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滋養,讓學校充滿生命氣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校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滋養。在繼承傳統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出適應時代要求和學校發展的新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使命。通過文化滋養,讓學校充滿生命氣息:學生層面,形成課程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的“三育”格局;教師層面,突出尚澤、尚和、尚曬、尚引的“四尚”理念。
關鍵詞:學校發展文化滋養三育四尚
學校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滋養。在繼承傳統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出適應時代要求和學校發展的新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使命。學校以獨立辦學為契機,汲取傳統文化精華,在文化的滋養中充滿生命氣息。
一、學生層面:形成“三育”格局
課程育人,堅守教育質量生命線。學校積極探索構建文化滋養的課程統整體系的策略,以主題為切入點,建構“1+X”課程體系,拓展與主題相關的子課程系列,圍繞核心問題展開多學科研究,強調跨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形成提升關鍵能力的多學科融合課程,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目前,市級國學課程基地、五四制學科融合課程初見成效;“互聯網+”一體化學習平臺微課教學的課堂模型已顯雛形;在博厚文化統領下,結合學生適性發展需要,以及學校培養目標開展適切教育,正確處理好發展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生核心素養之間的內在關系,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的,博而有道,而厚自成。
活動育人,拓展素質教育生長線。國際研學旅行、假期為民服務、校外融合課程、春秋研學課程等都以任務為先導,體驗互動,踐行有得;學生社團注重參與和目標達成,80個社團中近一半由特長學生自主組團。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每周二、四下午的第四節課,學校就成了歡樂的海洋:藝術類、體育類、學科類、科技類,應有盡有;音樂聲、誦讀聲、歡笑聲,生機勃勃。普適教育和特長發展相結合,從“標準件”式到“基礎+個性”,從整齊劃一到全面有個性。
環境育人,延伸全面發展生成線。雖然單獨辦學時間較短,但是學校遵循文化發展規劃路徑,著力構建體現“橋韻文風”的校園環境。楓橋是學校的歷史文化符號,寓意以厚實的大地為基,承載理想、聯結未來。教育目標定位于學生的未來與理想,通過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培養自理自立的人。這是為未來奠基,也是走向理想的捷徑。學校堅持優化學校育人環境,開設國學教育物化課程,博厚大廳、理念墻、狀元墻等無聲傳遞育人目標,展現優秀學子風采;書院博物館、國學課程基地有形傳承優秀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二、教師層面:突出“四尚”理念
“尚澤”?!皾伞笔菨櫇?,溫潤而澤。教師要能遵循教育規律,適時、適地、適人開展適切教育。這種教育不是暴風驟雨,而是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擺脫愚昧、迷信,接受新知與新事物,讓學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尋找希望和意義;在學習中,慢慢明晰世間萬物的規律,堅定前進的方向?!办蠲痢笔墙逃穆氊熕?,這既是對教師教學的要求,也是課堂教學追求的境界。
“尚和”。“和”是和諧,美美與共。學校凝練“博厚教育”視野下的組織文化價值觀,樹立自由、民主、平等的學校組織觀念,創建氛圍和諧、科學高效的學校組織架構,搭建人人能參與、個個能展示的舞臺,實現學校從制度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模式的轉型。學校致力于培養樂于合作、勤于探究、勇于創新的團隊精神,構建成長共同體,建設和諧共生的校園生態。以黨風廉政建設為抓手,開展“雙培養機制的‘催青工程’‘造星計劃’策略研究”項目,用黨建帶動教師發展。
“尚曬”?!皶瘛笔欠窒?,厚積薄發。學校搭建多個平臺推動教師曬課、曬教學設計、曬學生作品。以曬促教,以曬促學,形成教師樂于曬、敢于曬、善于曬的新風尚。由班主任基本功、教學論文、信息化融合說課、微課制作、命答題能力和校教壇新秀評選組成的“五賽一評”活動覆蓋所有青年教師,每年一個循環,激勵他們三年站穩講臺,六年成為骨干,十二年成為區級名師。每周教研課聘請學術委員會資深專家點評指導形成常態。多位教師推出個人公眾號曬自己、曬學生,其中“以微課堂”“文心化學”兩個公眾號的關注人數已達十萬人次。每年,兩次校園開放活動曬出了學校發展的新變化,十余次媒體報道曬出了學校發展的新高度。
“尚引”?!耙笔且I,共生共榮。學校現有1個區名班主任工作室、3個校名師工作室。名師以工作室為依托,秉承“引領青年,就是引領未來”的理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指導制訂讀書計劃,定期開展交流,組織培訓學習,實現資源共享。針對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名師的發展要求,學校分別啟動了“催青工程”“造星計劃”“名師工程”,堅持整體規劃與分步實施相結合、廣泛發動與嚴格評選相結合、滾動選拔和動態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思想,逐步建成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能夠適應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名師團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