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吸痰裝置在高壓氧治療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吸痰裝置在高壓氧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內收診的100例高壓氧治療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成兩組,設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組占50例,其中,對照組應用傳統吸痰裝置吸痰,研究組應用改良吸痰裝置吸痰,對比觀察臨床療效。結果:①研究組備物時間、吸痰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②吸痰前,組間血氧飽和度差異不大(P>0.05),吸痰5min、10min時,組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改良吸痰裝置在高壓氧治療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改良吸痰裝置;高壓氧;應用
吸痰,旨在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是臨床常用技術手段。高壓氧治療中,吸痰處理對臨床療效存在影響,值得注意。本文筆者為了觀察改良吸痰裝置在高壓氧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選擇2017年3月--2019年1月內收診的100例患者且分成兩組進行研究,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在總結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內收診的100例高壓氧治療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成兩組,設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組占50例。所有患者同意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有知情同意書,排除不愿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惡性腫瘤患者,排除精神障礙、耳聾啞巴、無法正常交流的患者。對照組50例患者中包括29例男性和21例女性,最小42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56.89±5.13)歲。研究組50例患者中包括27例男性和23例女性,最小41歲,最大75歲,平均年齡(55.14±5.82)歲。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及年齡等基本資料,數據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分組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傳統吸痰裝置吸痰,按照《基礎護理學》中吸痰法操作流程進行吸痰處理。研究組,應用改良吸痰裝置吸痰,具體如下:(1)用物準備:①500ml瓶蓋式生理鹽水1瓶;②2條吸引連接管;③若干條吸痰管;④1只膽式引流袋。(2)操作方法:應用吸引器連接管,連接負壓表與瓶膽式引流袋,隨后,將引流袋放入負壓引流裝置瓶中,戴上無菌手套,連接吸痰管,開始吸痰,吸痰前,無需試吸沖管,兩次吸痰間,如果沒有痰痂堵塞,不用生理鹽水沖洗吸痰管,吸痰管如果附著有較多痰液或者痰痂時,則予以生理鹽水沖洗,吸痰結束后,吸痰管棄去,用生理鹽水沖洗連接管。整個吸痰操作過程,左手拿連接管,右手拿吸痰管,遵循無菌操作原則。
1.3觀察指標
第一,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備物時間、吸痰時間;第二,分析吸痰前與吸痰后患者血氧飽和度變化情況。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20.0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其中,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予以T值檢驗,檢驗值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備物時間、吸痰時間
比較患者備物時間、吸痰時間,研究組明顯短于對照組,數據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血氧飽和度
比較患者血氧飽和度,吸痰前無明顯差異(P>0.05),吸痰后組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是指在超過一個大氣壓的環境中呼吸純氧氣的治療方式。高壓氧治療,有助于提高氧分壓、增加血氧以及組織氧含量,增加氧的彌散率與有效彌散距離,基于高壓氧條件下,促進腦血管收縮,減少腦血流量,減輕腦水腫癥狀,降低顱內壓,改善腦代謝,恢復腦功能。
高壓氧是醫學上常用的一種輔助治療手段,生活中,腦部外傷病人較多,特別是機械性腦外傷,危害性大,例如,顱內出血,會出現惡心嘔吐、頭暈、頭痛、昏迷等癥狀,在臨床對癥治療的同時,還可輔助高壓氧治療。高壓氧可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力,有效抑制血小板大量釋放5-羥色胺,促進5-羥色胺的耗竭,防止血管痙攣,改善腦微循環狀態,預防偏頭痛發作。高壓氧可促進周圍血管收縮,顱內血管收縮有效對抗腦血管擴張,控制顱內壓,迅速止痛?,F如今,高壓氧治療成為疾病治療的重要手段,而吸痰在高壓氧治療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影響臨床療效的一大因素。改良吸痰裝置,用物精簡,簡化流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備物時間及吸痰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傳統吸痰裝置,用物準備多,吸痰前與吸痰間隙,需用生理鹽水沖管,操作繁瑣,耗費時間較多。相比而言,改良吸痰裝置,用物準備時,無需準備吸痰托盤等物,節省鋪無菌治療盤的時間,且無需耗費時間將無菌容器打開、傾倒生理鹽水,吸痰前與吸痰間隙,不用沖管,節省時間。
吸痰,屬于侵入性操作,吸痰管與吸痰壓力會刺激氣管黏膜,導致氣道痙攣,對通氣產生影響,吸痰過程,若是通氣中斷,含氧豐富的氣體被負壓吸出,降低血氧飽和度。相關文獻資料表示,常規吸痰后,血氧飽和度呈下降趨勢,5-15min后,才可能恢復至吸痰前的水平狀態。本次研究顯示,研究組吸痰5min及10min時血氧飽和度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可能是應用改良吸痰裝置,備物少,操作流程簡單,迅速將呼吸道分泌物清除掉,解除氣道阻塞狀態,大大縮短血氧飽和度的恢復時間,預防低氧血癥,緩解腦缺氧癥狀,改善預后。
綜上,相比傳統吸痰裝置,改良吸痰裝置的操作流程得到簡化,可快速解除痰液堵塞問題,維持呼吸道通暢,避免二次缺氧再次損害腦組織,在高壓氧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高,值得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雷步懷;鄭小蕾;林碎釵;;改良后吸痰注射器的吸痰效果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
[2]劉旭霞;李培珍;;改良吸痰裝置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8
[3]楊彩;葛秀潔;;改良吸痰術的臨床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