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糖尿病腎臟疾病治療的研究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糖尿病腎臟疾病是目前我國糖尿病并發癥中最嚴重的疾病類型,也是終末期腎病的主要誘導因素。而從目前此類并發癥治療資料角度來看,我國糖尿病腎臟疾病在藥品種類方面普遍存在類型單一,且藥效不盡人意的特點,因此為確保此類并發癥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則必須基于發病機制與原理,選定適宜的協調方案,確保能夠為患者病情的改善提供幫助,才能降低并發癥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
  【關鍵詞】 糖尿病;腎臟疾病;治療方法;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287-01
  根據糖尿病腎臟疾病調查資料可知,此類病癥的主要誘導因素便是糖尿病,在腎小球過濾與尿白蛋白管控期間,若沒能為腎臟提供全面的保護,則勢必會影響患者腎臟功能,致使血栓性、缺血性與纖維化類病癥出現在患者體內,從而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
  1 內皮素受體拮抗劑研究進展
  內皮素受體拮抗劑有縮血管的作用,不但能夠促進細胞增生肥大,使細胞外基質降解率下降,還極易誘導炎癥反應,使患者腎臟受到損傷。另外,根據調查資料可知,糖耐量減低的患者,其腎臟內皮素受體拮抗劑的蛋白水平會明顯增加,隨著糖尿病代謝,會進一步對血管造成損傷。因此拮抗劑的產生量理應得到控制,以便患者腎臟免收傷害。
  2 糖尿病腎臟疾病代謝控制
  2.1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體抑制劑
  此類抑制劑的作用并不依賴于胰島素,根據調查可知,藥品主要通過抑制曲腎小管葡萄糖的重吸收,使體內葡萄糖含量得到平衡,并使其從尿液中排出,不但能夠有效降低血糖、體重,更有助于控制血壓。而通過相關藥品的提取與研究,近些年專家也發現此類藥物有保護腎臟的作用,不但能夠減少人體對鈉離子的吸收量,減少鈉元素或化合物對腎臟造成傷害,同時也借助腎小管上皮細胞葡萄糖重組,但也會因為腎小管毒性引發的炎癥反應,所以若患者身體有不適感覺,理應及時聯系醫生,檢測體內酮體水平,以便更好的控碳水化合物與葡萄糖攝入量,直至酮癥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2.2 二肽基肽酶抑制劑與胰高血糖素樣肽受體激動劑
  正常人體進食后胃腸道可分泌腸促胰素,如GLP-1和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釋放肽,并以GLP-1為主。GLP-1可血糖依賴性地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并減少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且能延緩胃排空,從而減少餐后血糖波動和減輕體重;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抑制食欲、增加飽腹感,從而達到減少攝食的目的;另外,也具有降低收縮壓、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
  根據以往調查資料可知,胰高血糖素樣肽受體激動劑能夠有效作用于腎臟炎癥與腎小球結構,以此降低蛋白尿對腎臟的影響,同時激動劑也能夠抑制驗證介質核因子增強,以此縮減單核趨化蛋白與細胞粘附分子之間的表達渠道。而從抑制劑角度來看,抑制劑能夠作為激動劑的降解酶使用,二者搭配能夠使激動劑作用得到顯著提升。并且,根據現階段調查數據,可知抑制劑能夠為人體腎臟器官提供保護,以此抑制轉化生長因子β的產生速率。
  2.3 大黃酸提取物控制
  大黃酸是從大黃藥材內提取的化合物,在臨床醫療過程中,不但具備腎臟保護、抗炎與抗癌等作用,同時更能夠與多種蛋白酶或基質反應,以此抑制膜細胞內轉移酶的活性,提供更全面的腎臟保護系統。其次,通過影響細胞內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更能夠抑制內皮細胞纖溶酶與蛋白質的合成,以此為內皮細胞提供保護,避免細胞線粒體損傷及凋亡。
  2.4 司維拉姆控制
  根據調查資料可知,終末糖基化物可增加患者體內氧化應激產物,使集體抗氧化機制被破壞,同時也能夠直接損傷胰島β細胞,使胰島素抵抗性增強,使患者體內血糖水平難以得到調整,極易引發糖尿病并發癥的出現。
  而司維拉姆結合劑在服用期間,能夠通過離子交換方式吸附腸道內無機磷酸鹽,而后再排出患者體外,從病情治療角度來看,能夠有效降低終末糖基化物的吸收率,并降低驗證與氧化應激指標,增加整體抗氧化的水準。因此,司維拉姆是糖尿病早期治療中較有效的藥品。
  3 腎臟拮抗炎癥反應治療研究
  3.1 活性纖維素D
  根據調查資料可知,活性維生素D能夠廣泛作用于患者全身組織,使鈣磷代謝得到調節,為腎臟提供更好的保護與抗炎作用,同時也能夠降低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效果,使糖尿病患者體內激素得以更好的調節,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血壓,使足細胞能夠為腎臟提供應有的保護。但根據后續調查資料可知,胰島素抵抗與糖代謝等調節需要卻與活性纖維素D沒有關系。
  3.2 吡非尼酮藥物
  根據以往調查資料可知,吡非尼酮藥物在特發性肺纖維化模型中有非常顯著的抗炎、抗氧化與抗纖維化作用,從藥物的制備角度來看,也能夠為腎臟、心臟、腹膜等臟器提供一定保護,以便降低炎癥出現概率。在藥品研究過程中,曾有研究人員對糖尿病小鼠進行實驗,發現經由吡非尼酮藥物調節后,小鼠腎臟與血清纖維蛋白的濃度明顯降低,而從蛋白基因表達與基質沉淀角度來看,吡非尼酮藥物同樣能夠延緩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下降速率。
  3.3 雷公藤多苷
  根據以往調查資料可知,雷公藤多苷能夠有效抑制淋巴細胞或抗炎等作用,使患者尿蛋白水平得以顯著降低,但是對于其他肌酐物質的清除率卻無明顯影響。而基于近些年臨床資料,雷公藤多苷素同樣能夠逆轉患者足細胞的損傷狀態,使分子表達質量得以顯著提升,以此滿足抗炎、調節免疫與保護系統的需要。
  4 結語
  糖尿病腎臟疾病的出現極大影響了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使患者腎臟功能受到嚴重損害。而隨著近些年糖尿病腎臟疾病相關藥物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不同種類藥品的應用與療效也為此類并發癥診療工作的展開提供的良好的延展平臺,為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更全面且有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萬利, 高秀. 糖尿病腎臟疾病治療的研究進展 [J]. 中國血液凈化, 2017(1):54-56,共3頁.
  [2] 陳芬琴, 王秋月. 柚皮苷對糖尿病腎臟疾病的作用機制[J].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7, 37(04):239.
  [3] 鄒冬梅, 任建功. 糖尿病腎臟疾病的炎性因子及相應抗炎藥物治療進展[J]. 醫學綜述, 201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75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