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圓環病的診斷與防治要點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豬圓環病的診斷和防治要點展開深入研究,先闡述了豬圓環病的診斷要點,主要包括診斷和鑒別診斷等,然后對豬圓環病的防治要點進行了論述,主要包括積極開展飼養管理工作、注重保護斷奶仔豬群、加強病豬隔離工作的開展、加強疫苗免疫、藥物治療等,確保良好的診斷和防治效果,有效應對和解決豬圓環病,將豬的病死率降至最低,從而促進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豬圓環病;診斷;防治要點
在豬繁殖過程中,豬圓環病經常出現,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傳染病之一,其診斷方法主要包括臨床表現、病理檢驗結果符合、病毒學特征的變化等,然而不同養豬場內,與豬圓環病比較相似的疾病比較多,因此,在滿足以上診斷標準的基礎上,還要提高對鑒別診斷的高度重視,在治療方面,完善的治療方法嚴重缺失,仍然側重于預防,以此來實現盡早發現和確診,結合監測過程中病豬不同的臨床表現,要確保用藥的可針對性和合理性,避免繼發性感染現象的出現,避免生豬出現病死現象。由于豬圓環病的出現,極容易導致在豬仔斷奶以后,出現系統衰竭綜合征,從而對養豬行業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和控制。因此,必須要提高對豬圓環病診斷和防治的高度重視。
1豬圓環病的流行病學特點
在一年四季中,豬圓環病經常出現,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不同地區的差異性比較顯著,而且不同日齡的豬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具有著極大的差異性,與豬體內的應激水平的聯系性比較傲密切,與其他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現象經常出現。由于病豬和隱性帶毒豬,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問題的出現,進而傳播該種疾病。豬圓環病的傳播給各類豬群時,主要借助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等,其中,在病毒水平傳播過程中,如果病毒接觸病毒的時間超過一周,在感染豬血清中,會將陽性抗體檢測出來。而對于妊娠母豬來說,借助胎盤,可將病毒傳播給胎豬,其中,病毒傳播屬于垂直傳播模式。
2豬圓環病的診斷
2.1診斷
首先,針對病豬的臨床表現進行分析,病豬異常消瘦,生長速度也比較緩慢計劃,而且有時病豬的呼吸具有高度的難度性,腹股溝淋巴結也變得非常大。其次,結合病豬病理檢查結果,淋巴細胞已經消失,而且在病理組織中,肉芽腫樣的炎癥比較常見,同時,病理組織標本的包涵體變化現象也比較常見。
2.2鑒別診斷
在一些養殖場內,存在著較多的與豬圓環病相近的疾病,所以在疾病診斷過程中,要遵循相應的診斷標準,而且還要提高對鑒別診斷的高度重視,比如豬圓環病與豬呼吸系統性藍耳病的鑒別診斷,結合養殖場相關人員的反映,發生豬呼吸系統性藍耳病的概率比較高一些,但是該疾病與豬圓環病比較相近",在區分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性,所以在鑒別診斷過程中,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此外,在臨床領域中,還要鑒別診斷好繁殖性PCVD和妊娠后期流產等所致疾病。
3豬圓環病的防治要點分析
3.1積極開展飼養管理工作
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對于飼養人員來說,必須要加強全進全出飼養模式的應用,不斷提高豬場的生產效率,并有效控制豬場的疫病。在豬傳群過程中,飼養人員要做好豬舍的消毒處理工作,合理控制好疫病的傳播率。在飼養過程中,飼養人員要控制好豬舍內的溫度和濕度等,避免溫度和濕度的差距過于顯著,在溫度或濕度較大的情況下,極容易導致病毒的出現。一般來說,豬舍的溫度要求比較高,比如對于哺乳豬舍來說,最低溫度應為25%C,反之,在育成豬舍的情況下,溫度要控制在23C以下,但是要高于20C。
3.2注重保護斷奶仔豬群
在仔豬生長過程中,豬圓環病的影響比較深遠,極容易導致各種類型的并發癥的出現,在預防過程中,在仔豬斷奶后的3~4周內,是防治的重中之重。在防治豬圓環病過程中,飼養人員必須要注重護理斷奶仔豬凹,時間至少為兩個星期。其次,仔豬的營養要均衡且豐富,在飼喂時,營養飼料中要避免出現發霉變質,禁止進行喂養,而且還要將豬舍內的環境衛生水平提升上來,給予仔豬飲水水源的衛生強有力的保證,避免出現任何污染問題,最后,飼養人員在飼喂過程中,要避免刺激到仔豬。這是因為斷奶仔豬比較過激,免疫系統失衡問題經常出現,不利于將仔豬的抵抗力提升上來。
3.3加強病豬隔離工作的開展
如果生豬患上了豬圓環病,飼養人員必須要注重隔離處理,如果豬的病情比較嚴重,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繼發感染的出現,從而滿足疫情控制的實際需求。
3.4加強疫苗免疫
在實際工作中,養豬場必須要積極開展豬圓環病病毒疫苗工作,并將其與常規的免疫程序結合在一起。如果豬的日齡在14日左右同,要將免疫接種工作落實到位。如果母豬即將要生產,在產前的30天左右,要再次進行免疫。需要注意的是,在該病易感期中,要防止對刺激性的疫苗進行注射。
3.5藥物治療
在豬圓環病防治過程中,在飼養管理的基礎上,飼養人員要加強藥物治療方法的應用,對病豬的病情進行有效控制,確保良好的治療效果,進而恢復好病豬的身體。在治療過程中,要將抗菌藥物和中藥制劑結合在一起,以此來進行治療。在市場中,克林霉素和奧邦白金肽等藥物比較常見,然后借助肌肉注射,結合病豬的實際體重,為確定用量提供一定的依據。此外,如果仔豬患病,要加強肌肉注射黃氏多糖的應用,而且還要適當搭配維生素C、B1等,這對于治療具有極大的幫助。
4結語
如果豬患上了豬圓環病,必須要及時進行診斷和防治,其中,在防治過程中,要將積極開展飼養管理工作、注重保護斷奶仔豬群、加強病豬隔離工作的開展、加強疫苗免疫、藥物治療等措施落實到位,促進生豬健康成長,避免威脅到生豬的生命健康,不斷提高養殖人員的經濟收入,進而使養殖行業的發展水平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杰,李英英,王洋洋,等.一例豬圓環病繼發感染副豬嗜血桿菌的診斷及防治[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8,43(02):30-32+38+52.
[2]杜祿銀.豬圓環病的診斷與防治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3(09):190.
[3]貧小紅,馬進文.一例豬圓環病的診斷與防治J.中獸醫醫藥雜志,2017,36(02):73-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