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群文閱讀簡單來講就是在較短的單位時間內,針對某個議題,引導學生進行多文本閱讀的一種教學實踐方法。近年來,在小學語文課程改革中,群文閱讀逐漸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
  相較于傳統的單篇閱讀,群文閱讀能夠在短時間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在議題的引導下,在問題的驅動下思考、討論、發現、練習、歸納,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范圍,也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一、把握主題,合理選擇文本
  主題是促使文本聚合的關鍵線索,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指導中,教師應基于課程需要,設計恰當的主題,并依據主題選擇符合小學生情感認知發展需要的文本素材,合理控制文本數量,把握文本核心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在主題的吸引下不斷思考與探索。根據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可供教師選擇的主題多種多樣,如識字、小動物、人與自然的關系、童話故事、景物描寫、人物描寫等等。教師在備課階段應把握單元內容,對主題進行合理選擇與設計,從而為學生的群文閱讀做好準備。
  主題的選擇應根據學生的情感認知發展出發,然后依據主題合理篩選并調整文本。在閱讀指導中,在主題的引導下教師以你個指導學生通過初步閱讀梳理文章的主題思想,闡述每一篇作品中核心的思想情感,當然,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限,一下子概括總結多篇文章,必然會出現困難,教師則可以以某一篇文章為向導,為學生進行分析,如在以“父母親情”的主題中教師選擇《慈母情深》這一篇,并說明改篇文章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然后從文章中提煉主題。這樣在接下來的群文閱讀中,教師則可以要求學生根據閱讀主題,找出了感動人心的段落或句子,并通過小組互動共同分享情感體驗;此外,教師還應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為學生推薦更多符合主題的文章,激勵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拓展與積累。
  二、呈現文本,促進文本整合
  群文閱讀的核心在于多篇文本在同一情境下相互溝通,相互配合,因此,在閱讀指導中,教師不應與單篇的形式為學生呈現文本,也不應將文本一股腦地推到學生面前,而是應該從根據不同文本內容,有順序、有條理地整合、呈現,以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深入閱讀。需在小學語群文閱讀指導中,教師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對文本進行呈現:(一)舉一反三,即以一篇文本為線索,逐漸呈現類似文本,并從學多個角度實現對主題的探究。例如在學習《灰雀》、《小攝影師》等課文之后,教師圍繞“名人故事”這一主題為學生推薦《會變色的報春花》、《蔡倫造紙的故事》,為學生設計群文閱讀情境,幫助學生在不同時代的名人故事中,感受他們身邊的一些平凡小事,進而更加立體、更加真實地了解這些原本停留在歷史中的偉大人物。(二)分組遞進,即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的閱讀遞進過程,確定不同階段的文本內容。例如《坐井觀天》的閱讀指導中,教師利用教材中的《寒號鳥》,同時引入《守株待兔》、《盲人摸象》等寓言故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確定閱讀的主次關系,并在故事中深入思考,分析不同主旨中展現的道理和寓意,促使在學生的分組探究中拓寬思考空間,提高整體閱讀效果。(三)反復閱讀,即在閱讀中教師應圍繞主題,引導學生對多個文本進行反復對比閱讀。例如在以“童話世界”為主題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小狐貍買手套》、《灰姑娘》《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等文本,并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反復咀嚼、體會,仔細品讀童話故事中的主要情節、人物形象,以提高自主閱讀理解能力。
  三、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指導中,教師應針對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局限,設計思考問題,并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進而在閱讀中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發展。
  例如在《燕子》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松鼠》、《小蝦》、《翠鳥》等文本,以組織學生開展群文閱讀。在群文閱讀指導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憶《燕子》一文,并要求學生結合文本內容簡要說一說,文中的燕子具有什么特點?文章從哪些方面來突出燕子的靈動?閱讀《松鼠》《小蝦》、《翠鳥》,分別說一說作者抓住了松樹的哪些特點來寫?結合群文展開深入閱讀,在閱讀中利用問題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仔細品讀《燕子》第三自然段,說一說體會作者所采用的描寫方法?根據出示《小蝦》的三、四自然段,說一說作者在連接各個自然段中所采用的關聯詞?這些關聯詞有什么作用?對比《燕子》和《翠鳥》這兩篇文章,作者主要描寫的這兩種鳥類的什么特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最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整體閱讀,要求學生從寫作手法的角度說一說,如何才能把動物的特點寫得更加具體生動;同時設計練筆任務,要求學生通過發模仿其中一篇文章,對一種小動物進行描寫。通過問題的引導,學生不僅能夠將群文串聯起來,更能夠在對比分析中深入思考作者的寫作手法,并結合閱讀經驗思考語言文字表達技巧,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四、歸納方法,培養閱讀素養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指導中,教師注重對閱讀方法的講授與指導,要求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總結、提煉閱讀過程,逐漸掌握閱讀方法,為自主閱讀奠定基礎。在方法指導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保持對群文的整體把握,也應該結合單獨篇章進行深入思考,以提煉閱讀主題,提高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總結閱讀經驗,并將其融入到其他篇章閱讀中來,靈活運用閱讀方法,提高群文閱讀效率。
  群文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是有些學生閱讀經驗不足,理解能力較差,對于群文的把握缺乏重點,對于閱讀方法的運用不夠靈活?;诖?,教師在教學指導中,應兼顧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的作用,一方面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段,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文本內容,并鼓勵學生不斷記錄、總結閱讀經驗,消化閱讀方法,并在自主閱讀中靈活運用;另一方面依據教師的總結與歸納運用方法,及時發現學生群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并設計針對性指導方案,根據學生自主閱讀需求,指導其閱讀方法,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主閱讀能力。
  五、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指導中,教師應基于學生閱讀素養發展需要,合理把握主題選擇文本,優化文本結構,促進文本整合,加強問題設計,引導學生探究,歸納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果,進而逐漸在多文本的閱讀熏陶中提高閱讀素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1996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