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網絡技術促進語文課外閱讀效率的提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和各科教學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在閱讀教學中運用網絡技術,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突破閱讀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網絡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閱讀材料,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并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
關鍵詞:網絡技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外閱讀
文化學者余秋雨說:“人活著最重要的是生命的質量,生命的質量需要鍛鑄,閱讀是鍛鑄的重要一環。”閱讀在小學語文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小學低年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然而如此重要的課外閱讀,不論家長還是學生,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如何讓學生從“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這是語文教師非常頭痛的問題。蘇聯作家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笨梢?,閱讀能決定一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要從小培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茖W技術在不斷進步,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可以借鑒網絡上一些先進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借用網絡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學生就會產生“我要讀”的想法。運用網絡進行語文閱讀具有下面幾個積極作用:
一、網絡閱讀的開放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傳統的語文教學活動集中于固定的場所、時間,教學內容以特定的教材或教參為主,教學形式多為教師在課堂上對書本的課文進行分析和講解,注重字詞、修辭手法、基礎知識等的積累。在學習方法上,學生多以熟讀、背誦等方法來學習語文,對文章的閱讀理解局限于教師的講解,學生難以準確理解文章的中心。通過網絡進行語文閱讀,學生的閱讀不再局限于課本僅有的幾十篇文章里,網絡上的閱讀材料豐富多元,學生既能閱讀圖文并茂的閱讀文字材料,又可以看到生動、有趣的動態圖像,比起傳統教材純粹的文字,學生閱讀的欲望更為強烈。網絡閱讀改變了單一的學習方式,這就能使學生由“要我讀”轉變為強烈的“我要讀”,這樣他們對閱讀就會興意盎然。
二、豐富的網絡閱讀資源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
先進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是閱讀教學改革的基礎。網絡中的閱讀教學資源不計其數,有各種課內和課外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大量收集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料,并將收集到的各類教學資料應用于閱讀課堂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的閱讀范圍不斷擴大,使學生的知識面不斷得到拓展,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能被激發起來了。人體獲取的各種信息中有83%的信息是通過視覺獲得,網絡閱讀教學的特點是通過聲音、文字、圖形、圖像將教學內容立體地表現出來,圖、像、文、聲、情并茂,學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過來了。教師在課堂上充分利用網上的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相應的閱讀材料視頻、圖片等資料,加深學生對文段的理解,這樣就可以促進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體會,也有助于學生理解一些閱讀材料的深刻含義。例如,有些閱讀材料具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學生只有了解了這些歷史背景才能產生共鳴。在學習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網絡,以“八年抗日戰爭”為中心,搜索相關的文章及視頻資料,讓學生結合課本的內容與背景知識,保證背景知識服務于課本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比較輕松,興趣也會較濃。
三、強大的網絡交互功能促進了師生、生生間的交流
網絡讓教師和學生走向了現代化教學。海量的網絡資源、網絡閱讀材料和內容,提高了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去探索大自然,去認識更寬廣的世界,使學生在大自然中培養創新精神。網絡的交互式功能應用非常廣泛,交互式網絡教學也可以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中去。交互式網絡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允許師生通過網絡進行交流,這種有特色的教學形式基本上學生都能接受,特別是對于內向的學生來說,和老師在網絡上交流更能暢所欲言,師生關系更為融洽。
網絡教學只是眾多教學形式中的一種。葉圣陶曾說:“教是為了不教?!苯虒W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梢哉f學校、教師的工作是充分利用一切有助于學習的工具、方法為學生創造有利于學習的最好環境和學習條件。無論是傳統教學還是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教學的實質始終未變。對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其最終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讓學生受到優秀文學作品的熏陶,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網絡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只是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要處理好網絡和教學的關系。在網絡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有效的教學手段不能被拋棄,只有注意加強教學手段的融合,語文教學才會取得應有的成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