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地方文化融入技工院校人才培養的理念體系與實踐路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文化建設是職業教育內涵建設的重要途徑和主要內容。我國幅員遼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孕育了豐富多樣的優秀地方文化。發揮優秀地方文化育人優勢,為地方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是技工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應有之義。以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工匠文化體系建設為例,在“廣府班”實踐的基礎上,構建了以廣府文化融入學校育人體系的理念體系,探索了優秀地方文化融入技工教育的實施路徑與推進策略。
  [關    鍵   詞]  技工院校;地方文化;人才培養;理念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001-03
   教育通過文化來為政治、為經濟、為文化本身、為社會各個方面服務。所以,教育主要是以文化育人。[1]對職業教育而言,學校文化對于豐富職業教育內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學校文化建設具有地域性格,地域文化影響著學校文化建設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和物質承載方式。[2]本文以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廣府工匠文化體系建設為例,探索地方文化融入技工院校,促進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路徑。
   一、廣府工匠文化理念體系建設的背景與基礎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創辦于1952年,是廣東省最早創辦的技工院校之一。學校1996年為省重點技工學校,2000年為國家重點技校,2001年晉升為高級技工學校,2005年與廣州市農業中等專業學校合并,同年被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準為技師學院,2010年9月接收廣州汽車工業技工學校,2012年被列入國家中職示范學校建設,作為人社部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原型制作項目)。目前,學校為國家重點技校、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在校生近萬人,共開設38個主體專業,涵蓋第一、二、三產業,是廣東省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技工院校之一。
   “廣府班”是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與廣東省廣府人珠璣巷后裔海外聯誼會(簡稱“廣府人聯誼會”)聯手打造的“冠名班”,是一項慈善性質的公益項目,其目的在于幫助廣府后裔困難學子通過就讀技工院校實現技能就業,進而帶動全家脫貧的精準扶貧班,以傳承廣府文化、推動高技能人才培養為宗旨?!皬V府班”集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與廣府人聯誼會的優勢資源,致力于培養兼具廣府文化素養和過硬專業技術的優質高技能人才,以廣府特色優質文化引入和融入教育教學過程,提高技能人才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廣府文化?!皬V府班”通過開展“珠璣尋根”“粵港交流”“粵語文化學習”等活動,將地方文化精華引進校園,豐富了校園文化底蘊,更使校園、大師、師生之間形成了文化共同體,在相互碰撞和激發中塑造出積極、向上、進取的文化元素,在校園中豎起正能量的風標,為廣府工匠文化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二、廣府工匠文化理念體系的梳理與構建
   廣府工匠文化的源流根植于中華文化、中原文化、嶺南文化、廣府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嶺南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廣府文化的中堅力量。在總結學校前期“廣府班”辦學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文獻法、歷史研究以及邏輯推理等質性研究方法,構建了廣府工匠文化理念體系。
   (一)精神內核:“根”文化
   由于廣府文化在廣東民系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其在各個領域中常被作為粵文化的代稱。如廣州話稱為“粵語”,廣州方言歌統稱為“粵謳”;廣州戲劇音樂分別稱為“粵劇”“粵曲”“廣東音樂”等。近年來,隨著廣府文化尋根熱潮的興起,如何實現本土文化的薪火相傳,讓更多失落的民俗在青少年群體中重新發揚光大,成為人們共同關心的話題。
   根文化,簡言之就是世代傳承的本土文化。對于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而言,根文化是凝聚了辦學六十余載的豐盛精神文化融合廣府文化而成的,是扎根于廣府寬廣沃土上汲取養分的豐盛碩果。根文化又作根土文化。根土之根就是:祖根,根是基本,血脈之紐帶,世代傳承之根本,為祖為父;土是本土、故土、鄉土、國本,是國家的根本所在,是國民立根基礎,是母是乳。二者的關系:相輔相存,根離不開土,土期望于根。根吸附于土,土滋養于根。土肥才能根壯,根壯才能枝繁葉茂。根文化的內在表現形式:世代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默默傳承的良好習慣和行為方式。如道德情操、血源傳承、精神財富善行品質、禮儀習俗等。根土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經久不衰,無比崇尚的直觀的,立體的充滿族群個性的實物。