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心肌梗死的綜合護理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的綜合護理效果。方法:抽選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顯效率、總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綜合護理能夠提高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大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 心肌梗死;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190-01
心肌梗死(myocardia linfarction)是指因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缺血導致心肌壞死。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5):1,40歲以上患者占大多數,冬春季節高發,北方發病率高于南方[1]。現抽選我院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以探究心肌梗死的綜合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8.7±2.4)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44~74歲,平均年齡(59.2±2.1)歲。兩組患者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病情觀察 (1)入院后立即描記心電圖,隨即用心電監護儀連續監護72小時,必要時記錄。24小時內每小時監測心率、心律、呼吸、血壓1次,注意觀察周圍循環情況及尿量、意識狀態、體溫變化等。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師。
?。?)突發呼吸困難、咳嗽咯粉紅色泡沫痰、心率加快、舒張期奔馬律、兩肺濕啰音,是左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現;血壓正?;蛳陆?、脈壓小、脈搏細速、皮膚濕冷、煩躁是休克的早期表現[2]。出現這些征象要及時通知醫師并加強護理。
?。?)被動或主動活動下肢,必要時用溫水浸泡,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靜脈血栓形成,注意觀察有無栓塞表現。
1.2.2 用藥護理 (1)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保持輸液通暢。
?。?)遵醫囑使用藥物,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
?。?)靜脈滴注硝酸甘油時,注意監測血壓、心率,并注意是否出現頭痛、面紅、心慌等不良反應。
(4)溶栓和抗凝治療患者,要定時測凝血酶原時間,同時觀察皮膚黏膜是否有出血、血尿等癥狀,若有明顯出血傾向要立即使用抗凝藥。
1.2.3 吸氧 (1)可采取鼻導管或面罩給予吸氧,保持鼻導管通暢。
?。?)若患者未出現并發癥可吸氧3~5天,開始24小時可高流量吸氧(3~5L/min),以后改為一般流量(1~2L/min),病情穩定后可改為間斷吸氧[3]。
1.2.4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低鹽、低脂、易消化,少食多餐,進食不宜過快、過飽。一般發病第1周為流質飲食,第2周改為半流質,第3周為軟食,第4周可恢復普食。飲食中及時添加纖維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
1.2.5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與患者保持良好溝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同情患者的痛苦,接受患者因疼痛產生的呻吟等行為反應,保持態度和藹、語言親切,護理操作要熟練,以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并增強信心。
2 觀察指標與結果
2.1 治療顯效率、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顯效率、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心肌梗死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持久而難以控制的胸骨后劇痛,血清心肌酶譜升高,心電圖進行性改變,出現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心功能不全等。發病危險因素有原發性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吸煙等,因此要多加預防和控制。
本研究中兩組心肌梗死患者經治療與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顯效率為56.7%(17/30),治療總有效率為86.7%(26/30),護理滿意度為93.3%(28/30),均分別高于對照組的治療顯效率40%(12/30)、治療總有效率66.7%(20/30)及護理滿意度73.3%(22/3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大部分患者疼痛減輕或消失,能夠參與一定的身體活動,且進行活動時舒適感增強,恐懼、焦慮感減輕或消失,均未發生便秘,出現并發癥時能及時發現并配合處理,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實施綜合護理能夠提高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消除或緩解患者不適癥狀,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質量,具有重大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黃玉蘭.綜合護理干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J].當代護士:學術版(中旬刊),2012,(7):21-22.
[2] 范冬梅.綜合性護理對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5,(37).
[3] 廖少琴. 非語言性護理溝通對心肌梗死患者身心狀態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2,(4):1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