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循環體系模型的建立及其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構建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循環體系模型,給出其內涵,并結合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開展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水質惡化、政策扶持不足、產品市場開拓程度小。針對以上問題,給出了相對應的解決途徑。經實證研究分析可知,該體系模型可作為分析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的參考依據,可以以此促進國家海洋公園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健康發展;循環體系模型;國家海洋公園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8-0065-03
國家海洋公園表達的應該是一種保護區+游樂的概念,屬于海洋性(親海性)保護區模式的游樂場所[1]。國家海洋公園在增加社區居民收入,維持沿海社區穩定與發展,發揮海陸緩沖區的生態效益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目前,我國國家海洋公園隨著游客規模的擴大和自然災害、人為破壞的影響,生態環境日趨惡化,海洋生產能力嚴重下降,旅游產業不可持續,從而成為了阻礙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的一個核心問題。如何合理解決上述問題,成為了國家海洋公園的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研究者們從控制環境容量、公園的規范化管理,國家海洋公園管理模式、管理策略等方面開展國家海洋公園的可持續發展研究[1-8]。但是,國家海洋公園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處于陸海交界處,目前的研究僅限于從個別方面開展,并不能完全系統地解決阻礙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所存在的問題。因此,本文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承載力理論、復合生態系統理論、系統理論等角度提出了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循環體系模型,為解決國家海洋公園的發展問題提供新的參考。
一、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循環體系模型的構建
根據可持續發展理論、承載力理論、復合生態系統理論以及系統理論,以驅動力-狀態-響應模型(Driving Force-State-Response,DSR)為框架,構建出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循環體系模型。該體系模型突出了對國家海洋公園生態系統受到影響的宏觀理解,可以較好地反映國家海洋公園與人類活動以及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系和作用,完整反映出影響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中每個因子直接的耦合關系及國家海洋公園的變化,較好地體現了國家海洋公園與外界之間的關系。據圖1可得,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核心在于國家海洋公園的質量,它是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循環體系模型的根本,決定了國家海洋公園的興衰,是國家海洋公園的狀態表現;自然環境及氣候對國家海洋公園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和驅動作用,決定著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質量;政府政策作為關鍵角色,起著調節和控制的作用,為系統的響應,對各方面均起著重要作用;生態恢復技術對國家海洋公園的健康發展質量以及自然環境起著重要的促進的作用和驅動作用,技術應用不當則反之;市場開拓度和控制游客數量對國家海洋公園養殖質量起著促進作用和驅動作用,是國家海洋公園的基本支撐條件。因此,本文從上述六大方面開展實證研究。
二、實證研究
(一)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發展現狀
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成立于2010年,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海洋公園,由廣東海洋大學韓維棟教授提出建立,包括特呈島陸地及其南側海域。現有面積1 893.2公頃,具有的生態系統類型:海島陸地生態系統、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海草生態系統、人工魚礁生態系統。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具有濕地分為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三大類,陸地野生動物資源較少,受保護鳥類資源比較豐富。該公園海洋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基本類型相對比較集中。海洋水域和地文旅游資源有很大的開發價值;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動資源數量較多。每年進入公園的游客不少于50萬人次,每年給公園及社區居民帶來近億元的收入。旅游旺季集中在夏秋季節。目前,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經過近8年的建設,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旅游區。
?。ǘ┨爻蕧u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存在的問題
本文通過實地調研以及根據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循環體系模型歸納分析出公園健康發展存在的問題。
1.水污染影響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
極端氣候和水質是影響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的兩大自然因素。通過實地調研可知,由于公園距離市區最近僅1.4公里,市區生活排污及生產排污導致公園周圍海洋水質不斷惡化[9]。研究文獻[9]表明,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水環境質量總體上屬于輕度污染水平,海水主要污染物為DIN、DO、石油類和PO43-P。其中DIN的污染情況最嚴重,所有監測站位DIN含量均遠未達到二類海水水質標準,有機污染指數的平均值為2.44,有機污染程度屬于4級,表明該區水域受到輕度有機污染,處于高富營養化狀態。同時,一大批鋼鐵、石化、造紙等高污染工業項目在東海島開工,導致該海域污染風險加大。
2.政府行為影響了國家海洋公園的健康發展
