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處理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胡云波
摘 要: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對于基礎設施以及基礎建筑的質量安全要求不斷提高,完善的交通網路體系對于城市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市政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極易受到地理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為此本文首先研究了市政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的主要類型,以此為基礎探究了市政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并對病害處理技術進行了深入探析,以期為推動市政橋梁工程建設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市政橋梁工程;病害;處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TU9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9)05-0110-02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壓力在不斷的增加,諸多城市中都出現橋梁超負荷運行的情況,這給市政橋梁工程的安全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橋梁工程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市政橋梁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會由于施工技術、工程管理以及建筑材料等因素的影響進而出現多種病害,嚴重影響市政橋梁工程的使用,因此我們必須要對市政橋梁工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多種病害進行處理,才能保證市政橋梁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的安全性。
1 市政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的主要類型
1.1功能性病害
橋梁在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通常能導致功能性病害,由于施工外部條件和施工環境的變化,導致設計與施工外因不一致,所以發生病害的類型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通常情況下市政橋梁工程中功能性病害常見的病害類型有裂縫、凸起以及橋梁出現坑陷等等。
1.2 結構性病害
通常情況下,結構性病害很難輕易被發現,而所謂的結構性病害就是市政橋梁工程路邊整體組織受損后的缺陷,在結構性病害產生的初期,道路橋梁并不會產生重大質量問題,只有當道路橋梁的荷載超過一定負荷或是結構性病害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道路橋梁的結構就會產生變化,道路橋梁的荷載能力大大降低,嚴重影響了道路橋梁的正常使用,甚至還會引發重大道路安全事故。
2 市政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類型分析
2.1 橋面裂縫病害
裂縫問題的出現大多數情況系是由于建筑材料配置不當或是由于施工操作不規范所致,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會影響橋面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再加上若是建筑材料的配比錯誤以及攪拌方法不規范,橋面發生裂縫病害的幾率會大幅度上升,繼而導致市政橋梁工程的橋面負載力不能滿足交通運輸需求。此外,若市政橋梁工程竣工后,在后期的使用過程中橋面所駛車輛超載問題嚴重,也會對橋面產生嚴重的磨損,進而橋面出現裂縫病害。
2.2 地基沉降病害
地基沉降病害也是常見病害之一。地基不均勻沉降病害會引發橋面出現裂縫,甚至還會引發橋面損毀,嚴重影響行駛車輛的安全。引起地基不均勻沉降病害原因是由于工程建設期間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不合理,其次市政橋梁工程項目周邊的環境復雜,打樁、深挖等施工方式的不合理也影響了工程地基部分的安全,在加上在項目施工前沒有對施工現場進行實地勘察,致使工程設計與實際現場存在出入等因素都會導致橋梁地基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發生。
2.3 鋼筋銹蝕病害
在橋梁建筑中應用鋼筋能夠大大提升橋梁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得到廣泛采用。在施工過程中,若施工人員綁扎鋼筋的方式、綁扎時間、綁扎進度不合理,會讓鋼筋大面積的裸露空氣中,造成鋼筋生銹腐蝕,銹蝕后的鋼筋表面會附著大量的氧化物,因為體積發生變化,氧化物會迅速膨脹,導致橋梁混凝土結構開裂,且鋼筋銹蝕病害還會影響市政橋梁工程的承載力,對市政橋梁工程的安全帶來影響。
3 市政橋梁工程病害的處理技術
3.1病害處理基本原則
在病害的處理過程中,應該明確兩大原則,分別是:①應充分考慮市政橋梁的整體效益。在市政橋梁工程病害的處理過程中,需要充分開率工程的經濟消息,重點加固橋梁結構較弱的環節,進而能夠大幅度地提升市政橋梁工程的整體效益。②保證市政橋梁養護工作的質量。充分利用橋梁工程的后期養護加固工作來實現病害防治工作的有效落實。因此,在開展橋梁施工的后期養護工作時:首先,要實事求是地開展工程的可行性技術分析,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因素,將可行性分析落到實處;其次,應隨時檢測橋梁結構的承載力,利用先進的技術方案與設備方式對原有橋梁受力結構進行加固,不改變原有的受力模式與結構,盡可能地減少對主體結構的變動,確保施工與使用過程的安全可靠。
