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物理“導學案”中問題設置的有效性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物理是我們的學科中,注重于實踐性的一門科學。實踐是認識的動力與基礎,實踐也是驗證真理的唯一一個標準。為了激發同學們對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們有更足的學習熱忱,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團結協作和自己動手的能力,提高學生有效的物理科學素質,很多學校已經著手實施物理導學案的教學教育研究。
  關鍵詞 導學案 教學模式 內涵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導學案 ”研究立足于學生應該自主學習,老師根據物理教學材料和教學課程進度準則所設計的具體活動和目的,學習中的重要知識點和學生們不易搞懂的地方,以及同學們要學什么和把學到的東西變為自己的知識,把它作為指引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的方案?!皩W案”不止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可以探究并且構建起知識網絡圖。
  1“導學案”有效問題的內涵
  “導學案”要想設置有效問題的內涵,就要從根本出發,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應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促進了個人的發展,因此,有效問題主要體現在有準確的方向性,難易比例適中,使人覺得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并且主動考慮他的價值觀念。
  “導學案”設置的問題必須得是有效的,它就像一個發散的網,以教學目標作為最中心的點,將所學的知識作為探索問題和搜索能力的轉軸,提出問題,提出疑惑,懷疑問題,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對問題進行解釋說明,希望同學們能夠積極的找到問題所在,從而認識到一個道理:想要學生能夠在別人的疑惑中找到問題的出口,認真研究自己所學,并得到好的結果,就要解決掉別人精心策劃的題目。作為一名學生,要努力學習,好好看書,認真研讀自己所學的科目,學習就要學的透徹,學的刻苦,趁現在大好的年華,抓緊時間的快車,再拼一把。
  “導學案”是學生與老師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紐帶,是構建知識網路構圖和獨立自主的標準。它的影響力也極其廣泛,主要包括:(1)它就像一張電路圖,是學生學習的整個框架,促使學生及時進行自我批評或者表揚;(2)它能夠記錄學生上課的課堂表現,促使學生們積極學習剛剛結束的課程。
  2“導學案”問題設置的策略
  2.1問題設置有針對性
  首先,導學案中最重要的是要設置“學習目標”,它旨在于要讓學生學習并掌握一節課的學習成果和知識構架,并讓學生對自己以后的學習做好規劃及其設定目標。
  【舉例】(1)現實中永動機是否能實現?
 ?。?)為什么永動機能夠在太空中實現?
  答案:在地球上不可以實現,但可以在太空中實現。
  原因:因為地球上有空氣阻力,以及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摩擦力,所以永動機在地球上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在太空中,摩擦力和阻力可以忽略不記,所以永動機在太空中是可以實現的。
  小結:如果能夠可以一針見血的回答我們在開始的時候設計的問題,解釋原由,并且在實踐中學習,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帶領學生積極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有興趣地區搜索問題的答案,這才使得“導學案”更加具有針對性。
  2.2問題設置有情境性
  情境化的安排要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是真實發生。它有很多種方式存在,既可以是親身體驗過的活動,也可以是幻想虛構出來的;比如在哪拍的一張照片,或者一小節短音頻。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是指與任何一個事物有關聯的全部氣氛,景象,周圍環境等等。
  將它模擬化,可以慢慢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時更加投入,翱翔于知識的海洋;將他模擬化,讓學生親自操作,親自感受,會使問題很直白的顯現,既可以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也可以讓學生把實踐中學會的道理應用到理論當中,何樂而不為呢?
  2.3問題設置有梯度性
  梯度就像在地理中學過的梯田,必須要有層次感,從底下往上走,如果說底下的地基不結實,那上面的還能存在嗎?學習也是一樣,如果一個人的基礎沒有打好,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可能要比常人更費力些,要從基本的做起,一截一截的攻打下來;而相比較基礎好的同學就會容易很多,老師講的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掌握。
  例如:我們在學習每一門課程的時候,第一節課老師先告訴我們的是這門課程是什么,要用什么樣的態度去學,然后才一節課一節課的慢慢傳授給我們知識。
  2.4問題設置有開放性
  一旦發現問題,老師可以盡管放手按照學生的想法對待,讓他們獨立思考,或者說動手實踐得出結果,這一過程會讓學生思維碰撞出火花,會發現同一問題會有千種答案,經過綜合,老師再補充學生沒有想到的想法。
  例如:(1)地球為什么是圓的?
  (2)杠桿怎樣才能撬動地球,原理是什么?
 ?。?)在同一杯子里倒入水和油,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力的作用為什么是相互的?
  小結:學生正處于求知的過程,他們肯定會很積極的提出問題,并找到答案。
  3結論
  “導學案”是將老師在課堂上講過的但是學生沒有聽懂或者沒有學會的知識編制成為一套學習系統,以便于學生使用。從兩個方面考慮:一個是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中流砥柱,應該積極響應號召,努力學習和主動探究,這樣有利于他們提前學習新的課程,總結歸納學子經驗,積極拓展課外知識,認真完成課后作業;再一個是老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及時糾錯,適度幫助,要將師生間的層次與互動表現出來,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皩W案”的實際應用主要強調老師的作用和地位,積極領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交流意見或建議,及時補充學生們不足的知識殘缺,讓學生們身臨其境的體驗一把成功與否,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意思維,帶領同學們積極投身于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 廖伯琴.中學物理課程改革的目標與實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2] 徐金月.學案導學高中物理課堂探究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7.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1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