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平衡知識學習與興趣發展的矛盾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如何培養中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當前形勢下教師所面臨的一大問題。本文以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理論要求為出發點,對如何平衡知識學習與興趣發展的矛盾提出了校本課程建設和死亡教育亮點建議。
  關鍵詞:中學生;核心素養;校本課程;卓越課堂;死亡教育
  知識的積累與興趣的發展從來就不是一個矛盾的對立體,他們的存在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最近在與一些家長的溝通中,總是聽到家長說:“哎呀,孩子學習太忙了,沒法去興趣班了。”每每聽到這里,我總是覺得似乎有地方不對,引發了我一些思考。我將從以下方面來談一談個人對于平衡知識與學習興趣矛盾的幾點看法。
  一、時代社會的發展。
  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報告指出,學校要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培養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些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這份報告提出了對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綜合表現的要求;是每一名學生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素養。這三大素養又可以細化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報告指出,“這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隨后在一生中不斷完善?!边@份報告明確了“21世紀應該培養學生什么樣的品格與能力”,引領著教師的專業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改變當前存在的“學科本位”和“知識本位”現象。此外,通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引領,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成為國家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校本課程的開設。
  校本課程的開設以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石,立足于在興趣發展中培養內化學生的學習,最終形成學會學習,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學生。校本課程是提升辦學品位、創建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徑。校本課程開發應該是以學校多年來實施的活動課、選修課和興趣小組活動為基礎,讓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和實際情況,自主設計和研究、量身定做的以人為本、以校為本的課程;校本課程是非學術性,而是興趣性的;課程開發的主體不是領導或專家,而是學校和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發教師潛能,發展學生個性,最終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例如:初中語文開設:“表演的藝術”這一選修課。結合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專題《西游記》、在選修課上培養學生對文本的感知能力。教師指導學生把其中的一個精彩片段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改編成劇本的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小組的討論同學的交流,對文字的感知,同時同學還可調動豐富的想象力加上一些細節。最后,在選修課成本展示中展示演出。校本課程的開設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興趣。
  學習是一種能力,而非某一階段的技能。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項目,在興趣的培養中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習的能力,又在學習中深化孩子對世界更豐富的認知,形成更濃厚的興趣。最終形成國家要求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如何做到既兼顧學習又發展興趣呢?其實也就是惜時。
  三、時間利用的高效。
  這對教師和孩子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有課堂時間的高效,又要有業余時間的高效。
  課堂時間的高效,即要求教師從打造高效課堂演變為打造優質課堂,從打造優質課堂又進一步提升為打造卓越課堂。用課堂的高效、優質、卓越來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為幫助其兼顧興趣的發展贏得時間。
  業余時間的高效,即讓學生在發展興趣愛好的目標下高效地學習。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合理利用安排時間的能力。有的同學生缺少統籌時間的意識和能力,即便老師每天跟孩子反復強調:“你們要抓緊時間提高效率,要抓緊時間提高效率,這樣才有時間去發展興趣愛好?!惫馐强陬^上的說教,對一些學生來說不會有用。那怎么辦呢?
  我以為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意識,進行死亡教育??墒窃谥袊说挠^念里,死是一個很忌諱的詞。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處理不好,反而會給孩子的心蒙上一層陰暗的色彩,產生深深的疑惑和恐懼。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我和學生一起讀了兩本書,一本叫做《爺爺變成了幽靈》,還有一本是《喬布斯給青少年一生的忠告》?!稜敔斪兂捎撵`》這本書用繪本圖畫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做艾斯本的男孩和爺爺的故事。爺爺突發心臟病猝死,小男孩傷心極了,有一天晚上爺爺回來了,并且每一天晚上都回來和他一起玩。然而有一天,爺爺嘆氣說:“好像忘了一件什么事。”為了幫助爺爺,小男孩和爺爺一起回憶了很多快樂的往事。書中把爺爺死亡這件事用繪本的形式表現出來,絲毫不會給人壓抑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溫情。這樣的書籍就是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死亡。
  在《喬布斯給青少年一生的忠告》一書中,他是這樣說的:“死亡是生命的最偉大發明。我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死亡教育的意義就在于知道生的可貴,知道時間的可貴。就好像治水要先疏通堵塞的管道,學生有了對時間寶貴的意識以后,再進行時間分配利用上的具體方法指導,就有用得多了。
  具體方法指導可以結合班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比如:制訂好學習計劃,按照重要緊急安排好事情的先后順序,細化目標等。
  總之,需要教師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學習會讓興趣發展得更加深入,才更有動力去深入地學習。在發展興趣愛好時,如果有孩子學習到的知識作為后盾,發展起來就會更順利更迅速。學習是一種能力,興趣的發展可以加深這種能力,興趣是一種教育,學習是一種終身需要的能力。
  興趣是一種甜蜜的牽引,學習是一段美好的歷程。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 張廷凱.中小學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朱桂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路徑探析.素質教育.2018
  [3] 金·弗珀茲·艾克松.爺爺變成了幽靈.湖北長江出版社出版.2007
  [4] 武敬敏.喬布斯給青少年一生的忠告.江西美術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安寧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03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