3.2市政道路橋梁常見病害的預防
嚴格控制礦料的質量,若礦料質量不合格,會導致瀝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標準,大大增加橋梁病害的可能性。此外,還要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材料的配合比,避免由于配合比的問題造成密實度低于施工標準的現象產生,全程監控混合料拌和的過程,避免由于外界因素造成混合料拌和不均勻現象的出現。
3.3市政橋梁工程病害處理技術
3.3.1橋面裂痕修補技術
在橋梁裂痕修補中常用的有:填充技術、灌漿技術、表面修補技術以及涂抹技術這四種,修補技術的應用范圍以橋面裂痕的大小作為依據。不足0.2cm的橋面裂痕采用涂抹技術進行修補,低壓低速灌漿處理技術則可以修補0.2cm以上的裂痕。
使用涂抹技術進行修補時,應該先清理橋面裂痕,將裂痕旁的浮土和碎渣及其他附著物清理干凈,并保持干燥。在裂痕上涂抹適量的丙酮,間隔5分鐘后在涂抹環氧樹脂漿液,直到涂抹厚度達到1mm,基本修補完成。
填充技術是裂痕修補技術中最為關鍵的技術。若橋梁裂縫過大,使用別的修補技術很難達到維修效果,使用填充技術則可以有效處理。在不損壞橋梁主體結構的前提下,將裂痕兩側鑿開一個凹槽,凹槽兩側及底部應鑿毛,有效提高修補后結構的連接性;將瀝青、水泥砂漿以及樹脂等修補材料按照一定的施工配合比攪拌均勻,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填充到凹槽里,施工的過程應連續進行,不應出現冷縫等影響結構的行為。填充技術可以有效防止橋梁裂縫的進一步蔓延,保證橋梁使用的安全性。 表面修補是橋梁裂痕修補中應用范圍較廣的技術,因其有操作便捷、投入成本低等優點。表面修補技術往往適用于對橋面整體負荷影響較小的裂痕中。在修補施工中,施工人員首先要仔細清理橋面裂痕表面,進而在橋面裂痕表面涂抹適量的丙酮,間隔5分鐘后在涂抹環氧樹脂漿液,等到環氧樹脂漿液干燥后,還要在混凝土的表面涂抹適量的防腐材料,此外還要用玻璃纖維覆蓋到橋面裂痕的表面來控制裂痕的進一步蔓延發展。
3.3.2橋梁結構加固技術
市政橋梁工程的建設對于城市道路交通網的完善以及城市積極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經濟水平的增加,人均擁有私家車的數量大大增加,對于汽車的使用次數也不斷提升,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對于橋梁工程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市政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質量不足的問題,可以通過結構加固技術來提升橋梁工程結構的科學合理性。結合橋梁病害的具體形式以及病害程度選擇相應的橋梁加固技術。如現階段常用的加固技術為增加橫截面的加固方式,通過加大橋梁結構的橫截面面積,來增強橋梁工程的承載力。
而市政橋梁工程常常出現不同的病害問題,多數情況下都是由于建筑材料和施工技術選用不當所致,因此要加強對施工工藝技術的管理,做好橋梁建筑后期的質量維護工作。錨噴法是市政橋梁工程施工中比較好的施工工藝,在錨噴材料中增加速凝劑,再對鋼筋、錨桿以及混凝度進行配設工藝,能夠強化市政橋梁工程的強度,提升市政橋梁工程的質量和凝固性。錨噴技術有著極強的設計性,因此施工人員將其應用在市政橋梁施工中可根據工程類型,采用不同的噴射方式,維護市政橋梁工程的質量,提升市政橋梁工程的整體效益。
3.3.3鋼筋保護技術
市政橋梁工程的受力系統中,鋼筋是組成受力系統的關鍵部分。一般橋梁中鋼筋分為普通結構鋼筋與預應力鋼筋。對于普通鋼筋表面(及混凝土內的預應力筋)出現銹蝕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沒有混凝土的保護(施工質量不合格或者后期使用過程中不規范),進而影響橋梁工程的負荷;暴露在空氣中的預應力筋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常年維護保養的。因此,處理鋼筋銹蝕情況時,要加強對混凝土質量的控制,在混凝土的表面涂刷保護層來保護鋼筋結構,此外還要對混凝土的施工材料配比進行調整,增加混凝土的密度,提升混凝土防滲透能力,繼而保護鋼筋結構。同時,還要將橋梁工程中氧化的鋼筋表面部分及時清除,并在處理干凈的鋼筋表面加涂適量的防水、防氧化材料,以避免鋼筋再次出現銹蝕的問題,保證橋梁工程的質量。
4總結
總而言之,橋梁工程數量的增加是為了緩解城市交通的壓力;橋梁使用過程中的維護和保養是為了提高橋梁的使用壽命。只有對橋梁病害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才能保證市政橋梁工程的建設、使用、維護的延續穩定,促進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建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0):130-131.
[2]王喆,馮浩,隋嚴春.探究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綠色環保建材,2018(06):113+115.
[3]楊東瑜.城市橋梁工程質量常見病害及防治措施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9):125+101.
[4]趙玉如,趙書勤.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28):210.
[5]陳東旭.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林業科技情報,2018,50(03):99-1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016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