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思考,讓作品充滿理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考作文題目不僅體現了命題者的作文理念和語文信仰,也折射了特定時期人們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從功能上看,中考作文在檢測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檢測著人文精神、社會責任和公民意識,并發揮著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引導作用。近幾年,中考作文內容在關注生活、時代、人生、道德的同時,也偏重引領學生理性思考,讓寫作更深刻。今天,我們就以山東臨沂中考作文題(一)為例,來說說如何讓作文充滿理性光芒。
中考文題
2018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作文題:
“生活中,平常小事也是浸潤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蘊含著意味深長的道理?!闭堃赃@句話為開頭,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命題解讀
從命題形式上分析,2018年山東臨沂中考作文題(一)是一道給開頭續寫作文題。題目所給開頭規定了文章的寫作內容:即選取生活中的尋常小事,來體現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揭示其中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善于發現生活,尋求生活中“尋常小事”作為寫作素材,更要學會巧妙開掘,從小事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很明顯,本文題意在引領考生發現生活、思考生活,從生活中獲取成長的正能量。
黑格爾曾說過:“人是靠思想站立的?!彼枷氤删土巳祟?,形成了人類的偉大。同樣,思想深刻,也同樣能夠成就你的寫作。近年來,中考作文評價標準中都強調“立意深刻”。此“深刻”,指的就是寫作者的一種認識能力,一種思維品質,是文章中閃現出來的理性光芒。而大部分同學為文,滿足于新奇的素材,滿足于是否生動感性,其實,一篇充盈著理性光芒的文章,同樣也能夠讓讀者刮目。
培根說:“哲理使人深刻。”要寫好這一文題,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選怎樣的“尋常小事”,這種小事最好有文化、有時代氣息,接地氣;二是揭示了怎樣的理性思考,這種思考最好能充滿理性,別具一格顯才氣;三是看是否運用寫作技巧,考場作文最忌平鋪直敘,考場為文要運用個性的寫作技巧,如并列構思、一線串珠、欲揚先抑等,以彰顯寫作水平。
備考提示:挖掘理性光芒,就是學會由此及彼地發現生活、思考生活,透過現象看本質,對現實生活點滴作總結提升,形成生活的理性體驗,彰顯你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智慧。
佳作工坊
養花·搓繩子
一考生
生活中,平常小事也是浸潤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蘊含著意味深長的道理。對此,我是有深刻體會的。
去年我家蓋了新房,買了新的家具,可家里依然好像缺少點什么。對,弄些花花草草裝點一下庭院豈不更有生機?
說干就干,我們全家動手,向東鄰西舍、親戚朋友,四處“劫掠”了一番,再到集市上尋覓,又有“斬獲”?;ǖ轿涣?,管理花草的任務毫無懸念地落到了我的頭上。施肥、澆水、拔草,別看只有前后左右各數步的一方地,一氣干下來也挺累人的,施多少肥,澆多少水,都有講究,不能隨意而為。管理花草雖不是什么大事,卻讓人掛心?!把?,有蟲子了!”“唉,葉子怎么蔫了?”“喲,什么時候有了小小的花蕾?”……養花的酸甜苦辣只有養花人自己才能體會。
養花看起來簡單,其實蘊含著很多道理,需要細細琢磨才能體會。同樣,爺爺搓繩子也能搓出道理來。
每年收完麥子之后,人們都會把麥秸垛起來,然后用繩網網住麥秸垛,防止大風將麥秸刮走。所以一到麥收季節,家家戶戶都要搓繩結網,這成了我們村子里一道亮麗的風景。在我們家,搓繩子的任務主要由爺爺完成,他一刻不停歇地搓繩子,材料就地取,稻草、半干的茅草都是結繩的好材料。繩子在爺爺的手中越變越長,就像是魔術師手中的絲綢,被源源不斷地抖出來。時間久了,爺爺的手上磨出了血泡。我勸爺爺:“爺爺,你的手要出血了,別搓了,歇歇吧!”爺爺笑了笑,說:“搓繩子就應該一鼓作氣,不能半途而廢哦?!薄瓗滋旌螅粡埳l著草香的網便大功告成??粗菑埰恋木W,我明白了:我們做事情必須堅持,半途而廢是成不了事的。
生活就是這樣,不斷給我們啟示,即使是毫不起眼的小事,也能讓我們悟出很多道理。
(本文摘自《滿分作文·全景作文》)
亮點評析
