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方案治療晚期復發轉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索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方案治療晚期復發轉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5例晚期復發轉移性骨肉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采用吉西他濱與多西他賽聯合方案進行治療, 統計患者治療期間毒副反應發生情況, 并評估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25例患者中完全緩解0例、部分緩解5例, 穩定12例, 進展8例, 治療有效率為20%(5/25), 疾病控制率為68%(17/25)。隨訪30個月, 患者疾病無進展生存時間為4~14個月, 平均(8.65±1.98)個月, 總生存時間為7~30個月, 平均總生存時間為(16.55±5.25)個月。治療期間患者毒副反應主要表現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乏力、脫發及肝腎功能損傷, 均程度較輕微, 以Ⅰ~Ⅱ級反應為主。治療期間未出現因藥物毒副反應停藥情況, 且無治療相關性死亡。有1例患者出現Ⅲ級消化道不良反應, 經5-羥色胺受體阻滯劑以及類固醇激素等方式治療取得較好的止吐效果, 8例患者出現Ⅲ級骨髓抑制反應, 3例患者出現Ⅳ級骨髓抑制反應, 經臨床對癥的升白細胞治療, 均達到正常水平。結論 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方案能夠作為晚期復發性骨肉瘤的有效二線化療方案備選, 毒副反應較輕, 耐受性較好。
【關鍵詞】 復發轉移性骨肉瘤;吉西他濱;多西他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72
骨肉瘤是臨床原發性骨腫瘤中最為多見的一種腫瘤疾病, 其發病率占原發性骨腫瘤發病率的20%左右。手術切除病灶仍是骨肉瘤的主要治療方案, 但術后腫瘤極易復發, 且以肺轉移、骨轉移等情況為主要表現。而傳統化療藥物替莫唑胺、伊立替康、拓撲替康等對復發或轉移性腫瘤治療, 在疾病控制率與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方面效果不盡人意。近年來有研究顯示, 將吉西他濱與多西他賽聯合用于晚期復發轉移性骨肉瘤治療, 并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1]。本文作者對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25例晚期復發轉移性骨肉瘤進行研究, 探索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方案治療晚期復發轉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25例晚期復發轉移性骨肉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患者經病理組織學檢查診斷為骨肉瘤, 一線化療方案治療失敗, 出現肺轉移、骨轉移等復發轉移患者, 預估生存時間超≥3個月, 治療前常規檢查患者肝腎功能、骨髓功能、心功能正常, 無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16例, 女9例, 年齡12~64歲, 平均年齡(20.45±15.28)歲;原發病灶:1例肋骨, 1例橈骨遠端, 20例股骨遠端, 2例脛骨, 1例肩胛骨, 其中單肺單發病灶、單肺多發病灶各6例, 雙肺多發病灶13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吉西他濱與多西他賽聯合方案進行治療, 具體方案:吉西他濱給藥劑量為1000 mg/m2, 于治療第1天、第8天進行靜脈滴注;多西他賽:給藥劑量為75 mg/m2, 于治療第1天、第8天進行靜脈滴注, 停藥休息1周, 21 d為1個治療周期, 連續治療2個周期。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統計患者治療期間毒副反應發生情況, 并評估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2]:參考RECIST1.1版標準根據腫瘤變化情況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以及進展, 治療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疾病控制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總例數×100%。疾病無進展生存時間指化療開始至疾病進展這一時期, 總生存時間指化療開始至其死亡或最后一次隨訪時間。藥物毒副反應參考NCI-CTC3.0標準進行評估, 分為Ⅰ~Ⅳ級。毒副反應包括骨髓抑制(紅細胞下降、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消化道反應、乏力、脫發及肝腎功能損傷。
2 結果
2. 1 治療效果 25例患者中完全緩解0例、部分緩解5例, 穩定12例, 進展8例, 治療有效率為20%(5/25), 疾病控制率為68%(17/25)。隨訪30個月, 患者疾病無進展生存時間為4~14個月, 平均(8.65±1.98)個月, 總生存時間為7~30個月, 平均總生存時間為(16.55±5.25)個月。
