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CT診斷價值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CT診斷價值。方法 52例經病理確診的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為單一病灶, 患者進行病理確診前均實施CT診斷, 觀察患者CT診斷情況。結果 52例患者CT檢查顯示15例節細胞瘤, 9例轉移瘤, 20例無功能腺瘤, 8例無功能嗜鉻細胞瘤, 其中, 節細胞瘤主要為卵圓形, 擁有桃尖征, 另外三種瘤型主要為圓形, 不存在桃尖征。52例患者15例節細胞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25.23±3.42)、(31.24±3.23)、(36.24±4.16)、(46.23±4.38)Hu;20例無功能腺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21.32±3.46)、(46.25±4.16)、(70.36±4.26)、(53.27±5.13)Hu;8例無功能嗜鉻細胞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36.23±3.42)、(99.54±4.26)、(99.38±5.24)、(81.42±5.17)Hu;9例轉移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36.35±4.26)、(50.42±5.24)、(74.26±5.36)、(75.58±5.27)Hu。結論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CT診斷價值非常高, 值得應用。
  【關鍵詞】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CT診斷;診斷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28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為臨床上較為罕見的良性腫瘤疾病, 該疾病的發病率較低, 癥狀不明顯, 因該疾病的發病率較低, 對其認識度存在不足, 確診比較困難, 如何提升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診出率非常重要, 應重點關注[1, 2]。本文探討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CT診斷價值,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經病理確診的52例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為單一病灶。其中, 男22例(42.31%), 女30例(57.69%);年齡11~75歲, 平均年齡(44.21±11.25)歲;經病理診斷疾病類型:15例(28.85%)節細胞瘤, 9例(17.31%)轉移瘤, 20例(38.46%)無功能腺瘤, 8例(15.38%)無功能嗜鉻細胞瘤。納入標準:本研究患者均需要滿足WHO中關于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診斷標準[3], 本研究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精神疾病者。
  1. 2 方法 在為患者進行病理確診前, 均實施CT診斷, 病理檢查時選用蘇木精-伊紅進行染色處理, 在10×10倍的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做好各項記錄。CT掃描設備選用LigtSpeedVCT掃描儀, 在為患者實施CT診斷前, 應為患者禁食至少12 h, 在為患者進行掃描操作前0.5 h, 引導患者口服500 ml對比劑, 同時, 引導患者實施正規的呼吸訓練操作, 為患者進行上腹部的CT掃描操作, 掃描的范圍為胸11椎體下緣直至腰2椎體的下緣, 診斷時設備管電壓控制為120 kV, 管電流控制為200 mA, 螺距設定為0.984, 層厚設定為0.625 mm, 重組的層厚設定為2.5 mm, 層間距設定為2.5 mm;為患者進行增加掃描時, 使用高壓注射器為患者實施肘靜脈團注, 速度控制在3.5 ml/s, 造影劑為患者選用非離子型碘對比劑碘普羅胺注射液300 mgI/100ml, 為患者實施增強掃描時, 時間控制在30、70、180 s;做好各項診斷記錄[4]。掃描后的圖像交由經驗豐富的2名影像科醫生進行評閱, 選用盲法進行操作;圖像分析的主要內容為:病灶的形態、大小和密度;病灶鈣化、出血、內囊變狀況;平掃、增強掃描時的征象;桃尖征為腫瘤表現出嵌入性生長, 血管受到腫瘤推移或包繞, 不會對鄰近血管進行壓迫;病灶鈣化的判定標準為CT值>100 Hu;出血的診斷標準為CT值在60~100 Hu;壞死的診斷標準為延時3 min增強掃描;CT值<20 Hu。做好各項記錄, 觀察患者CT診斷情況。
  2 結果
  2. 1 CT檢查形態、邊界、密度、桃尖征情況 52例患者CT檢查顯示15例節細胞瘤中, 11例為卵圓形, 4例為圓形, 邊界均清晰;12例密度均勻, 3例密度不均勻;13例桃尖征, 2例未見桃尖征。9例轉移瘤中, 3例為卵圓形, 6例為圓形;8例邊界清晰, 1例模糊;1例密度均勻, 8例密度不均勻;均未見桃尖征。20例無功能腺瘤中, 1例為卵圓形, 19例為圓形, 邊界均清晰;18例密度均勻, 2例密度不均勻;均未見桃尖征。8例無功能嗜鉻細胞瘤中, 2例為卵圓形, 6例為圓形;7例邊界清晰, 1例模糊;1例密度均勻, 7例密度不均勻;均未見桃尖征。其中, 節細胞瘤主要為卵圓形, 擁有桃尖征, 另外三種瘤型主要為圓形, 不存在桃尖征。