如自然環境、歷史文化、語言文字、物質財富、圣殿、典籍、祠堂、族譜、姓氏、品牌、字號等。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根文化意蘊具體體現為根文化語韻、根文化文韻、根文化意韻、根文化合韻四方面。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的根文化語韻包含以下兩層含義:一意為“植物生長于土中或水中吸收營養的部分”。二意為“事物的本源”。根文化文韻理解為根文化作為文化理念所蘊含與代表的含義、思想與精神?!案?,即為“根深葉茂”,即為“追根溯源”,融合成“根深葉茂、追根溯源”為思想核心的根文化。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案蔽幕忭崬橐栽鷮嵖细?、攻堅破難的根深葉茂精神為核心思想,將追根溯源的匠人精神視為行動指南。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根文化合韻意為根文化理念與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在精神層面、行為層面、知能層面三方面的融合。
   (二)辦學精神:慎終追遠,開拓奮斗,包容共濟,敢為人先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辦學精神為慎終追遠,開拓奮斗,包容共濟,敢為人先。學校踐行“慎終追遠,開拓奮斗,包容共濟,敢為人先”的辦學精神,十六個樸實的漢字組合,不僅將廣府人血脈里流動的文化基因、性格基因表述得貼切精辟,更成為凝聚廣府人共識、力量,共圓中國夢的號角與旗幟。學校將廣府人精神作為學校的辦學精神,基于對過去辦學經驗的總結,結合現在的發展情況,先于其他學校創辦廣府班,開展“根”文化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為實現“根”文化融于學校文化而奮斗。    (三)辦學理念:攬天下英才,育廣府工匠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的辦學理念為攬天下英才,育廣府工匠。學校意欲通過招攬一批有志于學業發展、弘揚廣府文化的學生;引進高水平教師,推進創新團隊建設,培養和建設一批特別能戰斗的創新團隊、優秀群體。育人成果是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辦學理念的顯性呈現。它與學校辦學理念、途徑和方法融會貫通,引領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學校綜合教育改革,培養了一批在社會中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高素質技工人才,使他們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能手、能工巧匠,為國家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四)辦學愿景:創辦多科并舉、全能銜接的綜合性技師學校
   學校的辦學遠景是創辦多科并舉、全能銜接的綜合性技師學校。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于2005年與廣州市農業中等專業學校合并,組成新的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學校根據廣東省和廣州市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需要,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改變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學校常設專業包括模具制造與數控加工、電工電子、機電一體化、計算機技術應用、商務與文秘、園林和畜牧獸醫等共二十多個專業。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是最先設置初級工到技師的學生培養計劃的學校。除此之外,學院還設有預備技師+大專、高級+大專、高級、中級等培養計劃。同時,學校首創企校雙制學制技師培養。先后與廣州機床廠、廣州市攀森機械等多家知名企業共建企校雙制技師班?,F已基本形成了以模具、數控加工、機電一體化、電工、計算機和畜牧獸醫專業為重點,兼顧第一至第三產業發展,學歷教育和崗位培訓相結合,教學實習與產加工并舉,教學與教研同步的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高技能人才市場需求的多元辦學模式,成為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和就業服務一體化的綜合性職業教育培訓基地。
   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弘揚廣府精神,慎終追遠,開拓奮斗,包容共濟,敢為人先,攬天下之才,育廣府工匠,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將全力打造多科并舉、全能銜接的綜合性技師學院。
   (五)校訓:修身廣濟,精技厚生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校訓為修身廣濟,精技厚生。修身是指陶冶身心,涵養德性,修身的具體行為表現日常生活中擇善而從,博學于文,并約之以禮;儒家以修身為教育八條目之一。廣濟之意在于廣博慈行,懸壺濟世也。修身廣濟即全校師生心中裝著他人,就會產生愛心;心中擁有社會,就會產生責任。精:指經過提煉或挑選的,提煉出來的精華,比喻技藝精湛。技:人賴以謀生的手藝、本領或稱為一技之長。厚生:一詞出自《尚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現引申為使人民的生活富足、充裕,如唐白居易《進士策問》之五:“谷帛者,生於下也;泉貨者,操於上也。必由均節,以致厚生?!本己裆磳W生在校學習精湛技藝,在社會中運用所學既能豐衣足食又能為社會做貢獻。
   (六)校風:求真、務實、惟精、立新
