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注生活,重視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實際的初中生物教學當中,要想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需要把生活要素緊密結合,讓生物教學能夠深入生活當中。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深入有效的理解新的知識,還能讓他們意識到生物的學習和實際生活的關聯,從而認可生物學習,并且自主加入到生物新知識的學習中。本文對初中生物教學策略與方法展開分析。
  【關鍵詞】關注生活 重視實踐 初中生物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191-02
  引言
  初中生有著非常強的事物探究欲望,生物學科對他們來說擁有著很強的新鮮感。事實上,生物教學的本質就是為了讓學生在這個思維探索的過程當中,充分體會生物知識的魅力,并且掌握相關的思維技巧。因此在實際生物教學當中, 教師一定要從始至終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運用符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自然生物現象,加強對生活要素的重視,提升實踐的力度,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一、結合實際生活細節, 構建出新穎的教學情境
  要想有效促進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關鍵是擁有一個良好的切入點和開端。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當中, 因為學生對于生物學科接觸并不深入, 他們對生物比較陌生,所以教師導入新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盡量選取那些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細節構建出相應的情景,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讓他們對生物知識變得熟悉,不再產生和生活分離的陌生感[1]。事實上初中的生物知識和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所以通過生活情景的構建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促使學生對生活展開細致的觀察,并對各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讓他們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和生活有效的聯系。
  比如說,在進行生物的遺傳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要切入實際生活的角度,給學生介紹遺傳有關的現象,比如說非常典型的“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這種情況指的就是植物的遺傳知識[2]。再比如“龍生龍, 鳳生鳳”這指的則是動物的遺傳現象。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能看見,親戚好友相聚的時候,總有人會談到某個孩子和他的父親或母親外貌十分相似,這其實就是人的遺傳。通過這類的生活現象,可以讓學生深入生活看待遺傳知識,從而激發他們探究的欲望,他們通常會覺得,既然生物遺傳如此常見,學習也肯定非常有趣。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要想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遺傳本質,還要給他們觀看之前準備好的性狀調查表,通過其中學生單雙眼皮和父母單雙眼皮的對應情況, 讓學生據此展開分析與探究, 從而對遺傳存在的規律進行總結。
  生物學科并非空穴來風,也并是獨立的一門學科,它是根植于現實生活,發展于生活中的,所以生活也是學生學習生物的樂園。教師必須讓學生意識到生活和生物是存在非常緊密的關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現實生活當中有效運用,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3]。所以說,在生物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將教學和實際生活有機結合,構建出相符合的生活情景,這樣不但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生動的接受和理解生活的新知識,還可以讓他們對生物學習感到更加的熟悉和親切,最關鍵的是對那些初次接觸生物學習的初中生來說,他們可以很早就形成生物根植于實際生活的觀念。
  二、結合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展開生物教學
  在初中的生物知識中,有不少都是動物和植物相關的,比如說,其內容涉及到了動植物的生活習性、生理、分類等。所以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若只是簡單的對學生講解相關知識,就會顯得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不僅如此,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和知識概念還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4]。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及時對教學方法展開革新,走出過去的填鴨教學格局,和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建立緊密聯系。在教學的時候,通過這些自然現象,讓學生對生物知識有著更加直觀有效認知和理解,提升他們的印象,促進他們學習效率的提升。
  比如說,在水中的藻類植物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想讓學生對這些知識有著更深入的理解和印象, 加強他們的記憶,就需要通過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江南的美好風光這類的視頻, 在學生觀看江南美景的同時,還可以讓他們朗誦相應的古詩詞,如憶江南當中的“春來江水綠如藍”,對于這一句,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發問, “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何江水會出現‘綠如藍’這種現象?”對于學生而來,江水的“綠如藍”現象是比較常見的,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指導,學生對藻類植物知識的學習會有著更好的效果[5]。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會運用到多媒體以及實驗探究等教學方法。針對藻類植物的生活環境、分類,包括藻類植物對于生物圈的作用等知識展開細致的分析講解。在這樣的教學下,學生也能夠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到藻類植物的生物知識,并且意識到藻類植物的特點和人類之間存在的聯系。通過學生的實際生活,利用他們所熟悉的自然現象,能讓他們對生物學習感覺更加親切,學生能夠感受到生物知識的實際運用價值。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選取符合學生學習狀況的教學方式,通過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讓學生更加直觀有效掌握生物知識,還可以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鞏固,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三、大力展開生物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教育來說也是如此。在實際的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采用時效性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這樣不僅可以鞏固他們的生物知識體系,還可以激發他們更加積極的參與教學活動中,學生在生物實踐活動之中能夠充分鍛煉自身的操作能力以及思維意識,可以說這是一種實效性很強的教學模式[6]。