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導學案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幾年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如火如荼的發展,教育理念與教育思想不斷的創新,主體性教育思想日益流行,并且成為了當前教學中的主流思想。在主體性教育思想中,堅守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先學后教的導學模式,在教學有效性、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上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初中物理是學生學習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都有巨大意義。本文以導學案教學模式為切入點,簡要闡述導學案對農村物理教學的重要性,分析在物理教學中導學案設計的方式,并進一步探究了如何提高導學案應用的措施,希望能夠引發相關者對導學案應用的重視與思考。
  關鍵詞:農村物理教學 導學案模式 設計方法 應用措施
  一、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使用導學案模式的重要性
  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也影響了教育水平的發展,使得城鄉之間的教育發展情況不平衡。就農村地區來說,由于地理位置、人文等的影響,再加上農民的教育意識不高,思想觀念陳舊,對小孩的教育不夠重視,也更進一步局限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時,在農村地區中,留守兒童的現象十分普遍,許多的孩子都是和家中的老一輩一起生活,學習意識薄弱。除此之外,農村學校的教學資源緊缺,大部分是依靠于教材與畫冊,像是教輔材料、課文工具書、課外讀物等更是稀缺,也談不上動手操作的實驗,實驗設備與器材也比較缺乏。而僅僅是依賴于教材與畫冊,對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培養不夠全面。因此,為了改善農村教學的現狀,就需要積極提倡導學案的教學模式,來彌補當前的教學不足,從思想觀念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發現學習的樂趣。并且,在導學案模式的應用下,還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引發思考,更有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1]
  二、農村初中物理課程中導學案的設計分析
  1.明確物理課堂中教學的目標
  在物理課堂上,開展導學案的教學,就要從教學目標入手,明確教學中的目標,使得課堂活動的進行順暢,整體的思路銜接流暢。在物理教學中,還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物理學科的特點進行結合,精心的構思與設計教案,讓學生明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學習的重點是什么,應該要怎么進行學習,知識點的重點與難點在哪里,進而來構建出知識的框架,提高學習的效率。比如: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節課時,為了發揮出導學案的作用,就應該要明確教學中的目標,圍繞讓學生認識聲音產生與傳播的條件,在教學中通過實驗法、觀察法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問題研究能力。并且在課堂上,教師要以聲音的傳播與產生為主線,用生活中的例子來引入教學,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明白聲音傳播的介質,學會用真理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2]
  2.教學流程的設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導學案的應用,還應該要以教學設計為切入點,教師在設計中,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在設計中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學習習慣與思維特點,合理的安排學習內容,由簡單到復雜,夯實基礎知識,一步一步的培養學生的探究與思維能力,探索更多的知識。并且,在教學中還應該要重視學生學習熱情的培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自信心。[3]
  3.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巧妙利用問題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要始終銘記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設計教案之時,學會從學生角度來思考問題、換位思考。假如我是一名學生,那么面對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我會有什么樣的問題,應該要怎么去理解,去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教師在設計教案的時候,要將所教學的內容跟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聯系在一起,巧妙利用學生的問題。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做好引導,通過問題是指引,一步一步帶領學生尋找問題答案,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與探知欲望。比如:在學習動能與勢能這節課內容時,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先思考到用什么方法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動能與勢能的概念,并且在幫助學生理解概念以后,要進一步的分析出動能與勢能間的關系,明白能量守恒定律,學會轉化。
  三、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靈活應用導學案的方法
  教師在有了充分的導學案準備以后,最為關鍵的在于如何來使用導學案,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明確自身學習的意義,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學習。在導學案的應用中,讓學生對導學案模式要充分理解,能配合教師來開展工作。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就應該要將導學案分發每個學生,讓學生根據導學案的內容,做好下一堂課程的預習。比如:在學習力的知識內容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教師引導學生做好預習,根據教材中的內容,理解力的概念,根據生活的經驗與例子,初步理解力的性質。并且,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導學案中設置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來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明白力的概念,如彈力、摩擦力,可以借助于農村豐富的素材與生活實際入手進行教學。這樣做,不僅充分尊重了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還能激發學習的主動性,更加自發的、積極的學習,汲取新知識。
  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出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教師就應該要從自身入手,轉變教學理念,科學的設計導學案,明確教學的目標,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發揮出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從物理學科的特點、課程標準入手,讓學生自己靈活的運用導學案來學習,通過自主學習與探究,提高知識掌握能力、思維能力;在課堂學習之余,利用課外的時間,培養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觀察與探究興趣,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其他潛能。
  參考文獻
  [1]許愛萍.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運用導學案[J].新課程(中),2017(3):140-140.
  [2]姜軍鋒.導學案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2016(8):70-70.
  [3]葉均棠.“導學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5):81-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7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