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臨床病例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探究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病例臨床特征。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9年2月的25例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患者臨床表現、免疫指標、臨床病理,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25例患者均有淺表淋巴結腫大,23例間斷性發熱,20例體重下降。其中18例患者因腫瘤就診,經HIV篩查確診艾滋病,6例為先感染艾滋病,后發現腫瘤;CD4+T淋巴細胞為21~391 g/μl,平均為(136.74±21.78)g/μl;臨床分期為Ⅰ期8例(32.00%),Ⅱ期7例(28.00%),Ⅲ期4例(16.00%),Ⅳ期6例(24.00%);治療有效率為15例(60.00%)。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17.45±2.72)分,低于治療前的(24.78±2.6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0)。結論  艾滋病合并淋巴瘤伴隨多種臨床癥狀,其免疫力低下,需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改善預后。
  關鍵詞:性病門診;淋巴瘤;病例臨床特征
  中圖分類號:R512.9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1.060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1-019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cases of AIDS with lymphoma. Methods 25 patients with AIDS and lymphoma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9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mmune parameters, clinical pathology,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Results  25 patients had superficial lymphadenopathy, 23 patients had intermittent fever, and 20 patients had weight loss. Among them, 18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cancer due to tumor diagnosis, 6 cases were diagnosed with AIDS by HIV screening, and 6 cases were infected with AIDS. CD4+ T lymphocytes were 21~391 g/μl, with an average of (136.74±21.78) g/μl; The clinical stage was 8 cases (32.00%) in stage I, 7 cases (28.00%) in stage II, 4 cases (16.00%) in stage III, and 6 cases (24.00%) in stage IV. The effective rate was 15 cases (60.00%).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17.45±2.72) points,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24.78±2.6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00). Conclusion  AIDS complicated with lymphoma is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its immunity is low.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effective treatment in time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STD clinic;Lymphoma;Clinical features of cases
  艾滋?。ˋIDS)是一種常見性病,其傳播途徑為血液傳播、性行為傳播、母嬰傳播等,致死率較高,嚴重威脅生命安全[1]。隨著人們思想觀念改變,性病發生率呈上升趨勢,AIDS男性發病率較高,受到關注。由于患者免疫缺陷嚴重,極易引發多種機會性感染,發生相關腫瘤,如宮頸癌、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2]。目前,關于AIDS合并淋巴瘤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將以我院收治的25例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為對象,探究該病的臨床特征,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9年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25例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齡34~51歲,平均年齡(42.72±4.64)歲。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均熟知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資料齊全;②年齡超過18歲。排除標準:①其他惡性腫瘤、免疫系統疾病、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②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1.2.1資料收集  記錄患者臨床表現、免疫指標、臨床病理,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1.2.2病理學診斷  取不同部位病變組織,如口咽、舌根、扁桃體等,進行細胞學、免疫組化、病理組織學等檢測,以2008年制定的WHO造血與組織腫瘤分型為診斷標準,診斷疾病,并以Ann Arbor臨床分期為依據行臨床分期。
  1.2.3免疫學診斷  晨起空腹,抽取靜脈血,檢測CD4+T淋巴細胞計數。