   通過廣府文化傳承,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努力為學校打造求真、務實、惟精、求新的校風。求真,追求事物發展的真理所在和尋找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在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的指導下不斷地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規律。廣府人弘揚文化的過程中追求真才實學和科學真實,突出廣府人的獨特求真形象,對廣府文化的長遠發展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務實,講求實際,客觀地或冷靜地觀察以求得對客觀實際的正確認識。實即講究實際、實事求是。在廣府工匠文化中,求實是指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將開拓進取精神與求真務實態度緊密結合起來,創造性地做好各項工作。惟精,精即精益求精,意思是盡管各方面已經做得很好了,但“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創新無止境,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當把學習和專業技能的磨煉作為首位,通過不斷地學習、深化,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為成為高技能人才而努力。兩個“精”字突出了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對學生學習掌握程度的要求。立新,新即新工藝、新技術、新理念。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敢于以新理念作為學校新時代的追求標準,突破傳統教學組織模式和學習方式,以積極的態度適應變革,努力實現教育在新技術環境下的新追求。
   (七)教風:業精于勤,行勝于言
   業精于勤。指學業的精進在于勤奮。出處唐·韓愈《進學解》:“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笔г陔S便,而得卻在認真,精深的技術靠的正是勤學、刻苦努力,體現了廣府工匠文化中的奮勉精神。行勝于言,行:實踐,言:理論,即言必求實,以行證言,體現了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講求培養敏于事而勝于言,訥于言而敏于行的,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的學生,體現了廣府工匠文化中腳踏實地的精神。加強教風建設要不斷提高學校教師的思想水平、理論水平和教學技能,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培養符合教育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教風建設的主體是教師,以塑造師德、規范行為、提升教學質量為主要內容,重點突出質量意識的培養,并具體體現在教育教學環節和過程的規范化管理之中。
   (八)學風:篤學勤做,敏思精干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學風為篤學勤做,敏思精干。篤學勤做,“篤”即敦厚、誠實、忠信的意思。當今社會,“篤學”體現在學習中要形成高尚、誠實、忠誠的道德氛圍,擯棄浮躁功利、投機取巧,踏踏實實地學習工作?!扒凇奔辞趭^。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秉承“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要求學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勤學勤做,不斷從合格走向優秀。敏思精干,敏思,即才思敏捷。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粋€人的學習,如果只知死記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毫無收獲。精干,即精明干練。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整體素質,還促進學生喜歡思考、善于思考、探索問題、追尋真理。
   三、廣府工匠文化體系建設的實施與推進
   (一)戰略目標
   廣府工匠文化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為:注入文化元素,增加文化內涵,打造技工院校文化品牌,力爭在2~3年的時間內,使學校在校容校貌、內部管理、辦學理念和學校特色等方面有顯著變化,使學校在廣東省達到一流中職的辦學標準,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形成獨具品牌特色,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技工院校。    具體目標就是通過強化校風、教風、學風,形成慎終追遠、開拓奮斗、包容共濟、敢為人先的學校精神文化;通過改造學校內部環境,形成環境優美、品味高雅的學校物質文化;通過開展技能文體活動,形成生動活潑、特色突出的學?;顒游幕?。通過對學校文化的全面建設,生動詮釋學校文化的精髓,全面展現學?!皬V府工匠文化”的內涵,提升學校的形象和品質。具體達成目標為“五個一”,即“一個廣府文化廣場”“一個廣府文化館”“一個廣府榮譽墻”“一個廣府文化中心”和“一個廣府文化節”。
   (二)具體措施
   1.把握機遇,凝聚文化特質共識
