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成人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合并糖尿病的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成人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該科收治的ITP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隨機分為兩組各11例,觀察組采用大劑量地塞米松,對照組采用潑尼松。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1.8%,顯著優于對照組63.6%(P<0.05);觀察組FPG顯著低于對照組,PLT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ITP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效果顯著,對血糖無明顯影響,安全性高,值得應用。
[關鍵詞] 地塞米松;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b)-0089-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gh-dose dexameth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dult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with diabetes. 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with ITP and diabetes mellitus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1 patients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igh-dose dexamethaso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rednison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1.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3.6%) (P<0.05). The FPG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L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TP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high-dose dexamethason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blood glucose, high safety and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Dexamethasone;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Diabetes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是臨床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約占出血性疾病的30%。報道表明[1],該病在歐美國家年發病率約(5~20)/10萬人口。隨著對ITP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ITP發病中60歲以上老年人為高發人群,但老年人多合并各種基礎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健康和預后。潑尼松作為治療ITP的首選藥物,60%以上對其有效,但長期使用容易出現較大副反應,且對許多疾病存在禁忌。目前一些學者開始使用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該病[2]。為探討其療效該科對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2例ITP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分析,比較大劑量地塞米松與常規劑量潑尼松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科收治的ITP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隨機分為2組各11例,觀察組男3例,女8例,年齡20~67歲,平均(50.2±1.7)歲,糖尿病病程平均(6.2±1.1)年,PLT(8.86±5.17)×109/L;對照組男4例,女7例,年齡21~63歲,平均(45.6±1.4)歲,糖尿病病程平均(6.0±0.8)年,PLT(8.90±4.92)×109/L?;颊呔胁煌潭瘸鲅E懦B內出血、內臟出血、嚴重感染及妊娠者?;颊邔χ委熯^程知情同意且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
兩組患者均控制血糖。觀察組給予地塞米松(5 mg/支,國藥準字H31021399)40 mg靜脈滴注,連續4 d為一個療程,間隔26 d后重復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對照組給予潑尼松片(5 mg/片,國藥準字H33021 207)1 mg/(kg·d)口服,連續服用4周后逐漸減量至維持量或停用。兩組均給予質子泵抑制劑保護胃黏膜。每周復查血常規、血糖和電解質。
1.3 觀察內容
隨訪3~6個月,觀察患者治療效果,FPG、PLT變化情況及不良反應。
1.4 效果判定
緩解,出血癥狀消失,血小板>100×109/L;有效,出血癥狀減輕,血小板增加>30×109/L或較治療前血小板數增加2倍;無效,出血無減輕或加重,血小板計數不增加或增加<30×109/L。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t檢驗表示計量資料,χ2檢驗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1.8%,顯著優于對照組63.6%(P<0.05)。見表1。
2.2 治療后FPG、PLT比較
觀察組FPG顯著低于對照組, PLT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3例血糖升高,停用地塞米松后血糖恢復,無不良反應;對照組血糖升高4例,腹脹不適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5.5%,比較有差異性(P<0.05)。
3 討論
IDF發布第八版全球糖尿病地圖顯示[3],目前全球有4.25億糖尿病患者。我國作為糖尿病第一大國,患者人數約占全球糖尿病人總數的1/3,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患病比例逐年增加,較年輕人高出10倍以上[4]。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長期高血糖環境可引起機體代謝異常,導致各種并發癥和合并癥發生,直接影響其他疾病的發展、治療和預后。ITP是因機體免疫系統功能障礙紊亂引起血小板破壞過多而發生的免疫性出血綜合癥,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5],ITP屬于異質性疾病范疇。由于血小板減少或功能障礙,可導致機體血液循環障礙引發不良血栓形成,引起皮膚、內臟出血癥狀。當ITP與糖尿病合并發生時,兩種疾病可相互影響、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和發展。
由于ITP的發生與免疫功能密切相關[6]。因此,在治療方面,糖尿病激素通過細胞和體液免疫抑制自身免疫功能,仍是治療的首選方法。地塞米松是長效糖皮質激素,其在大劑量短期內使用時,可抑制樹突狀細胞的成熟和功能,迅速調節T細胞和B細胞,抑制B細胞激活,破壞B細胞成熟及穩態[7],激活調節性T細胞,抑制自身免疫應答,達到提升血小板的目的,提高治療效果。但激素治療可對血糖造成影響,大劑量地塞米松使用療程較短,有利于促進停藥后血糖的恢復,避免了潑尼松長期使用引起血糖增高。經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1.8%,顯著優于對照組63.6%(P<0.05);觀察組FPG(5.78±0.39)mmol/L,顯著低于對照組,PLT(134.61±34.72)×109/L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45.5%(P<0.05),與李盈盈[8]報道的A組患者癥狀的緩解效果顯著優于B組,B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16.0%)顯著高于A組(4.0%)等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ITP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效果顯著,對血糖無明顯影響,安全性高,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學森.大劑量地塞米松聯合血小板生成素治療成人初治重癥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療效觀察[J].臨床研究,2017,5(19):88.
[2] 葛金麗,袁鐘.大劑量地塞米松沖擊治療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療效的回顧性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15(3):217-219.
[3] 萬小梅.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兒童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臨床分析[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7,3(26):347.
[4] 陳瑛,陳海娟,王萍.間斷式大劑量地塞米松沖擊治療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療效觀察[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7,7(21):225-226.
[5] 劉曉娟,王萍,王小青.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成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9(33):440.
[6] 張正義,馬洪建,江傳和,等.地塞米松沖擊治療成人初診重癥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11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6,9(18):92-94.
[7] 段文杰.探究大劑量地塞米松對成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8):206.
[8] 李盈盈.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療效分析[J].人人健康,2017,20(4):154-155.
(收稿日期:2018-12-25)[作者簡介] 崔璐(1981-),男,吉林長春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血液內科相關疾病的臨床診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48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