1.擬題別致。作者將自己所寫的兩件事并列作為題目,擬題別致新穎,同時又扣住開頭中的“小事”,既突出了文章的內容,又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貼近生活。兩件小事,一件是養花,一件是搓繩子,都是生活中普通的小事、瑣事,但作者卻能用理性的眼光去發現,去思考,引發出對成長的感悟,對生活的認識,別具匠心。
3.理性光芒。作者在敘事之后,運用議論或抒情的表達方式,感悟所敘事件,并由此闡發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深化了事件,又使文章充盈著理性的光芒。
寫作策略
普希金說:“沒有思考,再漂亮的語句也全無用處。”回顧文學史,流傳百世的名篇名著大多是以感性的內容承載理性的思考,傳遞著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理性思考。要做到這一點,寫作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廣泛閱讀,注重積累
理想光芒來源于哪里?當然是來源于生活,要想讓自己的作文思想深刻,就要加強閱讀和積累。這里的閱讀,既包括課外閱讀,要眼望窗外,把作文置于人生、社會的大背景下思考,同時也指課內教材閱讀。語文教材中大量的篇目在藝術地傳遞著作者對人生的理性思考甚至是哲學思想,教材是我們作文理性思維訓練的源泉,為我們提升思維品質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散步》《紫藤蘿瀑布》等,都是這一方面的典型。同學們對生活中的道理熟悉了,積累得多了,寫作中才會順手拈來,寫出理性的光芒。
二、關注生活,注重思考
語文特級教師王大績說:“好的作文源于對生活的思考?!标P注生活,不僅滿足于知道生活中發生了什么,更要學會透過現象挖掘本質的東西,學會把生活與自己的成長相聯系。特別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瑣事,深入思考,撥開現象的迷霧,也能發現其中蘊含的大道理。例如莫懷戚的《散步》一文,作者從一家祖孫三代散步這樣的小事中,挖掘出尊老愛幼、熱愛生命、敢于擔當的主題,文章因此充滿了理性的光芒。 三、掌握方法,有的放矢
寫作中,讓認識深刻的思維方式很多,如由表及里、由點及面、辯證分析……當然,這些特質并不一定能在一篇文章中同時展現,它們作為一項項獨立的思維品質,只是在某一個層面將思維引向縱深,開掘出富有理性旨趣的主題即可。如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作品寫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懸崖歷險的小事。然而作者從父親指導爬下懸崖這件事里,由表及里,挖掘出解決大困難的方法,就是把大困難化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去解決,大困難也就最終得到了解決,充滿著理性的光芒。同學們平時一定要掌握理性思維的方法,寫作時才會逐一開掘,也才會選出最佳的方案。
當然,理性思維還需要一份特立獨行的勇氣,拋開已成定論與一般習見,做個性化的見解抒發,正如羅曼·羅蘭所說:“要求深刻,必須有膽子把體統、禮貌、羞恥和壓迫心靈的社會謊言通通丟開。倘若要誰都不吃驚,你只能一輩子替平庸的人解釋一些他們消受得了的平庸的理論,你永遠踏不進人生?!敝挥芯芙^盲從,保持自我,獨立思考,思維才能體現深度,理性光芒才會如約而至。
實戰演練
讀下面一首詩,根據要求作文。
把每一個黎明看作生命的開始/把每一個黃昏看作生命的小結/讓每一個這樣短短的生命/都能為自己留下一點兒可愛的事業的腳印/和你心靈得到實質的痕跡。
——《痕跡》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600字。
構思提示:本題為材料作文,寫作時首先要明確詩意?!鞍衙恳粋€黎明看作生命的開始,把每一個黃昏看作生命的小結”,這是過程和做法;“讓每一個這樣短短的生命,都能為自己留下一點兒可愛的事業的腳印,和你心靈得到實質的痕跡”,這是結果和目的。很明顯,這首詩歌的重心在后面,在人的生命歷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留下自己的痕跡。再分析標題,由此可以確定材料的關鍵詞是“痕跡”。
“痕跡”在詞典里解釋是:①物體留下的印兒;②殘存的跡象。根據詞語的解釋,痕跡可分為有形的(實指)和無形的(虛指)。有形的如腳印、傷疤、皺紋、童年時的一張照片、曾經求學的母校、旅游到過的地方等讓人思緒萬千的痕跡;無形的指成功的痕跡,也可指精神上收獲的痕跡,如感動(愛)、內心的傷痛(成長)、豐功偉績、成就(作品)、高尚的品德等。要寫出理性光芒,行文最好寫“無形的痕跡”。除此之外,還要在敘事之后善于總結,借助于議論或抒情,展現你對那一段經歷,或你走過的“痕跡”的認識,如果能用哲理性的語句表達,文章的理想光芒就會更加充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8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