為了規范海洋環境和國家公園的管理,政府部門出臺了《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等法規,如有效執行,就可有效抑制人為對公園損害的問題。眾多政策法規的出臺,使得國家海洋公園管理更加規范化。實際上,在特呈島海洋公園管理過程中出現監管不力、執行不力,該管不敢管,經常閉一只眼睜一只眼的問題時有發生。筆者通過實地調研得知,雖然國家有相關的政策扶持,建立了管理部門,但是對于國家海洋公園的各種支撐力度較弱,導致雖有管理部門但管理不到位的情況。這與特呈島海洋公園管理部門沒有實際執法權有關。
3.游客數量控制不嚴影響了國家海洋公園的健康發展
游客數量影響國家海洋公園的健康發展。要進一步擴展市場開拓程度,但同時要控制游客數量以保持國家海洋公園的健康發展。有研究表明,廣東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合理的日環境容量為49 513人次,年環境容量為1 649.53萬人次[1]。根據實際統計數據表明,每年國慶期間到達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陸地區域的游客數量平均達5萬人次,親子游、團隊游出游比例高,自駕成為主要的出行方式。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陸地面積僅為3.6平方公里。實際上,由于面積過小,過多的游客數量會嚴重影響特呈島的生態環境和社區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多種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使得當地社區居民產生抵觸清晰。按照實際計算,每日游客不超過5 000人次較為合理,島內居民和工作人員不在該人次之內。 4.特呈島海洋公園自有資金不足導致生態恢復力低
2016年至2018年初,筆者通實地走訪了特呈島國家海洋公園多次,得知公園工作人員反映最多的問題是自有資金不足。特呈島海洋公園的生態恢復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資源,來自游客的收入不歸公園管,公園為純公益部門。由于目前公園的海洋生態環境不斷退化,特別是海岸帶,開展生態恢復需要巨額資金。政府部門的財政支出僅可以維持公園的運營。收入來源的單一,而且各方面的投資并不投入實際的生態恢復。特呈島海洋公園生態恢復力低是根據調研得知的。65%以上的灘涂養殖戶并未購買灘涂養殖保險,而家庭和個人占了絕大部分。某港口集團對海洋環境不重視,導致國家海洋公園呈現保而不護的現象,以至國家海洋公園難以健康發展。
三、問題的解決路徑
本文將依據圖1循環體系模型和上述四個問題提出解決路徑,具體如下。
?。ㄒ唬┘訌娞爻蕧u海洋公園周邊企業和養殖戶的監管力度,破解水質問題
一旦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國家海洋公園將難以健康發展。政府的環境監管部門要嚴格進行監控,重點必須放在東海島鋼鐵、石化、造紙等高污染企業的排放問題。由于特呈島海洋公園的海水難以循環流動,污染物將累積在島嶼周邊,極大影響島邊水質。除此以外,養殖等漁業的污水排放需要進行監管。周邊島嶼的貝類、魚類、蝦類等養殖污水排放能顯著增加附近海域的富營養化,應嚴格控制養殖中劇毒藥物和抗生素的濫用。
?。ǘ┘訌娬斦暮侠碇С至Χ?
財政的合理支持對海洋公園的健康發展最具作用,應加大財政政策對海洋公園環境保護、環境恢復等多方面的支持。但同時也要破除一邊破壞一邊保護一邊問國家拿錢的惡習。在合理的國家海洋公園財政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之前應該進行深入調研,在了解海洋公園的現狀前提下再進行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同時,需要保證各項工作能夠落實到位,方可真正推動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
(三)加大海洋公園環保宣傳力度,嚴控游客數量
環保宣傳力度低和游客數量過多是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的掣肘點。因此,需要政府利用媒體、各種博覽會和網絡銷售平臺開展國家海洋公園的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國家海洋公園需要保護的是什么,哪個區域是核心區,哪個是緩沖區,哪個是旅游區,解決環保意識不到位的影響。必須嚴控游客數量過多而產生的損害海洋公園生態環境的行為。利用游客總數量分配制度可有效解決游客時間分配不均問題。
(四)加強生態環境的研發力度可增強生態恢復力
生態環境的研發力度加強是國家海洋公園健康發展的保障之一。國家海洋公園環境容易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需要做好國家海洋公園環境評估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海洋公園生態環境的恢復技術研發,增強海洋公園的生態恢復力。在開展生態恢復技術研究時,還要結合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等開展生態恢復技術革新。同時,需要借鑒和引進國外一些先進的海洋恢復技術和陸地生態恢復技術。政府要加強海洋生態恢復技術和陸地環境生態恢復技術在國家海洋公園的推廣應用,可以適當要求當地社區居民自愿無償從事環境生態恢復的工作,并且要求海洋公園周邊的企業能夠給于適當的生態補償款用于海洋公園的生態恢復。
參考文獻:
[1] 黃劍堅,劉素青,韓維棟,王保前.廣東特呈島國家級海洋公園旅游環境容量分析[J].防護林科技,2010,(4):72-74.
[2] 黃劍堅,韓維棟.我國國家海洋公園二級管理模式管理行為研究[J].海洋湖沼通報,2012,(3):175-182.
[3] 張棟,韋重霄,文娟,吳淑艷.欽州茅尾海國家級海洋公園生態保護與開發對策[J].南方國土資源,2014,(3):39-41.
[4] 楊競爭,包若綺,焦海峰,尤仲杰,史金芬.浙江漁山列島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海洋公園)保護與開發現狀及管理策略分析[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6,(9):86-89.
[5] 顏利,蔣金龍,王金坑.廈門國家級海洋公園管理模式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5,(7):68-73.
[6] 王文君.煙臺山國家級海洋公園保護·建設·管理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7,(17):50-52,56.
[7] 康婧,付元賓,杜宇,袁蕾,孫永光,李方,林霞.大連長山群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建設對我國海島保護區管理的啟示[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7,(7):27-32.
[8] 陳增成.浙江洞頭國家級海洋公園規范化管理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8.
[9] 劉亞云,孫紅斌,陳桂珠.特呈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水環境質量評價[J].海洋湖沼通報,2012,(3):115-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34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