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我校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我國高中校園網絡已經基本建成,將分散的網絡教學資源經過整合實現充分共享,發揮出優質網絡教學資源的優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適應高考改革,促進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已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本文淺議我校網絡資源的建設情況與共享途徑。希望對教育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網絡教學資源 建設 共享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以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善著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這一切給現代教育提出了更加嚴峻的課題,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適應高考改革,促進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已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我們學校也適應這一需要,大力發展現代教育技術,本文主要以學校網絡資源建設的合理開發、教師網絡技術應用發展、網絡資源共享發展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對現階段我校開展的相關教學資源的開發進行合理的的建議,旨在為我校教育資源的優化提供借鑒經驗和基本內涵。
一、我校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
?。?)加大網絡教學資源的投入,創設教育技術新環境
現代化教學設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物質保證。多年來,我校在加大軟件投入的同時,重點加大了硬件的投入。我校建設了電腦教室,對學生進行電腦知識培訓,并且每個辦公室配置兩到三臺電腦逐步建起了老師電子備課室。建立了校園局域網,改善了落后的教學手段。2014---2015學年度,我校又加大對信息化方面的投資力度:建立了錄播教室;整個學校能順暢地連上校校通,并服務于教育教學,這些先進設備的支持,使我?,F代化教學手段有了質的飛躍,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教師的網絡培訓,為實現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教學提供保證
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關系的認識及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直接影響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未來人才的培養。為此,我們強化了對教師網絡技術的培訓,制定了現代教育技術長期培訓目標和短期培訓計劃,堅持校外培訓和校內培訓相結合,全面普及與教師個別提高相結合的方法。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培養信息技術教育管理人才;我們還堅持全面提高的原則,對教師進行以學習計算機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全員培訓;對骨干教師開展以多媒體應用軟件開發和制作為內容的提高培訓,這一切促進了我校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強化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重點是順應教育部頒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文件要求,以教師素養的提升作為關鍵點權利推動現代化教學資源的發展。同時,利用現代化教育資源的培訓機制發展教學的基本內涵,最終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發展。
二、我校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
我校在加強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同時,也加強了信息化素質教育教學的管理,真正發揮出我校校園網的效能和優勢,對其他學校其他地區共享教學資源。而校園網絡資源共享機制的建設會同時強調我校與合作院校的同向發展機制,而筆者認為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可以借助網絡優勢,推動建設學習資源的共享平臺,利用電子教案技術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便利性,使教研組相關教師直接進入教學系統中,最終晚上網絡教學資源的發展。
?。?)網絡優勢,建立在線教學資源共享交流平臺,實現網絡教學資源共享。
在備課中,我們要求同年級同學科的教師分工、合作備課。即根據同年級同學科教師情況,每個教師精備 1 個或 2 個單元的教案,放到自己的共享文檔中。其他教師通過網絡對其他教師的教案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進行修改。然后以教研組為單位,充分利用每周集體備課時間,進行集體備課。充分運用了網絡教學資源分享的優勢。
?。?)上傳電子教案、試題和多媒體教學課件。
要求教研組把一線教師的教學資料全部上傳至校園網教育教學資源庫中,實現資源共享,供全校教師查閱和使用。學校教務處根據每個教研組以及上傳的試題、教案、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整理,評出等級獎,供大家分享、交流、使用。同時網絡資源共享方面要強調實時的更新與發展,利用多元化平臺的構建,將實際教材內容同教學資源同步優化起來。
(3)積極組織本校教師參與“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等資源平臺的曬課活動。把本校的網絡教學資源分享到全國。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上傳原創的課件、素材、課堂教學錄像等多媒體教學資源不少于1件。要求教務處每學年至少要錄制9節學校優秀課例,有計劃地上傳資源,最終實現教育資源發展共享的局面。
綜合所述,現代教育技術給學校的騰飛插上了翅膀,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分享是推動教育教學的制高點,我們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調整和改進自身技能,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優勢,與時俱進,以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舉措,以扎實并富有特色的工作為現代網絡教育技術做出新貢獻,創造新佳績。
參考文獻:
[1]馬妍.淺析網絡環境下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3):188.
[2]楊文,張娜.中學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09):85-8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