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制造業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行權限制對費用化研發支出的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出,國家越來越關注創新力量,股權激勵作為企業主要的激勵手段,當被激勵對象行使權力,在一段時間內會造成股票、期權大量買賣交易,致使企業股票價格波動,影響企業業績,進一步影響企業研發支出投入和創新能力。文章通過研究發現,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限制性股權激勵相對于非限制性股權激勵對研發支出費用化部分削弱作用更明顯。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立科研基金、建立投資人保護制度、競爭與合作并存、高管靈活制定企業政策等建議,引導上市公司開展研發,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關鍵詞】   股權激勵;股權激勵行權限制;研發支出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08-0039-04
  一、引言
  股權激勵方案大都是從會計角度以經營業績的實現為考核目標,業績的衡量受諸多要素影響,其中,股價的穩定性直接與企業業績相關,即企業業績越穩定,股價波動越小,股價越穩定,表明企業業績狀態良好,外部投資者對企業發展越有信心。良好的業績是企業年度股權激勵政策實施的前提,被激勵對象欲行使權力,必須使企業業績達到一定標準,使股權激勵解鎖,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將高管與企業利益聯系在一起。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不斷調整股權激勵方案,即調整激勵對象、標的物、規模、解鎖條件,使企業業績維持在良好狀態,避免股價不良波動、出現股價短期虛增或驟降的現象,使股價反映企業的真實狀況。在業績提高的過程中,企業為自身進一步發展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研發投入,精準、高效地投放研發支出,經過研發把理念轉變為實物,切實增加企業效益,使企業創新落到實處。因此,研究股權激勵行權限制對研發支出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有助于理解股權激勵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對研發支出投入所發揮的作用,有助于為企業價值研究的相關理論提供參考。其次,市場經濟體利用股權激勵方式合理制定、適時調整股權激勵計劃方案,合理利用行權限制期,選取恰當時間段投入適當資金,開展企業研發活動,有利于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形成市場競爭力,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對上市企業長足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再次,企業高管可以依據股權激勵行權限制與費用化研發支出的關系做出正確的企業決策,在合理的風險范圍內開展研發活動,既有效避免資源浪費又有利于督促高管自身的行為,提高企業績效和資源使用效率。
  二、股權激勵行權限制對費用化研發支出的影響分析
 ?。ㄒ唬┕蓹嗉钚袡嘞拗频哪康?
  股權激勵行權限制是指在股權激勵方案中,只有滿足了公司業績考核的要求或相關規定,高管才能被授予或行使股權激勵,否則股權激勵將一直處于限制期中,被激勵對象無權行使或出售股權激勵標的物。所以行權限制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盡早、高效完成業績考核目標。
  (二)研發支出的影響因素
  1.企業規模因素。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規模越大要求企業各方面能力越強,企業業績的不斷提升有助于企業能力的進一步提高,研發能力是企業能力的一個方面,企業業績越好,越傾向于開展研發活動,所以企業規模通過企業績效影響研發支出投入。
  2.資產回報率因素。資產回報率是凈利潤與平均總資產的比率,體現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直接表現為企業經營業績好壞。企業盈利能力強,經營業績就會提高,經營業績優良,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凈利潤,創造更多的現金流量,現金流量充足有利于開展研發活動,所以資產回報率影響著企業的研發支出。
  3.企業成長性因素。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直接影響其規模的進一步增大。企業可以通過直接增大本年營業收入與上一年營業收入的差額,進而增加留存收益,間接提高企業利潤和經營績效,使其對發展資金自給自足,最終增大企業價值,影響財務績效水平,因此企業成長性會影響企業研發支出。
  4.財務杠桿因素。一般認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與負債能力相關,負債適當增多會促進盈利能力提升,但負債過多將不利于企業進一步開展其他活動,所以負債比率即財務杠桿也是衡量研發活動投入的一項關鍵指標。
