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謝路生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有效的閱讀中學生不僅能夠完成語文知識積累,而且能夠掌握閱讀方法和學習技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語文知識學習主動性、理解能力也隨之增加。但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可供學生閱讀的內容五花八門,內容繁多,學生閱讀起來往往缺少方向。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以內容為導向開展群文閱讀,能夠有效緩解學生閱讀缺少頭緒、閱讀成效不高的問題。讓小學生閱讀更加條理、更有針對性,既滿足學生大量閱讀需求,又能夠進行選擇性閱讀,減少學生閱讀負擔,提升閱讀成效。
以內容為導向的群文主題
內容為導向的群文閱讀即針對某一議題,選擇多個文本開展閱讀教學。可見在內容導向下進行群文閱讀,第一步必須建立針對性的“主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緊緊跟隨教材內容,對教材進行多角度、差異化解讀,選擇那些更具價值、學生更感興趣的內容。
首先,要對教材進行分析,確定群文閱讀內容主題。在主題確定中,不僅要關注某一個課文的價值,更需要關注教材的語文價值,樹立以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導向的理念。如在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月是故鄉明”的古詩群文閱讀教學中,明確以“思鄉”“鄉愁”為主題的閱讀內容。因此。在群文選擇中即可以此內容為導向,讓學生對教材內容展開思考,深入分析群文中“思鄉”內容,啟發學生去閱讀、去思考,積累語文知識。
其次,在內容主題確定中,也需要充分考慮小學高齡段學生的閱讀需求與學習興趣。基于此,在內容導向群文閱讀可以與學生一起商議,選擇學生更感興趣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內容主題讓學生進行探討,通過多元化內容主題激發出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眼界,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如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主要選擇了民間故事為主題的內容。課后《快樂讀書吧》中也提到“田螺姑娘”“梁祝十八送”“八仙過海”等學生聽過的故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鑒于此,在該單元群文閱讀中,將民間故事、神話故事作為主題,確定和選擇閱讀內容。
思維導圖對所選文本的組合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形象化工具,能夠將抽象的思維轉化為具體的圖形,即建立以某個關鍵詞為中心的發散式連接,在所選擇的文本之間建立起一定聯系,引導學生閱讀。具體到內容導向中的群文閱讀中,則可以建立以某內容為主題、為中心的閱讀導圖,針對性解決文本選擇、組合問題。
圍繞內容選擇文本,這不是簡單的文本疊加,而是需要實現文本之間內容的補充,文本之間相關度、結構化都需要存在差異,但是內容卻要集中于某一點,這也是內容導向群文閱讀中文本選擇的重要方向。如在群文閱讀中,教師不能簡單地將一些文本推送給學生,而是需要以內容為關鍵點對所選文本進行組合,挖掘文本中的核心價值。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主要以“游記類”文章為主。那么在文本選擇中需要圍繞這一內容進行,而且本文之間要圍繞關鍵詞為核心,具有一定邏輯關系。
另外,利用思維導圖對所選文本進行組合,需要建立在確定內容議題的基礎上,選擇一組有意義且具互文性的文本,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教學。如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動物描寫中,確定以“動物朋友”為主要內容的文本,即可以圍繞這一中心詞將小學生常見動物納入其中,讓學生從教師所推薦的文本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
結合文本特色,總結閱讀方法
在進行群文閱讀前,需要對所選文本內容特色進行分析,制定針對性的閱讀方法來提升閱讀成效。群文閱讀中,影響閱讀質量的不僅是文本數量的多寡,更是取決于“怎么讀”的問題。尤其是在經歷低齡段的趣味閱讀之后,進入高齡段的學生更關注文本的內容、表達方式與思想觀點等。所以,群文閱讀中的重點是通過結構性、整體性閱讀來引發學生思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讀有所獲”“讀有所成”。
第一,在群文閱讀中選擇某一文本后,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或者檢查單,以問題激趣、以問題來推動學生閱讀。借助閱讀檢查單,也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閱讀開展情況,為下一步群文閱讀的開展奠定基礎。在閱讀檢查單設計中,主要落實學生“讀”“思考”“積累”“寫作”四個方面問題。如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主要內容是寵物、家禽等“動物朋友”的文章。《貓》與《母雞》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在閱讀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比閱讀來發現兩篇文章寫作的差異,進而學習這種描繪方法的差異。
第二,在群文閱讀中必須做好閱讀反饋,培養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在日常教學中也可以發現許多語文成績好的學生,其共同的特點是閱讀范圍廣、寫作能力強,所以閱讀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在群文閱讀中做好閱讀反饋,就是要實現聽說讀寫的融合。如在六年級《少年閏土》一文學習中,教師既要讓學生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情感,也需要關注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掌握其中的寫作方法,學習作者如何描寫人物的外貌、言行、舉止來展示人物特點。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與低年級閱讀教學有著很大的差別。在低齡段閱讀教學中,主要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為主;在高齡段閱讀教學中,則需要在閱讀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借助閱讀實現語文知識積累和閱讀方法學習。基于這一目標,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實施以內容為導向的群文閱讀,對傳統閱讀內容進行重構,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效率,進而更好地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本文系江西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課題《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GZYW2018-52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潭口中心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350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