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目標的的基礎性綜合課程。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習活動的最佳動力,《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以科學興趣的激發作為切入點,呵護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進而通過科學探究將這種好奇心轉化為科學興趣。可見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對科學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對知識的渴求,是實現小學科學課的教學目標關鍵,我們該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利用實驗教學激發 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小學科學教學中,部分知識是可以通過實驗進行教學的,通過趣味新奇的科學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不僅能激發他們探索的欲望,還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時有更加深切的體會。因此,老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過程中,應該對小學科學實驗進行優化,使實驗的過程更加有趣,讓參與實驗的學生獲得更大的樂趣。打乒乓球是小學生最喜歡進行的一項運動,把乒乓球弄癟了也是孩子們很常見的事情。例如教學《空氣占據空間嗎》,演示“紙的奇遇”實驗,利用一張紙和玻璃杯,做演示:把紙塞到杯底,倒扣進水中讓學生仔細觀察,杯子完全浸沒水中,取出杯子,展示紙仍是干的。當學生看到燒杯中紙團不被浸濕,感到十分新奇紛紛質疑“怎么回事”?這時,我就適時提問“是誰保護了杯中的紙團不被浸濕呢?"學生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訣竅",想趕快解開心中的“謎”,于是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然后我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空氣占據空間知識。在教學《熱脹冷縮》這一課時,我拿出一個癟了的乒乓球問學生:“這個球還能用嗎?”學生們都很遺感地搖著頭說:“球都癟了,肯定不能用啦!”“真的不能用了嗎?讓老師變個魔術給你們看吧!”我一邊說一邊把乒乓球放進一盆課前準備好的熱水里?!巴郏】烧嫔窭?!癟了的乒乓球鼓起來啦!”看著癟了的乒乓球慢慢的鼓起來,孩子們都歡呼起來!為什么癟了的乒乓球在熱水中能夠鼓起來呢?這樣通過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學生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增加“實用時間”,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科學課的活動是連接課堂與生活的紐帶,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走進社會生活,走向大自然;從學生身邊的問題入手,著眼于學生未來生活。小學科學課都是以常見的自然現象和自然事物為對象,小學科學課的選材很多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耳熟能詳的事物。如三年級的“我們周圍的土壤”、四年級的“養蠶”、五年級的“白天和黑夜”等等。我們在教學這些章節的時候,不能脫離生活地只講一些理論和大道理,不能把科學局限在教室這個狹小的空間內,教室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使課內課外相結合,生活和社會相結合,讓學生獲得最大程度的滿足和發展。讓他們感受自然,享受自然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和美妙。大自然中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地上跑的,與我們的飛機和潛水艇,這就是人們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結果。所以我們作為教師要結合實際,把學生帶出教室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和探究精神讓學生走出教室去上科學課。在三年級上冊學習《校園里的小動物》一課時,由于我們的學校到處都有花圃和草地,那里生活著很多小動物,而且這節課涉及到多種小動物,還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填寫一個《我們的記錄》。所以我就帶著學生到學校的操場邊的草地上進行觀察。學生一聽到是去教室外上科學課就都歡呼雀躍起來,連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都能夠認真的完成我布置的任務。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縮短了科學課跟學生之間的距離,揭開科學神秘的面紗,讓學生感覺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通過科學可以解決生活中很多我們以前覺得很神奇的事情,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科學的重要性。因此,我們科學課程應該突破課堂,引導學生關注身邊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讓學生親近科學,讓學生感到科學的魅力。而科學課堂只是實施科學課程的一個“小小的驛站”,學生在科學課堂這個“小小的驛站”獲得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帶著這些能力在課外生活中去發展自己,去完善自己。
  總之,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從生活經驗入手,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和有趣的實驗,把科學知識展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主動去探究問題.會使課堂能使氣氛活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和動手創新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90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