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職教育是整體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綜合型人才。而構建體育教學以就業為導向的新模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加強身體素質,還能使其加強職業素養。該文簡要闡述了體育教學的內涵以及特征、體育教學新模式的重要性,并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理念等方面分析了構建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就業  高職  體育教學  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a)-0109-02
  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逐漸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需求,而體育教學作為高職教學的重要部分,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放松大腦,保證思維的靈活度。因此高職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構建以就業為基礎的體育教學新模式,在使學生體育技能提高的過程中,為學生之后的就業奠定良好的職業基礎。
  1  高職體育教學的特征及內涵
  高職學校主要的教學任務是培養技能型人才,而體育教學作為高職學校教學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根據高職學校的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將服務作為教學宗旨,以就業為教學導向,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而為高職學校培養綜合型人才奠定基礎[1]。從體育教學的內涵中可知,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生存教育的主要部分;二是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徑;三是學生實現自我發展的搖籃。
  2  高職體育以就業為導向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2.1 加強職業素養
  高職學校的主要教學目的在于為社會企業提供實用性人才,而在崗位就業中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還應具備良好的身體及心理素質。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只有在體育教學中才能使學生加強自身的身體素質,從而符合社會崗位的需求。因此高職學校體育在教學中應以就業為導向,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
  2.2 提高學生就業率
  相對于普通院校,高職學校學生的就業率更高,其原因在于高職學校在實際教學中明確人才教育的主要目的,符合社會發展需求。而體育教學過程中將就業作為導向,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身體及心理素質,若高職學校能夠將體育教學和就業需求做好結合,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也能更好地滿足崗位需求,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率[2]。
  2.3 培養綜合型人才
  在社會發展中,人才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因此人才的能力以及素質是高職學校教學的重點,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身體才是革命最主要的本錢,以就業為導向開展體育教學,有利于學生扎實地掌握專業技能,促進學生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使學生向著綜合型人才發展,從而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綜合型人才。
  3  高職學校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新模式
  3.1 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想要構建體育教學新模式,就應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新理念。(1)樹立高職體育人文教育觀。高職體育是職業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應充分凸顯出人文教育,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心學生,還應講述體育教學的深層內涵,幫助學生克服訓練中的困難,培養學生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2)樹立高職體育就業觀[3]。重視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從就業的角度出發,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水平,為社會崗位培養出優秀的專業型人才,高職體育教師應根據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將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及素養作為教學前提,將體育教學有效地與高職教學活動相融合,高職院校應樹立良好的高職體育就業觀,將學生就業作為教學活動的核心,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率。(3)樹立高職體育特色觀。高職體育教學在構建新模式過程中,應將就業作為基本點,使學校體育教學、企業以及社會發展實現有效融合,在制定人才培養要求時,應將一線職業崗位培養人才需求作為參考,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包含人際交往、團隊精神以及競爭意識等,使學生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充分彰顯出高職體育教學的特色。
  3.2 教師充分發揮出主導作用
  體育教學不僅只是身體鍛煉,其中還包含心理鍛煉,因此教師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應重點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根據這一情況,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及喜好,使學生感受到體育教學的美好,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4]。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互助學習的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根據小組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主動協調,從而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及互助團結的精神。同時,教師應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讓學生產生崇拜心理,不論是在個人言行還是教學中,都能充分吸引學生關注,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及審美能力。
  3.3 創新教學內容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引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關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應用體育游戲活動等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此外,學??梢越M織課外體育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課外教學中提升自我意識以及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保證未來就業能力。同時,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也可以開展群體性或競技性的體育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鍛煉環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從而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及合作能力等。豐富的體育教學內容能夠為高職體育教學全面改革提供機會,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3.4 構建體育教學新模式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企業市場競爭日漸激烈,因此對學生的要求不僅是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還應滿足崗位對學生的要求,在工作中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所以教學模式應打破傳統教學對其的限制,應將就業作為導向構建新的體育教學模式。高職學校應結合學生的專業及學習情況,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同時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若有必要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增加或刪減,將教材知識與實踐鍛煉有效結合,使學生有效協調職業能力與身體素質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發揮體育教學的作用,從而為學生的就業打下良好的體育基礎。
  3.5 在體育教學中融合職業素養
  將就業作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其主要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職業素養,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在其中有效結合學生的職業素養。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應用體育欣賞的教學方式,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體育比賽內容,讓學生感受職業運動員的精神,從而樹立良好的品質,實現自己的價值。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及就業崗位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培養學生的實用性體育技能,為學生之后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體育教學加強以就業為導向的新模式構建是目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利于技能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因此,應對體育教學模式不斷優化及創新,高效滿足社會就業的需求,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實現學生的全面型發展,從而為社會提供高素質、高能力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永向.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J].現代職業教育,2017(7):138.
  [2] 楊岸億.簡析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策略[J].運動,2015(7):135-136.
  [3] 劉慶華.試析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J].體育風尚,2017(1):127-129.
  [4] 張帆.以就業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思路[J].農家參謀,2017(17):48
  .①作者簡介:楊澤(1987,10—),男,漢族,湖北仙桃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059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