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對成本管理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基于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我國教育事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蒸蒸日上。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高校也逐漸發現了教育成本占比的重要性。但高校作為政府撥款的公益性單位組織,長期以來的傳統體制影響了其成本管理方法的科學性,高校的成本管理基本上屬于盲區。本文通過對高校成本管理現狀的分析,對高校的成本管理方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高校;成本管理;教育成本
  一、高校成本管理概要
 ?。ㄒ唬└咝=逃杀咎攸c
  高校的運營成本即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過程中實際消耗的資源[1]。高校是一個非營利組織,不以營利為目標,教育辦學層次多、專業分類復雜、服務部門多,故成本對象呈現多元化,而高校教育成本與企業成本很大的一個不同是直接費用并不多,更多的是間接費用。這就需要建立科學的分配機制,將間接費用做出合理的分配。因此,高校成本管理具有非營利性、成本對象多元性、管理體系全面性、成本核算復雜性的特點[2][3]。
 ?。ǘ└咝嵭谐杀竟芾肀匾?
  1.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
  長久以來,國家計劃經濟體制對事業單位的影響造成高校對成本管理的意識比較淡薄,學校的資源普遍存在浪費行為。高校引入成本管理制度是為了將有限的資源能夠合理分配,更多地投入到教育活動中,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切實提高辦學效益。
  2.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以及社會對教育的需求,都要求教育行業無論是從教育本身還是管理方面都能與歐美國家比肩。但我國的教育資源比較匱乏,對教育行業投資過多也會影響其他公共設施的投資。因此,高校施行成本管理不但減輕了國家的經濟負擔,也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3.政策引導的結果
  2017年財政部頒布了《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各高校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原高校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主要以提供反映預算收支執行情況的決算報告為目的,無法反映資產負債的實際數據,學校運行成本等情況,難以滿足需要按權責發生制為編制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信息需求[4][5]。由此可見,加強高校成本的管理是高校會計制度改革,促使學校持續良性發展的重要一環。
  二、高校成本管理發展現狀
 ?。ㄒ唬┬袠I發展現狀
  隨著教育改革和會計制度改革的深入發展,有些高校已經初步建立成本管理概念,學校要求全體師生要身體力行,厲行節約,雖然政府出臺了內部控制相關制度,但沒有提出高校進行教育成本的核算和管理的具體實施意見。財務不設立成本核算部門,基層從業人員欠缺成本核算意識。未從學校層面建立一套各部門可理解的,能操作的教育成本管理體系。長此以往,教育成本管理將是空中樓閣,不能達成《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目標。
 ?。ǘ┏杀緲嫵?
  高校教育成本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學生教育成本,主要包括各學院為教學、管理學生所發生的各種支出,教學人員費用,管理人員費用,水電暖,固定資產折舊費,獎助學金以及其他教務、教輔、后勤保障等部門分配轉入的教學輔助費用等;其二是科研成本,高校還擔負著大量的科研任務,由此產生的科研人員費用、科研設備折舊費、水電暖以及保障部門轉入的輔助費用等;其三是高校為增強和保持辦學的競爭優勢地位而發生的基本建設成本、設備資產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等。
 ?。ㄈ┏杀竟芾碇写嬖诘膯栴}
  1.教育成本控制非理性
  高校的教育投資大部分由政府來負擔,長久下來使高校內部的管理忽略了對成本進行管控,缺乏成本控制意識。高校的教師和學生在使用教育設備或資源時沒有節約意識,各學院各部門辦公用品耗費等看起來零零碎碎,但歸集到學校層面卻是一筆偌大的開支;盲目高價“人才引進”,缺乏后續管理和監督。這些都是高校成本控制非理性的行為。
  2.教育成本控制缺乏硬指標
  主要表現在高校沒有對成本管理出臺相關的規章制度。學校內部不同專業、不同教師教學方法不同,使在使用教學資源時觀念意識沒有清晰的界定,因此高校成本控制指標設置更加困難。
  3.物力資源浪費嚴重,人力資源冗員眾多
  物力資源的浪費主要表現在高校的房屋建設、土地成本、校園環境成本、實驗設備成本、圖書資料成本的不節制;人力資源管理不到位主要體現在學校內閑雜職工較多,崗位職能劃分不明確,教職員缺乏流動只進不出,增加了學校的人力成本。
