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技術在社區融合教學應用中的探索和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動了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技術由于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相融合,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教師可以隨時將教學所需信息引入教學工作中,打破教室的局限性。在特殊教育學校如何讓多媒體教學技術與社區融合教學有效的結合是一種挑戰更是一個趨勢。因此,本文對這個課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技術;社區融合教學;探索和思考
特殊教育學校的社區融合教學是立足于貫徹國家教育部《中度智力殘疾學生教育訓練綱要》所設立的課程,是中度智力殘疾學生適應生活學會走向社會的重要課程。由于受教科書、社區、學生智力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傳統教學模式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如何讓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于社區融合教學,或者說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特色和優勢,使其成為社區融合教學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更好地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勢在必行。
一、為教,引入和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多媒體教學技術”主要指基于多媒體形式的教育教學設備以及大數據的網絡資源庫的新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像、音樂、影視、動畫于一體,通過人機交互,實現獲取、處理、編輯、傳播等的綜合技術,是圖、文、聲、像等資源的系統運用,它的多樣性、交互性、集成性、實時性、數字化等特征使教學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多媒體技術與社區融合教學的有機結合是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實現了從傳統意義上的通過教師、文字教材、教室等有限資源擴寬到現代意義上的通過集圖、文、聲、像、網絡、文印等立體多元性資源系統綜合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視覺和聽覺功能,對大腦產生多重刺激作用,從而使得學習效果最大化。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其已經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在提高教學質量和增強教學效果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和事實的存在,我們應該讓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如我所擔任的特殊教育社區融合課程《認識超市》中,我們可以按傳統方法用圖片展示超市的樣子讓學生認識超市,但效果絕對沒有多媒體動畫的效果好。我的多媒體課件展示的是:熱鬧的社區,人群涌動,然后是畫面慢慢轉到周圍的建筑物,其中就有標識“超市”字樣的景物出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感到熟悉而興奮起來,接著跟著鏡頭進入超市里面,讓學生象親臨其景進入了超市一樣,眼前就是整齊的貨架和琳瑯滿目按貨物類型陳列擺放的商品,還有熱情的工作人員等。在這個動畫播放過程中我簡單穿插講解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對超市有了一個初步認識,還給學生提出要思考的問題:在超市入口時為什么要將隨身背包存放?超市里的東西為什么可以自己挑選?自己選取的東西為什么不能拆開包裝或損壞條碼?怎樣付款?這樣,學習興趣也調動起來了。因此,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優勢在于能使那些很難用語言和模型直接表達的事物和過程變得直觀易懂,清晰明了,學生學得開心,老師教得順心。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和良好的交互性等特點,將多種信息同時或交替作用給學習者感官,使學習便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也由于多媒體教學技術能直觀形象逼真地展現教師想要營造的教學情境,可以將學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覺器官,讓學生盡快進入教學情境,從而誘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中獲得知識,在趣味的學習中形成技能。同時由于受到教師個人知識面、時間、精力的限制,要靠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短短幾十多分鐘的課堂時間里傳授給學生豐富而又廣闊的知識,顯然是不太可能的,而多媒體教學技術就成了有限的教學時限內最大限度的傳授知識的必然途徑,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為教,使用和提高多媒體教學技術
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指出:教學過程最優化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尋求合理的教學方案,使教師和學生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得最好的發展。所以在特殊教育學校由于智力殘疾學生的智力發展不健全,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相當有限而且個體性差異也很大,我們啟智教學工作者就應該注意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時不能脫離于傳統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技術應該是傳統教學方式延伸和補充。有些教師,常常在一節課中從頭到尾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節課下來,讓學生好象看了一場電影或動畫片,還有的教師過于看重課件、影像資料的作用,對現場教學甚少。但課件制作得再好,畢竟是虛擬的。我們還要抓住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及時施教,才能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例如,我在《認識超市》整個教學過程中,考慮到智力殘疾學生有多動癥的有自閉癥的,秩序與紀律都是很大的挑戰,我就先在課堂上用多媒體介紹超市先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然后安排學生到學校的模擬超市進行體驗,最后帶領學生到真實的超市中去體會,重點是學會購物。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多觀察,通過用眼睛看,讓學生從中發現超市的特點,如貨物很齊備,工作人員很熱情,環境很漂亮等,還適時提示學生觀察和實踐:將隨身背包進行存放、自己挑選需要購買的商品、注意商品包裝或條碼,排隊付款。讓學生通過用耳朵聽,問學生是否聽到了工作人員對你說了什么?是否聽到了柔和的情景音樂等。讓學生通過用手觸摸,提示學生體驗這里有很多整齊的貨架和花花綠綠種類齊全的貨物。這些實踐活動的效果是放映影像資料所不能達到的。在這個體驗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相應的知識,而且學到了觀察、學會了購物的方法。這樣就達到了多媒體教學技術與現場教學法、參觀教學法等教育方法得到有機整合,實現了教學手段的優勢互補,可謂相得益彰。因此,多媒體教學技術要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
三、為教,創新和發展多媒體教學技術
在社區融合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輔助手段,如果運用不當,反而會對教學產生副作用,如教法不當、教學活動弱化、教師作用過分淡化、教學效果難以顯現等。因為現實情況是: 一方面,教師多媒體技術良莠不齊,特別是對年紀較大的教師大多連打字都困難,對多媒體技術的掌握相對薄弱,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不夠熟練,無法最大限度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只有部分年輕教師運用得比較好。
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資源不夠豐富,任課教師在教學設計、媒體處理、藝術加工等過程中因網絡原因或操作能力或軟件和硬件問題等未能充分利用大數據。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并努力改進和提高,不斷探究多媒體的正確實施策略,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1.要提高教師隊伍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影響課件制作和多媒體教學開展的關鍵因素是教師的多媒體技術。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和發展,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熟悉和掌握學科體系、教學內容和教改方向,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包括計算機、音頻、視頻、網絡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并將所教專業和多媒體的知識相結合。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要不斷地學習、充實提升,積極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積極探索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新途徑,使其真正成為教學的好幫手。同時,學校也要積極采取措施,為教師學習多媒體技術創造條件,鼓勵教師通過培訓和觀摩學習等途徑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更好地促進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發展。
2、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培智的社區融合教學是實踐性和針對性很強的教學工作,必須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大量的交流,并且反復進行,才能讓智力殘疾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形成,只能通過實際訓練才能獲得,如購物的過程,只有學生親自參與過才能學會,必須經過反復實踐和體會才能熟練,所以不能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代替傳統教學方式。
3.要讓多媒體技術真正滿足教學的需要。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作用是許多傳統的教學媒體不可替代的,但多媒體不能替代其他教學媒體。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需要用多媒體技術來完成教學,有些教學內容如果用實物、模型、掛圖或投影演示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不必追求高大上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只有結合使用,才能取長補短,發揮最大的教學效益。
4.要將多媒體課件內容不斷地更新和發展。多媒體課件制作要遵循教學性、可行性、藝術性、啟發性原則。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從不同層次和不同需要,靈活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針對不同學生及時變換課件內容,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不能全盤照搬,也不能千人一律。
總之,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教學輔助手段,集文字、圖像、音樂、影視、動畫于一體的特點,其與教學的有機結合,擁有無法比擬的內在感染力。只要我們正確、靈活、創造性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就一定能讓多媒體技術發揮出輔助教學的優勢,從而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葉志娟 劉怡靜.現代教育技術[J].遼寧大學出版社 2013.6.
[2]蘆燕云.我們的社區[J].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