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市黃梨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大黃梨作為晉城市地理標志的特色果品,歷史悠久,早在隋唐時期就曾經被封為進貢珍品,距今已有1 500年的栽培歷史。明朝醫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贊譽黃梨為上品,黃梨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生津潤燥、利肺清新、祛痰止咳、降火之功效,可用于感冒、酒毒、便秘、胸悶及氣短等癥的輔助治療。
1 黃梨產業現狀
1.1 生產現狀及分布區域
目前晉城市梨果面積3.91萬畝,梨果產量達2.82萬噸,而高平作為晉城市黃梨的主產區,現有梨樹面積2.17萬畝,主要為黃梨和玉露香梨,梨樹面積占晉城市梨樹面積的55.4%、占全省梨樹面積的1.3%;其中高平大黃梨共有1.5萬畝,總產量1.5萬噸,產值2 840萬元。黃梨主要分布在寺莊、神農、陳區、永錄、野川等鄉鎮,其中陳區鎮鐵爐的大黃梨品質最優,以“鐵爐貢梨”之稱而盛名,明、清時曾為貢品(圖1)。
1.2 黃梨特點
大黃梨果實呈黃色,個大皮粗,有蠟質,耐貯藏,果肉白色,汁多而脆,酸甜適中。平均單果質量400克左右,最大果質量1 850克。含糖量9.98%,含酸量0.23%,糖酸比38.93,品質中上等(圖2)。2015年高平大黃梨成功申報了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1.3 銷售及加工情況
晉城市黃梨因種植管理水平不同,產品品質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銷售價格也有所不同。管理規范、優質的果品,均價都在7.0元/千克以上,每畝純收入平均在4 000元以上,這類梨園面積約有2 000畝;管理中等品質較好的畝收入2 500余元,這類梨園面積約有6 000畝;管理粗放、品質和效益較差的多為農戶分散管理的梨園,畝收入不足600元,這類梨園面積約有7 000畝。
全市加工黃梨汁的公司僅有廈普賽爾公司一家,年加工能力約3.5萬噸,產值約2億元。公司產品主要銷往山西省和華北地區,加工、銷售已形成產業化規模。目前在鄭州、大連、西安、上海、廣東等省市也設立了經銷網點,已發展成為集果品種植、產品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股份制公司。
2 黃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晉城市大黃梨雖然品質和產量都有所提高,但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大黃梨原來栽植比較松散,絕大部分是樹隨地走,管理粗放,由于老黃梨樹冠高大,管理難度比較大,基本處于放任狀態,加之黃梨品種老化,從而影響了黃梨的品質和產量(圖3)。
2.1 管理粗放,科學管理化水平不高
傳統的大黃梨樹形普遍較高,疏花疏果、采摘等生產管理十分不便,用工耗時較大;同時果農觀念落后,投入意識差,科技創新能力不高,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求。相當一部分梨園處于放任生長狀態,導致果品品質差,產量低。
2.2 品種退化嚴重,適應市場能力減弱
大黃梨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品種退化及人們對黃梨品質要求的提高,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品種退化表現在黃梨果肉的木質化比較嚴重、水分較少、果核較大等。大黃梨雖經幾次品種改良,水分變多了,但果肉木質化現象沒有改觀,不能適應市場要求。
2.3 果品貯藏能力不足,“糠心病”嚴重,果品銷售效益低
晉城市大黃梨的產量逐年加大,而果品冷庫有限,只有高平鐵爐、侯莊、韓家莊、陵川禮義和沁水南大等幾家大的合作社有果品冷庫(圖4),導致黃梨難以合理貯藏,影響了黃梨的銷售效益。同時貯藏的黃梨入春后易發生“糠心病”,發病后口感不好,咬起來軟綿綿的,水分少,嚼起來有股土味,黃梨的商品價值大大降低。