  5.貨幣資金持有因素。企業所擁有的貨幣量,相當于流動資金,隨時可以調度和使用,當貨幣資金充足時,企業會進行項目評估,部分用于投資,部分用于擴展企業規模,部分用于企業研發。研發有風險,在滿足企業基本需求、存有大量貨幣資金的情況下,只有貨幣量增大,研發支出才有增加的可能性,所以貨幣資金持有也會影響企業的研發投入。
 ?。ㄈ┕蓹嗉钚袡嘞拗茖M用化研發支出的影響機理分析
  股權激勵有助于調動員工積極性,達到業績考核要求,促使企業進行研發創新活動,即股權激勵通過提高企業業績促進研發支出投入。股權激勵主要是對費用化的研發支出產生影響,股權激勵行權限制只是對股權激勵是否具備行權條件,是否有權獲得激勵股票、期權、增值權并將其出售進行限制,并不影響股權激勵的經濟實質。研發支出代表企業現金流流出,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如果當前階段,企業業績達到考核標準,并且滿足其他條件,企業可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即承諾變現,使期權可行,限制性股票解鎖,高管及核心人員行使權力、出售股票,會引發大量現金流外流,此時企業高管會縮減甚至放棄對研發活動的投入,自然會引起費用化和資本化研發支出的減少。劉寶華、王雷(2018)認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業績型股權激勵行權限制條件條款設置的目標業績完成會引發企業的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的減少。處于限制期內的股票和不可行權的期權雖然也會影響研發投入決策,但是對當下企業決策的影響程度較小,即非限制性股權激勵對費用化研發支出的影響會更加明顯。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非限制性股權激勵對費用化研發支出產生負向影響且影響較大。   假設2:限制性股權激勵對費用化研發支出產生負向影響且影響較小。
  三、實證分析
  (一)樣本選取
  根據國泰安數據庫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部A股上市公司,除去ST企業、金融企業,共有3 354家公司,其中624家公司采取股權激勵手段,發布股權激勵計劃,占比約為18.60%;2 730家公司并沒有采取股權激勵手段,未發布股權激勵計劃,占比約為81.40%。本文選取2008—2017年全部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數據,由于極端數據值會對統計結果產生干擾,剔除部分不完整樣本和盈利不穩定的*ST、ST公司后,本文對主要變量采取1%縮尾處理,確定研究樣本。
  (二)變量定義
  RDTA為因變量,表示費用化研發支出占總資產的比例;STK為自變量,表示非限制性股權激勵;RSTK為自變量,表示限制性股權激勵。本文設置了以下控制變量:公司規模(SIZE)、財務杠桿(LEV)、資產回報率(ROA)、貨幣資金持有(CASH)、企業成長性(GROWTH)。另外,還控制了年份和行業變量。同時,對STK、RSTK、SIZE、LEV、ROA、CASH、GROWTH、IND、YEAR變量均進行了滯后一期的處理。全部變量定義如表1所示。
 ?。ㄈ┠P驮O計
  借鑒Bergstresser和Philippon(2006)的方法衡量股權激勵強度,借鑒劉寶華、羅宏、周微(2016)的方法衡量股權激勵行權限制,在控制公司規模、資產回報率、公司成長性、財務杠桿、貨幣資金持有、行業和年度影響因素的情況下,將股權激勵行權限制對費用化研發支出分別進行回歸,回歸模型如下:
  (四)回歸分析
  將數據代入模型進行回歸,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SIZE與RDTA回歸系數為正數,表明企業規模越大,費用化研發支出投入越大;LEV與RDTA回歸系數為負數,表明財務杠桿的加大不利于企業費用化研發支出投入;ROA與RDTA回歸系數為正數,說明企業資產回報率的增加會促進企業研發活動的開展;CASH與RDTA回歸系數為正數,說明貨幣資金持有越多,費用化研發支出投入就會越多;GROWTH與RDTA回歸系數為正數,表明企業成長性對研發活動的開展有正向的調節作用。模型一中,STK與RDTA回歸系數為-3.26,回歸系數為負數,表明非限制性股權激勵對費用化研發支出有削弱作用,并且在5%水平上顯著;模型二中RSTK與RDTA回歸系數為-2.59,回歸系數為負數,表明限制性股權激勵對費用化研發支出有負向影響,并且在10%水平上顯著。由此可以得出,非限制性股權激勵對費用化研發支出產生負向影響且影響較大;限制性股權激勵對費用化研發支出產生負向影響且影響較小的結論,假設1和假設2成立。
 ?。ㄎ澹┓€健性檢驗
  在對制造業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行權限制對費用化研發支出影響的回歸分析中,采用10年的面板數據。因為時間跨度較大可能存在數據不平穩的問題,為了保證結論可靠,需要進一步進行穩健性檢驗,將費用化研發支出RDTA變量進行替代,用rd變量表示,即費用化研發支出投入規模是企業費用化研發支出的自然對數,將替代變量代入回歸模型,穩健性檢驗結果如上頁表3所示。