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的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顯得比較抽象晦澀。通過實踐活動,可以把這類生物知識變得更加簡單和形象,學生能夠認同和接受。除此之外,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大大提升他們對生物學習的自信心,還能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在初中生物教學內容中,食物鏈是其中的重點。因此在進行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需要循序漸進的安排教學環節,在課堂剛剛展開的時候,需要構建富有趣味性的實踐活動。教師先讓四名學生來到講臺展開各類動植物的扮演,他們分別要扮演的是青草、青蛙、蟲子以及蛇,讓他們在十秒鐘以內尋找到自身扮演角色最喜歡的食物,通過拉手的形式展現出這幾種動植物的食物鏈關系[7]。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充分的展現出食物鏈的特點,然后還要給學生講解最為基本的食物鏈,比如說:青草-雞肉-鷹,并讓學生將這個食物鏈進行完善,比如:青草-蚱蜢-青蛙-蛇-雞-鷹,然后將學生劃分為兩人小組的形式,將涉及到的動物名字寫好,并且根據吃與被吃的關系將他們進行連接,在此之前先要觀看教師給出的示范,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將食物鏈板書出來。在這樣富有趣味性的生物實踐活動之中,學生可以基本了解到食物鏈的特點。將實踐活動應用在生物教學當中,可以充分促使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因此在實際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深入的了解到學生學習狀況,并結合教材內容構建出針對且具有實效性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他們更加主動積極的學習生物。學生學習生物知識就是為了靈活使用,這也是教育的本質目的。教師不斷通過相關實踐活動,能夠促使學生運用學到的生物知識對實際生活中的各類現象進行分析和理解,并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從而讓他們內心升起成就感,提升他們生物學習的自信心。
  四、尋求社會資源加強生物實驗教學
  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當中,還有可能遇到學校由于自身條件的原因,無法滿足生物教學的實踐需要。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需要積極的尋求社會的幫助,從而得到相應的資源的幫助。比如說,學??梢院透叩仍盒!游飯@、生產單位等展開合作。一方面,能夠讓高校以及科研單位對生物實踐教學的理論給予一定的指導。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來到動物園以及海洋館進行參觀。通過社會給予的支持,可以有效的解決學校在生物實驗教學條件不足的問題,大大的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激發了他們對于生物學習的熱情,提升了他們的實踐能力。比如說,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來到苗圃花卉種植基地,親身加入到生產當中,學習嫁接、扦插等技術,不僅如此,學生還需要在實踐當中需要充分的運用自己的生物知識,發揮創造的思維,不斷積極的嘗試,這對于他們生物實踐運用能力有著很好的鍛煉。
  五、布置生活化的作業與任務
  通過作業教師可以有效了解學生物知識學習的狀況,生物作業也能和生活聯系起來,不僅如此,教師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作業,還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親自動手,對問題進行探尋和分析,從而得到最終答案,這種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有效理解和記憶生物知識。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充分的感受到生物所蘊含的趣味性,這對于學生個人素質的提升有著很大的益處。教師還可以展開趣味性的課堂教學,在正式上課以前,就需要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并交給他們和實際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作業。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提醒學生搭配要合理,事實上這也相當于給學生布置課堂作業。在小組深入的探討以后,所有小組都需要選出一位代表進行發言,提出小組綜合的建議與想法。和這樣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對比起來,之前所采用的題海戰術不僅會給學生帶來巨大壓力,還會讓他們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下降。有不少教師要求學生購買大量的學習資料,就是為了提升他們生物的成績。在大量題目的壓迫下,學生顯得十分被動,他們的創造性以及思維能力被大大限制。要想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成績,并不是單純的做題就能達到的,最關鍵的是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和生物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總結
  根據上文論述可以得知,初中生物教學有著大量的方法。在實際的教學當中,不管教師應用怎樣的教學方法,都必須要加強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性,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從生活角度進行理解,如此才能夠充分的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讓他們自主的展開生物新知識的學習探究,這對于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有著很大促進作用。
  在實際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開展一些實踐活動, 并要求學生運用生物知識對自然現象解釋, 并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要要結合教學的內容,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追蹤了解,構建出相適應的生物實踐活動,有效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加自主積極的展開學習。
  參考文獻:
  [1]朱昭偉.關注生活,重視實踐——初中生物教學策略與方法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0):151.
  [2]李娜.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134.
  [3]狄麗鶴.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14):31-32.
  [4]洪弘.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04):90.
  [5]吳曉鑫.新課改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8(02):68.
  [6]劉泉.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與初中生物銜接的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7.
  [7]許洪秀.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研究[D].河南大學,2017.
  作者簡介:
  程皖(1973.06-),女,安徽人,中教一級,研究方向:中學生物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48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