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善于發現每一個孩子的特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有句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雖然擁有極強的好奇心,但邏輯思維能力與自制力不強,所以倘若教師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則會讓小學生對思維能力相對較強的數學學科產生一定的畏難心理。只有當小學生對數學產生十足的興趣他才會主動自覺的進行數學學習,同時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那么如何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創新課堂方式,探索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制定相關的學習方法。本文就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熱情做出一定的探討,希望給予大家一定的思考與啟發。
  關鍵詞:特點;小學數學;激勵法
  一、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我國采用多年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是我們的小學教育過分注重“分數論”不注重結合小學生發展的身心特點,這種教育模式注定被新時期的教育浪潮所淹沒,我國新課改要求中明確表達出:學習應該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而現在,小學數學也應僵化的教學模式、枯燥的教學內容、較高的解題能力,被不少小學生認為是學習路上的“攔路虎”。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不愿意寫作業,不愿意聽課,產生了數學學習的惡性循環。
  而采用興趣激勵法就是指通過提高學生對該門學科興趣,從而內化成為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進而產生一個良性循環。所以這就更加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點,創設新型課堂,激發出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如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實施激勵法
 ?。ㄒ唬﹦撛O相關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邏輯較強的工具學科,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小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能力較為低下的年紀,倘若不給學生創建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提高他們課堂興趣,面對生硬枯燥的公式理論,學生很有可能就無法進入學習狀態,學習效率低下。而倘若教師在備課時創建好一個情境環境,在課前將學生潛移默化的了解該堂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獨立探究學習,交流互動,情況則會大有改觀。例如在講解“加法的運算”這一課時內容時:教師不應該僅僅傳授相關運算方法,而是將其有趣化,例如:媽媽買了10個蘋果,爸爸買個10個蘋果,那么一共有幾個蘋果呢?學生將自己帶入平時生活情境中,對教師所講解內容有一個更加直觀的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將抽象內容具像化,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的重難點。
  (二)采取積極鼓勵方法,提高學生學習信心
  由于思維邏輯能力較弱的小學生一般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上會有更大的難處,倘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加以重視,及時轉變學生畏難心理,則有可能導致學生學習信心不高,由錯過一個知識點上升為整個數學學科。教師不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經常采取鼓勵性的語言,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問,對不懂的知識點進行及時填補,讓他們明白,不懂沒什么丟人,只要學會,一樣可以追趕上。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充分尊重與信任學生,不隨意打擊學生,質疑學生能力,多發覺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激發起他的學習熱情。除了在課堂上,教師在課下還需要隨時關注學生學習情緒,發現學生有不良情緒的苗頭就及時給予開導,對于學生在作業中所的錯誤,教師切忌批評、嘲諷,而是用耐心、包容的心態代替。只用用愛澆灌教學之苗,才會開出人才之花。
  (三)創設新型教學課堂,結合學生心理特點
  隨著當前高新技術飛速發展,多媒體在教學領域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而小學生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對新型科技必然抱有十足的興趣,教師不妨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創設新型課堂,多媒體技術集圖形、數字、動畫、聲音、背景等教學基本要素為一體,在把復雜枯燥公式、難以理解的空間變化展現的簡單明了、富有趣味的作用顯而易見。而且大量精彩的圖片、有趣的動畫、動聽的音樂都將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他們的注意力緊緊的和課堂聯系在一起,而學生在這種全神貫注的學習狀態下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例如在《三視圖》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展示3d模型,隨意變化觀察方向,學生不用收到固有的思維模式限制,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到觀察的圖案,了解相關觀察技巧,更加清楚的明了相關的知識點內容。
 ?。ㄋ模┺D變課堂學習主導,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僅僅是被動的接受學習知識,這樣的學習模式,會磨滅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轉變課堂主導地位,將教師“命令者”身份轉變到“引導者”身份,才可以讓學生真正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同時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教師不妨在課前就跑出相關問題,先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教師再由點及面,由這個問題拓展開,進行相關的教學內容。這樣不但給學生一個學習的過渡過程,更可以方便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圓的周長 》這一課時時,不妨先讓學生拿出圓形物品,想辦法將他的周長測量出來,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利用書上課本所學知識,學生在進行這個課前問題的解決時,不但可以預習到本節課的內容,而且倘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也會更加認真聽講,提高注意力,同時提高自我學習思考能力,促進自我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學科相對要求更高,教學過程難度更大,而興趣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之一,他們對學習的動力往往來源于興趣。教師應該積極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為了保證小學生學科素質的全面發展,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興趣點作為切入點,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一點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更加努力積極的探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倩.項目引領,精彩課堂:例談項目引導法在勞技教學 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中旬),2016(8).
  [2]劉環.淺談激勵機制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參考,2007(18):19.
  [3]羅雪如.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8):2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6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