  從穩健性檢驗結果可以看出,SIZE、ROA、CASH、GROWTH與rd的相關系數為正,說明企業規模、資產回報率、貨幣資金持有、企業成長性對研發活動開展有正向促進作用;STK、RSTK、LEV與rd的相關系數為負,說明非限制性股權激勵、限制性股權激勵、財務杠桿對研發活動開展有削弱作用,其中STK與rd在5%水平上顯著相關,而RSTK與rd在10%水平上顯著相關。穩健性檢驗結果與回歸分析結果一致,并且驗證了本文的假設。
  四、結論建議
  以上研究結論表明,非限制性股權激勵相對于限制性股權激勵對費用化研發支出的削弱作用更明顯,并且非限制股權激勵和限制性股權激勵對費用化研發支出都存在負向影響,這就要求國家和企業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使股權激勵維持在合理水平,積極鼓勵研發投入,提高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社會。
  (一)建立科研基金
  因為研發活動周期長、風險較高,收益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建立科研補助基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企業開展研發的壓力,同時也能加大中小企業自身組織研發的機會,有助于保證科研活動持續進行,并且有助于國家和企業費用分攤,成果共享。為此,政府應給予研發創新企業適當的補貼或者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使主動進行創新、符合要求的企業都能夠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同時,應鼓勵商業銀行為小微型創新研發企業發放低利率貸款,通過企業個體研發能力的提高,推動行業內研發競爭,從而提高經濟創新水平。
  (二)建立投資人保護制度
  首先,要對投資人進行必要的風險提示,讓投資者自身保持謹慎態度,在明確風險意識的基礎上訂立合同,明確研發投資方和被投資方的責任義務,具體到相關人員的違約責任,包括保密條款、違規處分等,做到條款明晰,內容具體充實。其次,要對投資財產設立專人,分離出專門地點進行獨立保管,切實保證財產安全,堅決抵制非法關聯方交易,以便出現問題時調查取證,采取查詢、凍結或者查封等措施。最后,企業應設立補償性機制,該機制與投資人保護制度配合,有利于企業從第三方融資進行研發活動,精準研發投入,在促進企業研發的同時保護投資人利益。
  (三)競爭與合作并存
  企業掌握新技術、生產新產品,在研發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能夠使企業大規模占有市場,獲取大量利潤,進一步擴大規模和持續發展。但是,企業要想持久發展,只靠競爭不利于資源共享,在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才是企業持續研發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此,首先,國家應鼓勵市場競爭,盤活市場創新因素,增強股票、期權的市場流通率,加速企業資金流動。其次,健全創新合作機制,鼓勵大規模、有實力的企業與小規模、創新能力較強的公司合作,聯合開發產品,優勢互補。再次,支持小、中、大型企業通過技術實現戰略聯盟,達成有效產學研一體化合作,企業之間進行各類技術產權交易和交流,積極構建支持自主創新的平臺和多層次、高流動性的資本市場。
  (四)靈活制定企業政策
  高管股權激勵對研發投入不僅可以起到激勵的作用,還存在“防御效應”。高管應該意識到持股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持有過多的限制性股票、增值權、期權,在限制期內不穩定因素也是存在的,很可能會造成價值折損,對于個人和企業均產生不利影響;還可能會存在高管任職期內與研發投入回報期不匹配的問題,即推動研發活動開展的高管,在經過長期研發過程、形成研發成果之前已經離職,并不能享受研發投入的回報。為此,企業可以制定政策,在前任高管離職后,仍能享受在任期研發活動產生的收益,這樣就會解決期間不一致的問題,激發他們研發投入的動力。X
  【主要參考文獻】
  [1] 夏鴻義,李永壯,張倩穎,張德環.內部審計質量、公司規模與公司績效——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6,(06):71-78.
  [2] 單春仲,偉周,張林鑫.中小板上市公司技術創新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以企業成長性、員工受教育程度為調節變量[J].經濟問題,2017,(10):66-73.
  [3] 蘇誠,吳迪,夏小龍.財務杠桿與信托公司經營績效[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6,(4):96-101.
  [4] 蘇冬蔚,林達龐.股權激勵、盈余管理與公司治理[J].經濟研究,2010,(11):88-100.
  [5] 劉寶華,王雷.業績型股權激勵、行權限制與企業創新[J].南開管理評論,2018,21(1):17-27.
  [6] Bergstresser D,T.Philippon.CEO 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6,(80):511-529.
  [7] 劉寶華,羅宏,周微.股權激勵行權限制與盈余管理優序選擇[J].管理世界,2016,(11):141-1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24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