   加強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文化建設是認真貫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建設的需要和發展職業教育的需要,也是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創辦文化品牌的需要。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培養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高技能人才,建設學校文化特質成為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急需解答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需要提高對本校文化的思想認識,大力倡導工匠精神的教育理念,發揚慎終追遠、開拓奮斗、包容共濟、敢為人先的精神,培育現代職業技能型人才。要在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的引領下,形成符合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文化特質建設要求的核心價值、共同信念和道德規范。進而把“廣府文化”融入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去,融入廣大干部職工的心中,為激勵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工作者建構學校文化建設提供不竭動力。
   2.科學論證,建構文化特質體系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文化特質的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把握文化建設特質的總體要求,樹立長期思想,堅持常抓不懈、分步實施的原則,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形成有效機制。從規章制度上著手,讓行為文化建設和保障文化建設有序進行。首先,制定工作規劃。將“廣府文化”建設納入學校發展總體規劃中,作為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的年度工作計劃中將“廣府文化”落入實處,包括環境系統的建設、專業群的發展、活動節的開展等。其次,設置建設目標。要對學校的“廣府文化”進行前瞻性研究和系統規劃,提出明確的建設總目標和分目標,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應該要得到有效的監控。再次,落實推進方案。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的“廣府文化”建設需要做到內外協調、逐步推進,按照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四步走”戰略進行。計劃階段在扎根于校史、文獻、理論的基礎上,對學校文化現狀調查與分析,對整個文化推進進行宏觀規劃;行動階段做到分步實施,全員參與;觀察階段發現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反思階段對行動結果及其原因進行思考,并對計劃、行動和觀察三個環節進行必要的調整與修正,最終將得到的理論成果運用到實踐過程中變成實際成果。
   3.協同共建,加強文化特質對接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文化特質的建設離不開企業的參與。所以,要先從研究學習產業、行業、企業文化入手,豐富辦學理念、校風、教風和學風,通過吸收產業、行業、企業文化元素,將其融入學?!皬V府文化”的建設中,豐富“廣府文化”的內涵。由于職業教育服務性的特點,培養的人才主要是面向企業,所以學校的文化建設不能閉門造車,應該結合產業、行業、企業文化來建設,這樣學校的文化建設才是有效的,而不是空中樓閣。具體來講,學校需要利用校企合作機制,抓住校企文化建設機遇,營造濃厚的校企合作氛圍,使校園充滿產業、行業、企業文化的陽光粒子,并引發師生對行業、產業、企業及其崗位的從業興趣,增強對“廣府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將“廣府文化”中“慎終追遠、開拓奮斗、包容共濟、敢為人先”“的精神更好地體現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面對專業與企業所需人才對接不緊密的問題,學校要根據社會、行業、企業所需人才的變化,不斷更新學校的培養目標、培養策略,培養出符合社會所需的新型人才。
   4.優化機制,促進文化特質建設
   首先,堅持上下聯動,校領導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發揮好政治核心和領導作用,統攬校園文化建設全局,確保校園文化建設沿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校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并充分調動師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合理配置資源。廣府工匠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展開,離不開各相關部門人力、財力、物力的積極配合。為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順利推進,對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要每年總結一次,并將其納入年度考核,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取得實效。再次,加強組織建設。成立“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和“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專家組”,兩個小組均設在政工處,領導小組負責制定相應的規劃和制度,組織實施、檢查督促、總結表彰,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楊叔子.談談我對“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認識[J].中國大學教學,2008(9).
   [2]張熙.學校文化的地域性格:兼析北京地域文化對學校文化地域性格的影響[J].教育發展研究,2012(8).
  編輯 李 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3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