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貝伐單抗輔助治療肺癌的臨床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貝伐單抗對腫瘤血管具有抑制生成的作用,屬重組人源化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單克隆抗體,其通過輔助鉑類藥物、自噬抑制劑及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等化療藥物,能夠對肺癌患者的治療起到良好的臨床效果。但其也存在出血、肝損害、胃穿孔、高血壓等副作用,需要臨床醫護人員控制好其使用濃度。本文就貝伐單抗輔助治療肺癌的臨床進展作綜述。
  【關鍵詞】貝伐單抗;輔助治療;肺癌;進展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5-0100-01
  肺癌屬惡性腫瘤,具有極高的發病率與致死率,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不僅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縮短患者的生存時間?,F臨床中雖對貝伐單抗進行了應用,但很少將其與其他化療藥物進行聯合用藥,因此在貝伐單抗及各類化學藥物單獨使用的過程中,雖然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其生存率仍較低,無達到理想的效果。近年來,貝伐單抗開始應用于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對腫瘤血管的新生及向鄰近組織浸潤有抑制作用。并且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貝伐單抗輔助各類化療藥物,能夠增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并使副作用發生率大大降低,進而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
  1 貝伐單抗輔助鉑類藥物
  貝伐單抗輔助鉑類藥物具有抗腫瘤的作用機制,能夠促進微管的拆卸與分解,并表現出對M期細胞及G2期細胞的敏感性,現普遍應用于非小細胞癌的治療當中。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血管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進而使離血管較遠的腫瘤細胞不能得到及時、持續的營養供給,最終凋亡,便使腫瘤體積大大減小;二是抑制了分化不成熟細胞的大量生成,使腫瘤血管的間質壓力及通透性得以降低,進而促進順鉑更為順利的到達腫瘤病灶,進而抑制或是殺死腫瘤。
  眾多研究表示,貝伐單抗輔助鉑類藥物進行腫瘤的治療,能夠減少順鉑對患者的使用劑量,并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十分顯著的治療效果。鄧濤,李改麗,戎健,周輝[2]應用貝伐單抗輔助順鉑來治療肺癌的方法,其一般的治療方法為培美曲塞聯合順鉑化療,雖然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其生存率仍較低,無達到理想的效果。與貝伐單抗輔助治療相比,其無論是近期療效還是遠期療效,均表現較差。另外在對兩種治療方法所產生的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腎功能損傷、肝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中,貝伐單抗輔助鉑類藥物治療顯著高于培美曲塞聯合順鉑化療。并驗證了VEGF具有拮抗腫瘤的生物學作用,進而抑制血管新生過程和腫瘤浸潤過程。
  2 貝伐單抗輔助自噬抑制劑
  自噬是蛋白質在降解過程中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正常的細胞借助這一機制,能夠對已經衰老、受損、過量的細胞、蛋白質進行清除,達到穩定細胞內環境的作用。同時細胞自噬還能雙向作用于腫瘤細胞,進而清除維護正常細胞的同時,減少外界代謝對腫瘤細胞所產生的刺激,增強了新生血管的耐受力,延長了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時間。
  有研究證明,貝伐單抗輔助3-MA可以形成抗腫瘤的作用機制,對細胞器損害有抑制、自噬作用,阻滯了細胞的周期。柴婷,任爽,張燕燕,匡菁,楊家梅[1]等人也驗證3-MA和貝伐單抗均可誘導 HCT116 細胞凋亡,且兩者有協同作用。并提出貝伐單抗和3-MA的作用濃度應選用16mg / L和5 mmol / L,進而使副作用的發生率大大降低。同時3-MA可降低 HCT116細胞中Beclin-1蛋白的表達,貝伐單抗則促其表達,兩者有拮抗作用,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貝伐單抗輔助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
  貝伐單抗、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均為目前抗腫瘤治療的常見藥物,兩者雖作用機制不同,但均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的作用,但現在鮮有醫院采取兩者聯合的治療方法。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屬一線的治療藥物,得到了醫患的廣泛親睞,作用機制為通過對血管內皮細胞不斷遷移的抑制,而使腫瘤的新生血管在生成過程中遭受阻礙,因缺乏營養供給,最終達到抑制腫瘤轉移、增殖的作用。
  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及實踐證實,貝伐單抗輔助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可以顯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的VEGF、CEA,并減少一系列不良反應,同時可以減少患者的出血量。盧明清,周紅梅,周旭光[3]研究探討了貝伐單抗聯合DP方案或血管內皮抑制素聯合DP方案治療局部晚期基因野生型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及毒副反應,發現兩者的抗腫瘤作用雖存在一定差別,但證實了貝伐單抗與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均可以顯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的VEGF、CEA,并減少了胃腸反應、皮膚反應、心臟毒性的發生率,同時可以減少患者的出血量,并且兩者在聯合使用的情況下存在協同作用,需要在臨床治療中根據患者特點的差異性做到治療方案的合理選擇,最大程度的減輕患者的毒性反應。
  4 結束語:
  肺癌組織具有較強的分泌功能,能夠大量的分泌及合成促血管新生因子,由此而出現腫瘤血管。有報道明確表示,血管內皮細胞中生長因子具有參與血管新生的功能,期間需要同受體進行結合。貝伐單抗作為一種單克隆抗體,借助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做靶點,與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中存在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進行結合,進而實現對腫瘤血管結構的改變,使血管通透性增強,組織間的滲透壓也會不斷降低,最終產生拮抗的生物學作用,對腫瘤血管的新生及向鄰近組織浸潤進行抑制。同時其同不同化療藥物的聯合應用,能夠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與使用劑量,具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效果。
  綜上,貝伐單抗輔助鉑類藥物、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自噬抑制劑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能夠為肺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用藥依據。
  參考文獻
  [1] 柴婷,任爽,張燕燕,匡菁,楊家梅.抑制自噬對貝伐單抗誘導的結腸癌HCT116細胞凋亡的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52(03):356-359.
  [2] 鄧濤,李改麗,戎健,周輝.貝伐單抗輔助培美曲塞聯合順鉑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腫瘤藥學,2014,4(03):193-196.
  [3] 盧明清,周紅梅,周旭光.貝伐單抗或血管內皮抑制素聯合化療治療局部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及毒副反應[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9,26 (04):426-4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87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