  1.2.4治療方法  確診疾病后行全身化療:第1~4天,使用順鉑靜脈滴注(生產企業: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181208,6 ml∶30 mg×支)每次0.4 g,2次/d;第1~4天,使用異環磷酰胺靜脈點滴(生產企業:江蘇圣迪醫院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18080725,0.2 g×支),1.2~1.5 g/m2;第1~4天,使用多柔比星脂質注射液(生產企業: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1805c2 10 ml∶20 mg×1支/支)20 mg/m2,共21 d。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治療,若在化療前患者的白細胞偏低,可采用GM-CSF進行治療,待調整為正常水平后實施化療。所有患者在化療結束后2 d內,取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
  1.3觀察指標  分析患者臨床表現、免疫指標、臨床病理,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治療效果以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1.1 版為標準進行評估,包含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病情穩定、病情發展,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生活質量:運用KPS評分評估治療前與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分數越低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的表示方法為(x±s),行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示方法為[n(%)], 試驗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臨床表現分析  25例患者中,25例淺表淋巴結腫大,23例間斷性發熱,20例體重下降。其中18例患者因腫瘤就診,經HIV篩查確診AIDS,6例為先感染艾滋病,后發現腫瘤。
  2.2免疫指標分析  25例患者中,CD4+T淋巴細胞為21~391 g/μl,平均為(136.74±21.78)g/μl。
  2.3病理臨床分期分析  25例患者的臨床分期為Ⅰ期8例(32.00%),Ⅱ期7例(28.00%),Ⅲ期4例(16.00%),Ⅳ期6例(24.00%)。
  2.4治療效果分析  25例患者中,完全緩解4例(16.00%),部分緩解11例(44.00%),病情穩定6例(24.00%),病情發展4例(16.00%),治療有效率為15例(60.00%)。
  2.5治療不良反應與并發癥  25例患者中,3例皮膚感染,占比12.00%;2例肺結核,占比8.00%;6例肺部感染,占比24.00%。在化療期間,發生骨髓移植20例,占比80.00%,以上不良反應與并發癥混合存在。
  2.6生活質量分析  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17.45±2.72)分,低于治療前的(24.78±2.6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7351,P=0.0000)。
  3討論
  近年來,我國AIDS患者逐漸增多,其檢查與治療工作更加重要[3]?;颊邔⒊惺茌^大的生理痛苦,及巨大的心理負擔,生活質量下降。AIDS合并淋巴瘤為臨床常見機會性腫瘤,受累部位具有較大變化[4]。有研究表明,AIDS相關性淋巴瘤約95%來源于B細胞,且多為高度惡性淋巴瘤,其中Burkitt淋巴瘤為60%左右,12%左右為中度惡性淋巴瘤[5],以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為主。淋巴瘤高發于晚期AIDS患者,部分患者外周血CD4+T細胞的數量不超過100 g/μl,可見發生淋巴瘤與細胞免疫功能缺陷的持續時間與嚴重程度存在相關性[6]。本次研究中,CD4+T淋巴細胞21~391 g/μl,平均(136.74±21.78)g/μl。此外,AIDS合并淋巴瘤伴隨多種癥狀如發熱、體重下降[7]。本研究25例患者中,25例淺表淋巴結腫大,23例間斷性發熱,20例體重下降,可能與AIDS感染淋巴瘤種類存在相關性。臨床治療時常采用放化療治療,可有效控制疾病發展,本研究中治療有效率為15例(60.00%),也證實了放化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可有效改善預后?;颊咧委熀蟮纳钯|量評分優于治療前(P<0.05)。說明經過放化療以后,臨床癥狀得以改善,病情控制,延長生存期,從而使得患者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緩解,生活質量改善。
  有研究顯示化療期間患者生存者質量影響主要因素為免疫狀態,其治療原則以淋巴瘤相同治療方式,即CHOP方案,但為降低藥物不良反應,均采用小劑量化療,其2年生存率為10%左右。目前,對于AIDS合并淋巴瘤的最佳治療方案仍然缺乏,通常依據HIV病毒載量與CD4+T淋巴細胞計數決定,這主要由于抗癌藥物的使用使得感染與免疫損害加劇?;熎陂g同步應用HARRT還是停止使用尚無定論,認為HAART同步化療方案的學者更多。另有學者指出,化療將進一步損害患者免疫功能,增加機會性感染發生概率,不利于患者與預后。本研究中,25例患者中,3例皮膚感染,占比12.00%;2例肺結核,占比8.00%;6例肺部感染,占比24.00%。在化療期間,發生骨髓移植20例,占比80.00%。以上不良反應與并發癥混合存在,與其觀點一致,證實了化療過程極易引發感染,因此需及時給與抗感染治療與對癥支持治療,確保化療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AIDS合并淋巴瘤伴隨多種臨床癥狀,其免疫力低下,需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張瑤,韓冰,王連雙,等.艾滋病合并特殊感染及腫瘤的超聲聲像圖與超聲造影表現[J].河北醫藥,2017,39(10):1514-1517.
  [2]曹婉嫻.艾滋病合并結核病56例臨床特征分析[J].安徽醫藥,2016,20(5):959-960.
  [3]胡天麗,劉晉新,張烈光,等.艾滋病相關淋巴瘤的CT影像表現及病理結果[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6,37(4):472-476.
  [4]郭娜,畫偉,楊仙珊,等.艾滋病合并隱球菌性腦膜腦炎42例臨床分析[J].北京醫學,2015,37(9):832-835.
  [5]李強,齊唐凱,沈銀忠.以雙側胸腔積液為首發表現的艾滋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5,(5):303-304.
  [6]文樂敏,歐健,李偉新,等.從濕毒角度淺析壯族地區艾滋病合并頸淋巴瘤的發生和形成[A]//中華中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分會2015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5:27-31.
  [7]陳楓,趙大偉,文碩,等.艾滋病相關胃腸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表現:4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25(10):1807-1811.
  [8]孫開宇,桂希恩,鄧滌,等.53例艾滋病相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7,38(2):97-101.
  收稿日期:2019-3-27;修回日期:2019-4-18
  編輯/馮清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35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