊電針組均能能提高神經傳導速度,而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術優于單純神經松動術組和單純夾脊電針組,效果最佳。
[關鍵詞]周圍神經損傷;坐骨神經;夾脊電針;神經松動術;神經傳導速度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147—02
周圍神經是指腦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經,所以周圍神經損傷后會導致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的減退甚至消失。周圍神經損傷后所導致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周圍神經損傷后如何促進再生修復,使神經恢復功能是臨床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周圍神經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的功能恢復是臨床治療的關鍵。[1]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新西蘭家兔180只,年齡7—8個月,體重3.0—3.5Kg,雌雄各半。180只兔子隨機分為5組: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神經松動術組、夾脊電針組、夾脊電針結合神經術組,每組36只。再按照術后1周、2周、4周分為3個亞組,每個亞組12只。
1.2 方法
1.2.1 模型制備
家兔稱重,用復合麻醉劑(2ml/kg),于腹腔內注射麻醉。角膜反射消失后,將兔子固定在手術臺上,側臥位,左側股部手術區進行剃毛后消毒。在股骨前緣凹陷處平行于股骨干做縱向切口約2em,依次剪開皮膚筋膜,鈍性分離肌肉,完全露出坐骨神經,在止血鉗上套輸液器滴,垂直于股骨鉗住坐骨神經,計時5min,鉗夾出可看到神經變得扁平透明。損傷遠端做一標記,然后逐層縫合手術切口。
造模成功標準:行為學觀察,家兔活動量明顯減少,左后肢活動減少,出現足背拖地現象,足尖上抬無力并且下垂,整個身體重心明顯向右側移動,前行靠臀部肌肉發力。
1.2.2 實驗各組干預方法
正常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
模型對照組:術后放在籠中安靜飼養
神經松動術組:術后第三天進行治療,兔子俯臥位固定于實驗臺上,左側~下肢懸空在實驗臺外冊,擺好準備姿勢,髖關節外展45度,股骨脛骨夾角30度,順著坐骨神經走向,迅速拉動膝關節伸展至130度,之后還原到預備姿勢。每次操作時間1s,放松5s后再次操作,每天操作10次,每周做6天。
夾脊電針組:術后第三天進行治療,兔子仰臥位固定在實驗臺上,在兔子L4—L6棘突兩側旁1寸取穴,針剌深度約1em。連結電針儀,調至疏密波,強度觀察兔背部震顫幅度。每次30min,每天操作1次,每周做6天。
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技術:術后三天進行治療,依次進行夾脊電針治療和神經松動術。方法與神經松動術組與夾脊電針組相同。
1.3 檢測指標
測定各組兔坐骨神經傳導速度
各組兔在術后第1、2、4周,在屏蔽肌電圖室內,暴露、游離損傷側坐骨神經,自制鉤狀電極分別激坐骨神經損傷部位的遠近端神經干。記錄近遠端兩刺激點的潛伏期,測量兩點間距,計算其傳導速度。傳導速度(m/s)=距離(mm)/[近端神經潛伏期(ms)—遠端神經潛伏期(ms)]。
1.4 統計學分析
用Excel表格錄入數據。所有數據均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比較采用ANOVA方差分析。設定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神經傳導速度
神經傳導速度各組均有明顯差異;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其他各組神經傳導速度減慢;與模型組相比,在2W.4W時,夾脊電針組、神經松動術組、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術組高于模型組;且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術組神經傳導速度高于單純夾脊電針組和神經松動術組,說明恢復最好。
3 討論
周圍神經系統的發育是維持生物體生存的基礎,而周圍神經損傷后的功能恢復卻是很差的。在周圍神經損傷軸突再生微環境中,施萬細胞和細胞外基質、神經營養因子、激素、磷脂酶A2家族、血清應答因子和絲切蛋白、轉錄因子STAT3、脫脂酰化酶5、突觸融合蛋白13,這些因素都可以促進軸突再生[2]。有實驗表明,周圍神經損傷后發生瓦勒變性后,巨噬細胞起到促進軸突再生的重要作用,它能夠清除損傷后軸突和髓鞘的碎片,為軸突再生提供適宜環境;還可以分泌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細胞因子,促進血管增加其通透性;誘導施萬細胞能夠增殖分化及分泌神經生長因子NGF等,促進軸突再生。[3—4]神經傳導速度是指在單位時間內神經沖動通過神經組織的距離。神經傳導速度可以反映出損傷神經軸突再生的情況。利用檢測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實驗組及對照組之間周圍神經損傷的傳導恢復情況可以評價治療方案的優劣[5—6]。神經電生理學檢查不僅可以準確對神經損傷進行定位及定性檢查,而且可以準確估計神經修復程度。[7] 夾脊穴是臨床上用來治療腰部和下肢疾病的常用經外奇穴,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電針輸出選取疏密波,能夠促進氣血循環,并促進胞漿流運輸能力,加強神經根周圍結締組織營養,有利于促進神經結構的修復與再生。夾脊電針可抗內生性損傷電流,阻斷Ca2+內流,穩定細胞膜的結構,增強線粒體酶活性,防止神經元繼發性病變與脊神經軸突發生退變,從而促進神經軸突再生。[8]研究發現,電針治療在臨床上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血液流動,緩解了缺血的癥狀,又能加快局部炎性物質的消散。電針減輕周圍結締組織和神經纖維間的水腫,促進代謝,給予神經肌肉的營養支持,有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9]以往研究和本研究共同顯示,夾脊電針對神經軸突再生恢復神經傳導功能起到促進作用。
神經松動技術是根據肢體運動過程中所涉及的神經組織的走行來牽拉神經以達到改善局部疼痛的目的。依據神經解剖結構,對神經外周的軟組織進行滑動、加壓、延展,減少神經的黏連,促進神經周圍的微循環,使周圍營養物質更好的傳送,促進軸突再生。以往研究和本研究共同顯示,神經松動術對神經軸突再生恢復神經傳導功能起到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本實驗得出結論夾脊電針、神經松動技術均能促進周圍神經再生,恢復周圍神經功能,并且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技術結合效果最佳。
參考文獻
[1]王瑞輝,屈紅艷,劉飛虎,杜旭,電針對家兔坐骨神經損傷后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30(3):56—57
[2]范紅石,王艷,陳國平,周圍神經損傷后軸突再生微環境的研究緊張[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21(3):288—291
[3]Schafer KH,Mestres P,Man P,et al.The IL—6/sIL—6R fusion protein hyper—IL—6 promotes neurits outgrowth and neuron sur—vival in cultured enteric neurons[J].Interferon Cytokine Res,1999,19(5):527—539.
[4]張志強.超短波對大鼠坐骨神經損傷后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影響[J].中華理療雜志,1991,14(3):137.
[5]M cga rie IG.N erve regeneration and thy ro id ho rm one treat一m ent[J].J N eura I Sc.i 1975,Dec 126:499.
[6]李曉燕.60例外傷周圍神經損傷的神經傳導速度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2005,6(5):10.
[7]劉長輝。夾脊電針結合康復訓練治療上肢周圍神經損傷的臨床觀察[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2
[8]王茜.夾脊電針結合神經松動術對兔坐骨神經損傷后軸突修復與再生的影響[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