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構建精細化課堂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立校之本,也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它是學科課程、德育課程、活動課程、管理課程共同作用的凝聚,是學校工作質量的重要標志。而學校教育質量主要集中體現在教學的質量上面,而要提升教學質量,就要搞好精細化課堂。只有通過不斷完善管理模式,實現精細化的教學管理才能達到。
課堂教學仍然是約束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課堂管理精細化是以最經濟的教學方式獲取最大的效益,達到師生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管理方式。要求教學管理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
“精”為切中要點,強調對運營管理的關鍵環節進行把握,“細”側重于量化所有標準,并將標準具體落實于實踐中,精細化管理是“用心教學,真心服務”,教學思想在教學管理中的具體體現,目的是把大家平時看似簡單、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
“精細化的時代已經到來,細節決定成敗”。那么如何做好課堂管理呢?下面淺談幾點思考。
一、精細化管理在教師方面的體現
?。ㄒ唬┱n前精細化
課前的精細化需要滿足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探究開放化要求。
1.備學生,備教材,備課堂
2.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
3.知識系統化,結構化,易于建構
4.教師復習基礎知識,學生解題,教師點評,學生整理
?。ǘ┱n中精細化
主要以課堂氛圍的營造,及時總結與點評的工作為主。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鼓勵學生“想聽,能展示” 多元化解讀學生的表現,教師應對自己教學的反思,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評價。學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呈現的素質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我們的教學質量管理的方式要多元化。
?。ㄈ┱n后精細化
教師課后要及時教學反思,抓細作業批改,這個“批改”決不是低位的對錯處理,兒應是師生之間思維的交融,心靈零距離的接觸。精準教學測試,精簡、致密、周到,覆蓋面廣,難度適中,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又能提高學習困難學生的自信心,全面兼顧有難度,有梯度。
二、精細化管理在學生方面的實踐
(一)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自學習慣
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
?。ǘ┳寣W生養成參與課堂的聽課習慣
要學生在課堂中專心聽課,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教學活動,踴躍發言,在課堂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思考。
(三)讓學生形成資料歸納的整理習慣
一個學習習慣很差的學生,即使記憶力很好,那他所獲得成果的大小和穩定性都比一個好習慣的學生差。
(四)讓學生養成延伸學習的自學習慣
延伸學習是指學生有計劃開展的預習,復習的學習。
實際開展精細化管理中應對精細化管理的基本內涵給予足夠重視,且在實踐方面注意從教師,學生兩方面開展。如教師方面的課前,課中與課后精細化,以及學生方面的自主學習習慣,參與課堂習慣與歸納總結習慣的培養等,這樣才能推動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教學環節的精細
?。ㄒ唬氕h節
一定要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導入,在構建幸福課堂的過程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新課導入,如何導入,教師最為重要,一定要課前加強對初中數學教材的研讀,理解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只有充分理解教材內容,才能更好的導入一節課。
(二)主題探究
主題明確,實施得當,學生參與熱情高,就是一節高效的課堂教學。
?。ㄈ娀柟?
復習是鞏固知識的主要手段,理解是鞏固知識的基礎。
?。ㄋ模┲匾曊n堂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要以課堂為核心,課堂教學的研究要以問題為核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教學研究實現看得見的質量提升。我們要求教師要學會發現問題,不能只埋頭教書,還要學會抬頭看路。要明確一個理念,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教學問題可大可小,但一定要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五)課堂總結
能使課堂內容得到升華和提煉,為學生的繼續學習拓展新的道路,深化概念、規律、反饋信息,為后續教學服務。
四、教師在課堂的表現
?。ㄒ唬┳⒅?
“三突出”;“四關注”突出“精講多思”;突出“學生活動”;突出“學法指導”關注學生學習態度,特別關注亞學習狀態;關注教學過程虎頭蛇尾的現象;關注課堂論述題,開放性題的落實;關注學生錯誤思維。
?。ǘ┳⒅?
精選課堂習題。每一道題,體現知識點,覆蓋面,承前啟后,關聯性強,難度適中,點面結合。能發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和把握的不足。
?。ㄈ┳⒅?
精選課外習題。布置容易做錯的有針對性的題目;少布置難題和老師沒做過的題目;多做揭示規律和方法的題目;不布置簡單和重復性的題目;布置有利于提高學生作業興趣的題目;不布置教師一時沖動決定的題目;布置有利于開拓學生思維、鞏固提高學生成績的作業,不布置充數的作業。
總之,有效的課堂管理是教學活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做好課堂精細化管理,教學效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