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治單純肺結核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對比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初治單純肺結核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對比。方法 選取5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擇50例初治單純肺結核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實施抗結核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低糖飲食、降糖藥物口服或者胰島素注射、運動方案控制血糖。比較兩組病灶范圍;療效;病灶縮小時間、空洞閉合時間、痰菌檢查陰性時間、癥狀改善時間;治療前后健康簡表分數;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病灶范圍(視野個數)(3.25±1.21)廣于對照組的(1.10±0.23), 總有效率80.00%低于對照組的98.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 觀察組健康簡表分數(61.13±2.96)、(84.56±3.21)分低于對照組的(71.15±2.72)、(92.21±3.10)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灶縮小時間、空洞閉合時間、痰菌檢查陰性時間、癥狀改善時間分別為(83.11±11.41)、(83.13±10.24)、(83.11±23.41)、(56.13±10.24)d均長于對照組的(74.42±4.25)、(72.23±4.51)、(72.42±2.25)、(34.23±2.54)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初治單純肺結核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對比中,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病灶范圍更廣, 疾病改善更慢, 患者生活質量受影響更大, 需要注重抗結核和降糖治療。
  【關鍵詞】 初治單純肺結核;糖尿病合并肺結核;對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25
  肺結核是導致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種傳染病。它在中國發病率最高, 病原體是結核分枝桿菌。然而, 細菌耐藥性很強, 疾病很容易復發。因此, 臨床治療提倡早期聯合藥物治療。糖尿病是結核病易感人群, 糖尿病好發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因此, 對老年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免疫力下降, 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弱, 給糖尿病的治療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本研究收集本院50例2017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擇同期50例初治單純肺結核患者作為對照組, 分析了初治單純肺結核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對比,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 另選擇同期50例初治單純肺結核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27例, 女23例;年齡43~75歲, 平均年齡(58.21±5.06)歲;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52±0.84)年。對照組中男28例, 女22例;年齡42~75歲, 平均年齡(58.25±5.59)歲;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53±0.85)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抗結核治療, 主要采取異煙肼、吡嗪酰胺、利福平、乙胺丁醇四聯方案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低糖飲食、降糖藥物口服或者胰島素注射、運動方案控制血糖。兩組均治療6個月。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療效和病灶范圍;病灶縮小時間、空洞閉合時間、痰菌檢查陰性時間、癥狀改善時間;治療前后健康簡表分數(分值最低0分, 最高100分, 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 臨床檢查結果正常, 痰菌結果轉陰, 胸部病變消失, 病灶閉合;好轉:臨床檢查結果正常改善>50%, 痰菌減少, 病灶縮小;無效:臨床檢查結果正常改善<50%??傆行?顯效率+好轉率[1]。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療效和病灶范圍比較 觀察組顯效、好轉、無效、總有效、病灶范圍(視野個數)分別為17例、23例、10例、40例(80.00%)、(3.25±1.21), 對照組顯效、好轉、無效、總有效、病灶范圍(視野個數)分別為25例、24例、1例、49例(98.0%)、(1.10±0.23)。觀察組病灶范圍廣于對照組, 總有效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治療前后健康簡表分數比較 治療前, 觀察組健康簡表分數(61.13±2.96)分低于對照組的(71.15±2.72)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健康簡表分數(84.56±3.21)分低于對照組的(92.21±3.10)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病灶縮小時間、空洞閉合時間、痰菌檢查陰性時間、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觀察組病灶縮小時間、空洞閉合時間、痰菌檢查陰性時間、癥狀改善時間分別為(83.11±11.41)、(83.13±10.24)、(83.11±23.41)、(56.13±10.24)d, 均長于對照組的(74.42±4.25)、(72.23±4.51)、(72.42±2.25)、(34.23±2.54)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4 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生藥物不良反應3例(6.0%), 對照組發生藥物不良反應2例(4.0%)。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肺結核通過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 并且通常伴隨著低免疫力。此外, 結核分枝桿菌具有大量的細菌種類, 單一的耐藥性較強, 且病情易于復發, 因此早期提倡臨床聯合治療[2]。糖尿病的主要癥狀是代謝紊亂和免疫力下降, 因此糖尿病患者比正?;颊吒菀谆挤谓Y核。兩種疾病的相互作用, 即惡性循環, 給臨床治療增加了很大的困難。有研究顯示, 糖尿病加重了老年肺結核患者的病情, 導致治療效果差, 恢復不良[3-5]。另有研究表明, 高血糖有利于肺結核病原體的生長, 從而加重病情[6]。因此, 在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控制血糖與抗結核治療同樣重要。2型糖尿病可以增加老年患者的嚴重程度, 應該在臨床實踐中加以預防。糖尿病患者應積極預防結核病。此外, 老年肺結核并發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可以探索新的治療方案, 以減輕老年患者的痛苦[7-11]。除了嚴重的疾病, 它可能與身體的正常代謝和免疫有關, 因此臨床治療應該是降糖和抗結核。另外, 對于糖尿病患者, 在確保藥物達到有效劑量的前提下, 減少藥物劑量, 尤其是老年患者的藥物劑量, 應該更加小心, 從而減少不良反應。因此, 早期結核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低, 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高, 空洞難以閉合, 預后恢復不良, 應積極控制患者的血糖, 并加強肺結核的治療[5-7]。本研究中, 觀察組病灶范圍廣于對照組, 總有效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 觀察組健康簡表分數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灶縮小時間、空洞閉合時間、痰菌檢查陰性時間、癥狀改善時間均長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初治單純肺結核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對比中,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病灶范圍更廣, 疾病改善更慢, 患者生活質量受影響更大, 需要注重抗結核和降糖治療。
  參考文獻
  [1] 韓孝紅. 并發糖尿病對肺結核患者紅細胞(膜)氧化應激及治療結局影響的研究. 青島大學, 2017.
  [2] 劉璐.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影像學及臨床相關特點研究分析. 寧夏醫科大學, 2017.
  [3] 葉璐. 吡嗪酰胺與左旋氧氟沙星治療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近期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安徽醫科大學, 2017.
  [4] 趙艷君. 不同量蛋白飲食干預對2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營養狀態影響的干預研究. 新疆醫科大學, 2017.
  [5] 藺瑞函. 肺結核患者DOTS實施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 青島大學, 2016.
  [6] 劉怡, 鄧益幗, 李燕芬, 等.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初治效果及護理干預應用探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12):227-228.
  [7] 溫建水, 劉曉華, 韋旭, 等. 初治單純肺結核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對比分析.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05, 19(2):146-147.
  [8] 張信鴿. 40例初治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3(33):397-398.
  [9] 金日南. 研究采用相同的抗結核治療方案治療單純肺結核和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時的療效.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7):70.
  [10] 唐學林, 謝先火.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與單純肺結核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1, 26(23):46-47.
  [11] 楊曉春.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與單純性肺結核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臨床肺科雜志, 2005, 10(4):435-436.
  [收稿日期:2018-09-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06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