  4.高校財務管理滯后
  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教育支出已經劃分為業務活動費用、單位管理費用、經營費用等。參照企業實行了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基建”并入,財務核算實行權責發生制,這都為成本管理提供了較為精細的核算基礎,但是卻缺乏成本核定方法和管理體系,只能籠統的按照會計年度核算學校整體各類支出,而不能以學生、項目為目標核算個體成本,不能體現培養一個學生、完成一個科研項目、服務一項社會等所需要耗用的資源,從而也就不能通過科學的管理用最少的投資帶來最大的社會效益。
  三、高校成本管理的策略方法
  (一)強化成本管理意見
  高校要想建立成本管理制度,首先強化內部成本控制意識,樹立成本管理觀念。高校成本管控制度的建設需要考慮高校的發展戰略,從教育成本產生的原因入手,對自身的辦學和科研進行優勢劣勢的分析,最大程度地挖掘高校內可控制成本的部分,優化資源配置,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ǘ﹥灮\行成本核算
  高校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性質決定了高校在進行成本核算時不能以盈利為指標,且高校成本核算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核算內容也極其復雜,需要成立單獨的成本核算機構,明確成本核算中哪些是與學生教學活動相關的因素,哪些是與科研活動相關的,哪些是與學校長遠發展相關的。例如在實際操作中,高校資金支出中含有的科研成本占有相當多的比例,而科研也是為了更好的教學,但更多的意義是為解決社會、國家的公共問題,這方面應當有科學的可量化的分配機制。自2002年開始的高校學科評估工作,各高校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該投資旨在提升學??沙掷m競爭力,為學校后續發展儲備資源,目前尚且無法準備預估期具體成效,所以不應完全計入高校的學生教育成本,而應是學校的發展戰略成本。因此需要高校建立成本控制的管理體系,以校長為核心、以高??v向為管理范圍設置相對應的成本責任中心,落實校長以及各部門之間的權責和管理內容,完善成本管理組織結構。
 ?。ㄈΤ杀竟芾磉M行績效評價
  成本管理的績效評價是在實施成本管理制度后,通過對一定時間段內的成本管理成果進行分析,與提前制定的指標進行對比,從而對成本管理方法不斷進行改進和優化。高校成本管理績效評價一方面是成本自評,建立全員成本責任制,調動各個部門的參與性,經過商議研討后給各個部門制定相應的預算目標,并將成本控制的工作細化到各個崗位和個人身上。并且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研究找出目標與實際有偏差的原因,進行自我改進;另一方面要注意評價指標的確立,指標的設置不能太過單一,要全面覆蓋教育活動的方方面面,從而實現成本管理教學評價的透明化和公開公正化。
  (四)保障監督成本管理對策有效實施
  成本管理績效評價是對成本管理過程的監督,而要保障其有效實施,還需要對內部人員建立相關的激勵機制,將成本管理任務與教職員工的工資掛鉤,對如期完成成本預算目標的進行獎勵,而對于未完成的也要進行相應的懲戒,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調動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貫徹落實成本控制工作能在高校內順利開展。
  四、結束語
  高校的成本管理是一個較難拓展的工程,很大可能流于形式。在順應國家教育改革方針、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計劃的同時,高校自身必須要堅定的樹立成本管理意識,明確高校發展戰略,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體系,將有效的資源更多利用到教育中,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更好地發揮高校教育職能,實現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昕.成本管理在高校中的運用[J].新會計,2018 (03).
  [2]呂順.高校成本管理工作中管理會計的應用策略[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 (04):229.
  [3]馬發生.中國高校戰略成本管理:一個亟待開拓的新領域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院報,2014 (04):1-9.
  [4]耿慶春.新會計制度視角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體系探討[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 (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247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