  2. 2 不同時期CT值情況 52例患者15例節細胞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25.23±3.42)、(31.24±3.23)、(36.24±4.16)、(46.23±4.38)Hu;20例無功能腺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21.32±3.46)、(46.25±4.16)、(70.36±4.26)、(53.27±5.13)Hu;8例無功能嗜鉻細胞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36.23±3.42)、(99.54±4.26)、(99.38±5.24)、(81.42±5.17)Hu;9例轉移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36.35±4.26)、(50.42±5.24)、(74.26±5.36)、(75.58±5.27)Hu。   3 討論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作為典型良性腫瘤病癥, 主要在神經嵴細胞患病, 多數不擁有內分泌功能, 患病后患者腫瘤部位會出現神經纖維增生為束狀、旋渦狀或編織狀, 能夠見到簇狀分布或散狀分布神經節細胞, 該疾病的病變比較緩慢, 不存在特異性表現, 多數患者在檢查其他疾病時發現, 因此, 診斷方案的選擇非常重要, 應重視[5-8]。通過對該疾病的研究, 患病后, 部分患者的尿、血漿兒茶酚胺出現升高, 節細胞神經瘤作為典型良性腫瘤病癥, 從病理上進行分析, 擁有包膜, 因此, 實施CT檢查, 能夠看到邊緣光滑銳利, 與周圍組織有著明顯的區分;節細胞瘤在右側比較多見, 與性別不存在相關性, 成年人群較為多見, 本研究中, 患者多數節細胞神經瘤細胞表現為橢圓形, 而腺瘤的外形多為圓形, 節細胞瘤的密度比較均勻, 不易囊變與出血;節細胞瘤在實施平掃時, 密度比較低, 對其進行強化后, 密度有所升高, 延遲得到強化。本研究通過對52例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患者不同時期CT值進行分析, 患者CT檢查顯示15例節細胞瘤, 9例轉移瘤, 20例無功能腺瘤, 8例無功能嗜鉻細胞瘤, 其中, 節細胞瘤主要為卵圓形, 擁有桃尖征, 另外三種瘤型主要為圓形, 不存在桃尖征。52例患者15例節細胞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25.23±3.42)、(31.24±3.23)、(36.24±4.16)、(46.23±4.38)Hu;20例無功能腺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21.32±3.46)、(46.25±4.16)、(70.36±4.26)、(53.27±5.13)Hu;8例無功能嗜鉻細胞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36.23±3.42)、(99.54±4.26)、(99.38±5.24)、(81.42±5.17)Hu;9例轉移瘤中平掃CT值、動脈期CT值、靜脈期CT值、延時期CT值分別為(36.35±4.26)、(50.42±5.24)、(74.26±5.36)、(75.58±5.27)Hu。表明CT診斷技術為極為常用的診斷方案, 針對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診斷中, 能夠準確的診斷出患者的病灶, 為醫生提供準確的數據, 有利于制定治療措施, 應用價值非常高。綜上所述,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CT診斷價值非常高, 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鳳艷, 喬英.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 實用醫學影像雜志, 2016, 17(3):198-201.
  [2] 陳志剛, 雷明軍, 丁梓華, 等.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CT診斷價值. 世界臨床醫學, 2017, 11(6):224-225.
  [3] 李松鶴.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應用多層螺旋CT診斷的價值分析.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7, 1(4):131-132.
  [4] 陳德華, 曹代榮, 游瑞雄, 等. 多層螺旋CT對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診斷價值.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7, 36(9):1279-1282.
  [5] 王東, 孟利民, 畢永民, 等.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CT、MRI診斷與鑒別診斷. 空軍醫學雜志, 2017, 33(3):207-209.
  [6] 張林杰, 陳方滿, 胡大成, 等. 多期CT增強掃描在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診斷中的價值. 皖南醫學院學報, 2016, 35(1):79-82.
  [7] 彭泰松, 許志高, 房賓, 等.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CT診斷價值.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11, 23(6):417-419.
  [8] 周建軍, 曾維新, 周康榮, 等. 腎上腺節細胞神經瘤的CT診斷價值.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6, 40(10):1021-1023.
  [收稿日期:2018-11-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4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