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們逐漸提高了對體育教學的關注度,然而,現行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仍有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單調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新課改后,賞識教育被廣泛運用,并取得有效的效果?;诖?,簡單地說一說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開展賞識教育。
關鍵詞:賞識教育;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馬斯洛需求理念曾明確提出,人類除了有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還存在著很多的高層次需求,這其中就包括得到他人賞識的需求。小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起始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往往更需要家長和老師的肯定,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并鼓勵和表揚學生,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和人格健全都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本文就從兩個方面簡單地說一說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賞識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這一年齡階段比較特別,這一階段的教學活動要求教師能夠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利用客觀的規律刺激學生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不參與最終的期末考試,因此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身為教師的我們要分析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持續時間比較短的問題,注重挖掘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從興趣出發,構建賞識教育的教學課堂。此外,從思維意識上來看,小學生的精力充沛、活潑好動,但自制力不強,在日常的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難免會有不遵守紀律的情況出現,恰當的賞識教育能夠讓學生從教師身上體會到關愛和鼓勵,能夠激發自身的自信心,從而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學生自制能力,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ㄒ唬淞⒖茖W的賞識教育意識
賞識教育的構建需要教師先了解賞識教育的意義,并樹立科學的賞識意識。賞識意識的確立是賞識教育構成的開始,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要處理好教學內容同情感教育之間的關系。賞識教育說到底,其實是一種過程性評價和情感性評價的結合,只有教師真正的從思想上意識到賞識教育的內涵和價值,才能促進賞識課堂,發揮最大的價值。為了促進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活動開展,確保教學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營造和諧的師生氛圍,力求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體育活動。這不僅有助于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能夠確保學生的安全。良好氣氛的營造同賞識意識的培養密不可分,與此同時,這兩者的有效參與也能夠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更加自信。
?。ǘ┻\用語言賞識給予學生正面肯定
在小學教學階段,無論是哪一門學科的教學活動開展,對學生進行賞識和激勵都是最直接、最具效果的一種形式。體育教學活動不同于其他的學科,教師不僅可以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表揚,也可以對表現稍差的學生進行鼓勵,促進這部分學生能夠在之后的運動之中有更加積極的心態。當然,體育教師在進行表揚的時候要著重發展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不斷地受到激勵和成長,讓其他學生以他為榜樣進行學習,而不是單純的只注重結果。從大范圍上來講,不斷得到教師贊賞學生會使他們的優點持續的放大,而體育運動中稍有落后的學生也會受到激勵。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ㄈ┻\用體態語言給予學生正向暗示反饋
在體育運動教學過程中,除了單純的言語教學之外,還可以加入一些體態語言。體態語言是利用身體或者是動作的形式來傳遞信息的一種表達方式。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表情、活動的手勢等等都能夠提高教學的效果。在構建賞識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學會運用這些體態語言來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表揚的手勢和肯定的眼神,都是一種無聲的贊譽。尤其是對于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體育活動來說,用面部的微笑、凝神的點頭都能夠給予學生無限的信心。體態語言的贊賞還包括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項目之際,雙手鼓掌、拍拍肩膀,一個簡單的動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無盡的精神支撐力量。
用贊賞的目光來看待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建立起運動的自信心和勇氣,這才是真正的以生為本。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多場合單純地用語言,其實并不合理,良好的體態贊賞能夠彌補語言贊賞的不足之處,甚至也能夠發揮比語言贊賞更大的作用。
在小學開展體育運動教學,本質上,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關注教育的人本性這一特點。運用賞識教育的教學內涵,用表揚、激勵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長此以往,學生才能夠將體育活動堅持成一種興趣,才能更加身心健全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建榜.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小學時代(奧妙),2018(3):16.
[2]陳明.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商務周刊,2017(5):183.
[3]陳愛玲.小學賞識教育應講求“四字”[J].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10).
編輯 段麗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