2.4 缺乏知名品牌
眾所周知,果品要想占領市場就必須有好的品牌,光有名字不等于有品牌,好的品牌是靠好的品質和誠心經營創出來得。沒有好的品牌就沒有市場,因此,必須把品牌做大做強做知名。在品牌打造上一定要形成“拳頭”。黃梨品牌影響力不夠強大,僅限于本省和臨近的河南等地,沒有像新疆庫爾勒香梨、河北鴨梨那樣享譽全國。
2.5 黃梨加工企業少,果品附加值低
晉城市大黃梨加工主要有廈普賽爾公司加工黃梨汁,2016年山西杏苑林酒業有限公司也開始加工一些黃梨汁,但產量極小。優質黃梨鮮果主要用于鮮銷,還有少數品質一般的多用于加工梨膏和梨干片,但不成規模,消化不了晉城市黃梨的產量。黃梨的加工企業少,加工產品主要是黃梨汁,產品單一。黃梨汁銷售好的時候,果農的收入還可以;銷售不好的時候,果農的收入頓減,導致砍樹和改種現象時有發生。另外,黃梨汁的銷售主要集中在臨近山西的華北地區,銷售范圍窄,影響了經濟效益。
3 發展黃梨的思考和建議
3.1 積極開展黃梨雜交選優,提升黃梨品質
建議在高平建立黃梨研究基地,與遼寧、山西科研院所合作,加快黃梨良種繁育體系的建立,加強黃梨品質改良和種植技術研究,制定出黃梨標準化管理的技術方案,培育一批優質的黃梨種苗。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按照集中連片的要求,支持和幫助基礎好、有積極性的鄉鎮、村率先發展,以建設黃梨千畝產業帶和專業村、專業戶為抓手,努力推動黃梨產業的發展。
3.2 加強黃梨果實糠心病防治研究,延長黃梨貯藏銷售期
近年來黃梨入春后果實果心、果肉易發生褐變(俗稱“糠心病”),影響經濟效益。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晉城市縣兩級果樹部門同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合作,對高平黃梨果肉褐變進行了采樣、化驗和分析(圖5),并進行綜合技術防控。研究發現“梨糠心”病是因木質部薄壁細胞迅速膨大,但水分和營養物質供給不足,導致薄壁組織呈現一種“饑餓”狀態,細胞內含物迅速降低導致糠心。今后還需進一步研究分析,找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延長黃梨貯藏銷售期。
3.3 積極引進和開發黃梨深加工技術,提高果品附加值
利用黃梨在晉城市的特色區域優勢,積極參加全國農產品交易博覽會、農交會,組織梨花節、黃梨節等活動,擴大黃梨宣傳,打造“黃梨”品牌,增加黃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使用范圍,增強黃梨在國內果品市場上的影響力。同時,必須以加強黃梨產業支持和保護為突破口,積極引進和研究開發黃梨深加工技術,大力發展黃梨深加工產品,滿足果品市場需求,提高黃梨加工轉化率。目前晉城市已有3家合作社購置了黃梨的深加工設備,進行梨干片、黃梨膏的制做銷售,延長了黃梨的產業鏈,提高了果品的附加值。
3.4 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果農素質和科技運用水平
今后我們要把黃梨周年管理歷入編成冊發放給果農,每年邀請省內外果樹專家對全市果農進行室內理論講解、實地參觀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培訓指導活動(圖6)。同時要積極組織黃梨基地鄉鎮技術員、重點果農大戶外出周邊省市先進的果樹園區學習取經,開拓果農的視野,不斷提高果農素質和新技術應用能力。
3.5 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扶持政策,加強黃梨產業發展力度
為了加強黃梨發展力度,提高黃梨品質和貯藏能力,僅靠縣級力量來發展壯大,顯得勢單力薄,因此要積級爭取省市財政資金來扶持黃梨產業的發展,建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的科技設施;同時爭取修建果品貯藏冷庫的資金,為果品的后期貯藏銷售做好保障,增加貯藏量,提高經濟效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