2. 2 25例患者治療期間藥物毒副反應發生情況 治療期間患者毒副反應主要表現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乏力、脫發及肝腎功能損傷, 均程度較輕微, 以Ⅰ~Ⅱ級反應為主。治療期間未出現因藥物毒副反應停藥情況, 且無治療相關性死亡。有1例患者出現Ⅲ級消化道不良反應, 經5-羥色胺受體阻滯劑以及類固醇激素等方式治療取得較好的止吐效果, 8例患者出現Ⅲ級骨髓抑制反應, 3例患者出現Ⅳ級骨髓抑制反應, 經臨床對癥的升白細胞治療, 均達到正常水平。見表1。
3 討論
目前臨床針對骨肉瘤的治療仍處于以異環磷酰胺、鉑類、阿霉素等一線化療方案為主, 但患者普遍存在耐藥性差, 不能有效控制腫瘤進展與轉移。目前臨床針對復發轉移性骨肉瘤的治療仍是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迫切需要新型化療方案提高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 明確二線化療方案[3]?,F今國內外針對骨肉瘤的二線化療治療的報道較少, 且尚無統一的二線化療方案, 因而目前臨床針對骨肉瘤的二線化療方案的確立仍存在較多爭議[4]。
吉西他濱與多西他賽以及拓撲替康、培美曲塞等藥物均是二線化療常用的化療藥物, 臨床一項研究報道, 吉西他濱與多西他賽聯合用于軟組織肉瘤, 可顯著延長其無進展期生存期[5-10]。國內學者王云梅等 [11]在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復發轉移性骨肉瘤患者治療中應用多西他賽與吉西他濱聯合方案進行化療, 發現治療有效率為13.0%, 疾病控制率達52.2%, 疾病無進展生存時間平均8.5個月, 總生存時間平均達16個月, 兩者聯用具有較好的協同抗腫瘤作用, 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且具有較好耐受性。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25例患者中完全緩解0例、部分緩解5例, 穩定12例, 進展8例, 治療有效率為20%(5/25), 疾病控制率為68%(17/25)。隨訪30個月, 患者疾病無進展生存時間為4~14個月, 平均(8.65±1.98)個月, 總生存時間為7~30個月, 平均總生存時間為(16.55±5.25)個月。治療期間患者毒副反應主要表現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乏力、脫發及肝腎功能損傷, 均程度較輕微, 以Ⅰ~Ⅱ級反應為主。治療期間未出現因藥物毒副反應停藥情況, 且無治療相關性死亡。有1例患者出現Ⅲ級消化道不良反應, 經5-羥色胺受體阻滯劑以及類固醇激素等方式治療取得較好的止吐效果, 8例患者出現Ⅲ級骨髓抑制反應, 3例患者出現Ⅳ級骨髓抑制反應, 經臨床對癥的升白細胞治療, 均達到正常水平。研究結果與相關學者的研究結論基本相吻合。
綜上所述, 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方案能夠作為晚期復發性骨肉瘤的有效二線化療方案備選, 但目前臨床針對該治療方案仍缺乏與其他治療方案對比數據分析。
參考文獻
[1] 邱恩鐸, 張曉晶, 鄭珂, 等. 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治療復發難治性軟組織肉瘤療效觀察. 河北醫藥, 2016, 38(1):101-103.
[2] 李倩, 周宇紅, 王妍, 等. 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一線治療復發/轉移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 腫瘤, 2015, 35(1):65-71.
[3] 朱皓東, 吳智鋼, 王臻, 等. 含多西他賽方案作為骨肉瘤二線化療的療效觀察.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5, 20(2):155-159.
[4] 王雅靈, 周琰, 吳大鵬, 等. 依維莫司治療復發難治性骨肉瘤與軟組織肉瘤的療效評估. 腫瘤, 2016, 36(9):994-999.
[5] 周姝匯. 吡柔比星對比多柔比星在非轉移性肢體骨肉瘤一線化療中的療效及安全性的回顧性研究. 蘇州大學, 2014.
[6] 黃毓婧, 何愛娜, 祁偉祥,等.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治療復發或難治性骨肉瘤的臨床觀察.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2, 17(12):1117-1120.
[7] 王云梅, 劉曙光, 魏曉輝, 等. 晚期骨肉瘤的二線化療療效觀察.現代腫瘤醫學, 2018, 26(7):1103-1105.
[8] 葉青.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方案治療軟組織肉瘤的臨床分析.浙江大學, 2015.
[9] 張殿寶, 康議心, 郭艷珍.恩度聯合吉西他濱、多西他賽治療晚期軟組織肉瘤的療效及安全性.現代腫瘤醫學, 2018, 26(5):769-772.
[10] 趙月, 郭亞萍, 任紅.沙利度胺聯合吉西他濱及多西他賽二線治療晚期軟組織肉瘤的臨床觀察.河北醫藥, 2015, 37(18):2802-2804.
[11] 王云梅, 張燕軍, 劉曙光, 等. 吉西他濱聯合多西他賽治療晚期復發轉移性骨肉瘤療效觀察. 現代腫瘤醫學, 2016, 24(17):2775-2778.
[收稿日期:2018-10-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