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洪 琳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學習型社會,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職院校如何在已有的認識和實踐的基礎上,適應終身教育的發展趨勢,為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培養大量社會需要的高等技術人才,是一個有待研究的重大課題。
以就業為導向進行高職專業課程開發,就是在以能力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的課程觀的指導下,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職業能力分析開發課程結構的過程。
一、能力本位專業課程開發主要步驟
為獲取準確可操作性的職業能力必須的專業技術和基礎理論,要實行多元主體參與專業課程開發,即學校要積極爭取行業企業專家和教育專家共同參與專業和課程的開發與設計,準確把握職業崗位的現在和未來對于從業者的能力要求,使學校專業課程真正建立在職業能力需求的基礎之上,并能夠隨著職業能力的變化及時修訂,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就業導向課程。
下面以二年制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開發為例,闡述其主要步驟:
第一,確定專業的培養目標。要結合行業中職業的能力要求和職業標準以地區經濟發展對職業能力的需求,找出本專業準確的職業面向和職業目標。如軟件技術專業培養目標確定為軟件程序員。
第二,確定職業目標的職業能力結構。每個職業的專門技術能力不同,職業關鍵能力相近,實際上,職業能力的設計主要是對專門能力的設計。
第三,確定職業工作的專業任務。即是通過一項專門技術能力和相應的關鍵能力完成工作任務的行動過程為依據設計一項專業教學任務,使此項專門技術能力和相應的關鍵能力的培養通過完成一項與實際職業工作完全相同的任務來得到訓練。
第四,確定專業課程。一個專業一般由若干課程單元組成,而課程是根據所掌握的一項專門技術完成一項專業任務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由此知識能力轉化(整合)成的課程。
第五,進行專業職業延展能力的學習分析。專業職業延展能力是在學生達到基本職業能力的基礎上使其職業能力在縱向和橫向上進一步延伸或提升。方法步驟與專業職業能力分析相同。
二、課程開發應注意的問題
1.緊緊把握職業能力這條主線。從行業分析開始到課程內容目標的確定始終圍繞職業能力這一主線展開,打破學科知識嚴格的邏輯序列,尋找知識點,以學生掌握應用技術為目標,整合重組課程,刪簡知識內容,設計體現能力本位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2.拓展專業延展能力培養,加強綜合性專業課程建設。在保證實現專門職業技術能力培養目標,體現保證專業特征相對穩定、學生必修的核心課程前提下,面向整個行業和學生興趣及愛好,開發適應和引導專業發展方向的課程,通過設置課程組、課程包供學生選擇,增強學生就業適應性。
3.雙證書教育融入課程體系中。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是依據行業標準對崗位知識和技術能力的一種評價和認可,是就業準入的許可證。因此,在課程設計和選擇上必須體現,要將職業資格及技能等級考核內容知識有機合理融入,使就業導向真正落到職業需要的實處。
由于高等職業教育的院校是以能力為中心實施培養過程,而區別于以學科體系為中心的普通高校,因此,教學模式也有其特殊性。充分體現在下面幾點:
首先,教學內容的職業性。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無論從專業名稱的確定到專業教學課程及其內容的取舍,都是依據一個職業領域和與之相對應的從事職業勞動實踐的職業知識和技能,對職業能力的培養是以職業為軸心,從“怎樣做”入手,按職業活動的內在邏輯來選擇和組合教學內容。所以,教學與職業有著緊密的關系,其實高職所教的是職業技術方面的知識。
其次,教學方式的實踐性。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必要的理論教學的知識,但職業能力的形成更需要有與工作情境相似和真實的職業崗位的實踐教學的磨煉得以提升,因此,實踐教學是訓練職業技能,實現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和手段。
再次,教學組織的多樣性。由于高職教育的教學對象實際情況的差異性,課程實施進程和教學內容的具體多樣性,要求高職教育的教學組織必須做到靈活多樣,按照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個性與特長的和諧發展需要,科學合理地組織教學。如按照培養目標的不同,選擇二年或者三年學制;可采取工學交替、產學結合等培養方式;也可實行學分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在學習與打工的合理交替中完成學業等。
最后,教學過程多部門的參與性。調研顯示,社會、生產企業和相關科研部門已逐步滲入高職院校教學的全過程。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規格設計、課程設計、教學計劃制定上都邀請行業企業部門專家和技術人員參與評價,參與課程教學工作,介入教學質量考評等,并成為高職院校雙師型隊伍的中堅力量。企事業單位也成了學校實踐教學重要的實習基地和就業基地。
通過上述教學模式的特征分析,使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也必須抓住突出能力培養的實踐性要求實施教學,才能保證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高職院校改革發展方向的研究是一個動態、系統的工程,以就業為導向發展高職教育是高職院校改革發展長期堅持的主要方向;廣泛開展職后教育與培訓工作不僅是高職院校服務大眾、提高國民素質,推進社會發展的神圣職責,而且也為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因此,堅持兩者并舉,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是發展的總原則。但高職院校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和運行,職后教育與培訓工作如何拓展取得更大成效等,不但需要高職院校自身的不懈探索實踐,創設一個良好的內部機制和科學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政府搭臺,企業事業單位的主動參與和社會的積極推動,營造企業事業單位支持職業教育、社會關心職業教育良好的外部環境。使高職院校在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培養更多、更適用、更高水平的技術人才中,健康發展壯大?!?
(編輯/丹桔)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75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