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廣南縣發展蒜頭果的意義、優勢及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蒜頭果(Malania oleifera)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云南省極小種群和國家珍貴用材樹種,加上果油神經酸含量達46%,主要生長在石漠化區,具有較高的經濟、生態價值,2018年毛油價格達65萬元/t,統籌發展好蒜頭果產業,對推進石漠化經濟生態協調發展、促進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主要分析了廣南縣蒜頭果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優勢,并對產業發展提幾點建議,希望對產業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蒜頭果;發展意義;優勢;建議
  蒜頭果(Malania oleifera Chun ef Lee)屬鐵青樹科蒜頭果屬,常綠喬木,是我國特有單屬單種古老植物、國家二級珍稀瀕危保護樹種、云南省極小種群重點拯救保護對象和國家二類珍貴用材樹種。蒜頭果生長迅速,但因受其自身生物學特性、氣候及特定環境的限制,自然資源分布狹窄,僅零星或小片狀間斷分布于云南東南部的廣南縣、富寧縣及廣西西部的石灰巖山區,具體位置為北緯22°23’~24°48’,東經105°30’~107°30’區域內,云南主要分布于海拔300~1640m,廣西主要分布于海波300~1000m。常綠喬木,高達20m,胸徑達40cm;樹干挺直,樹皮灰褐色,稍縱裂;是微酸至中性樹種,土壤pH值4.5~7.2,幼苗、幼樹期喜陰濕環境,隨著樹齡增大而逐漸喜光。
  1發展意義
  1.1合理的開發利用,將極大地促進該物種的保護
  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地帶性植物保護是當今世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環境的破壞也越來越大,出現了許多生態環境惡化、資源銳減等現象,導致許多生物物種的消失,使生物多樣性面臨著自身進化和人類嚴重干擾的雙重威脅。世界各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呼聲日益高漲,人們已意識到拯救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地帶性植物,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相繼制定了世界性和各國的保護生物多樣性、拯救瀕危野生生物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多項公約和政策法規,并將“拯救瀕危野生生物”列為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框架下的一項戰略任務。蒜頭果為國際預瀕危保護植物,在《云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緊急行動計劃》重點保護對象中名列第11位,是滇東南喀斯特石灰巖地區特有的高價值珍稀物種。因此,要實現對蒜頭果的保護,首先必須要壯大該物種的種群,只有開展蒜頭果種植相關技術研究與開發利用,防止野生資源過度利用和破壞,才能更好地保護這一物種。
  1.2有利于石漠化區域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和民生林業建設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舉措,石漠化治理是國家在西部實施的重大生態項目之一。云南省石漠區生態脆弱、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生態治理區域涉及面廣,而群眾靠山吃山,單一營造生態林已嚴重影響了山區群眾的生產、生活,也難以真正摘掉“貧困帽”。因此,如何找到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又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優勢樹種,促進石漠化區經濟、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各級各部門的難題。蒜頭果生長迅速,主要分布在云南東南部的廣南和廣西西部巴馬等300~1640m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是喀斯特石灰巖地區的特有樹種,樹高可達20m,冠幅可達16m2,屬常綠闊葉樹種,根系發達,抗旱能力極強,是良好的生態樹種和治理石漠化的優良鄉土樹種,對推動石漠化區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3極高的經濟價值,有利于石漠化區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
  首先,蒜頭果種仁含油率為64.5%,油中富含40%~50%的神經酸(順-15-二十四碳烯酸),是一種長鏈不飽和脂肪酸,最早發現于哺乳動物的神經組織,故命名為神經酸,最早從鯊魚油中分離出來,又名鯊魚酸。1972年,英國權威神經學教授Sinclar等研究發現,鯊魚腦組織在受重創后的短時期內能夠自行修復。該現象被證明是因為鯊魚部分腦組織中一種為“神經酸”的物質在修復大腦神經信息傳遞通道——神經纖維上發揮了神奇的作用,這一發現引起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后來,大量醫學研究證明,神經酸是大腦神經細胞和神經組織的核心天然成分,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能促進受損神經組織修復和再生的特效物質,是神經細胞特別是大腦細胞、視神經細胞、周圍神經細胞生長、再發育和維持的必需“高級營養素”,對提高腦神經的活躍程度,防止腦神經衰老有很大作用。具有恢復神經末梢活性,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和發育的功能,并對心血管疾病及人體自身免疫缺乏性疾病等有顯著的療效。目前,國內99.99%高純度神經酸國際市場人民幣13萬元/kg左右。其次,通過對蒜頭果成分檢測,在蒜頭果仁中發現了蒜頭果毒蛋白(malanin),是蒜頭果種仁中分離及純化出的一種新型蛋白質,是一類有酶活性的有毒蛋白質,對人和動物有強烈毒性。但據云南民族大學民族藥資源化學國家民委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表明,蒜頭果蛋白對雞、兔的紅血球都具有凝集作用,是一種植物凝集素,為在細胞生物學、免疫學、腫瘤、生殖生理等方面提供新的研究手段,為蒜頭果蛋白作為凝集素的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云南大學醫藥學院研究表明,蒜頭果蛋白(malanin)分子量分別為30KD(A鏈)和23KD(B鏈)左右,體外抑制腫瘤細胞活性測試表明,蒜頭果蛋白對人宮頸癌細胞(Hela細胞)具有較強的毒性,說明蒜頭果蛋白具有用于免疫毒素治療癌癥的應用前景,為研制新一代抗腫瘤藥物打下了基礎。最后,蒜頭果還是最好的珍貴用材樹種。蒜頭果是高大喬木,樹干通直,高達20m,胸徑達40cm,木材紋理較好、密度大、耐腐蝕、不裂不翹。是家俱、船舶等上好材料,是國家珍貴用材樹種,市場價高達4000元/m3左右。
  總之,蒜頭果因極高的經濟價值,如能更好地開發利用,對石漠化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將產生積極作用。
  2發展優勢
  2.1資源優勢
  2013年,由廣南縣林業局、云南省林業科學院油茶研究所和文山州林業局種苗工作站組成了調查組,歷時16個月,完成了廣南縣蒜頭果資源調查。經調查,廣南縣蒜頭果主要分布在董堡鄉、蓮城鎮、舊莫鄉、曙光鄉、南屏鎮、那灑鎮、楊柳井、珠琳鎮8個鄉鎮23個村委會66個自然村,分布面較廣,總株數12945株,而全世界僅存有野生蒜頭果資源20000多株,全部處于野生狀態,廣南縣占資源量的64.73%,年產種子45t左右。廣南發展蒜頭果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2.2工作基礎
  2.2.1開展了蒜頭果主要生境因子分析研究,為栽培區劃提供依據。蒜頭果喜冬無嚴寒、夏無酷熱的溫暖濕潤氣候,一般年均溫在16~19%較適宜,但能耐-6°C的低溫。廣南蒜頭果分布在22°23’~24°48’N和105°30’~107°30’E狹窄區域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兩側坡背陰面,石灰巖山區及石灰巖山區與土山過渡帶。通過典型優勢植株調查,90%以上優樹分布在海拔1200~1500m,初步確定蒜頭果適宜栽培區為海拔1200~1500m。多生長在中坡以下,坡度30。以下,少許長于山頂,但生長不良。95%生長在陰坡、半陰坡及半陽坡,少許在陽坡生長的,早期植被較好,土壤濕潤。多數分布于江河流域兩側陰坡面。經到最適宜區董堡、蓮城、舊莫蒜頭果林下取10個土樣檢測,pH值為4.34~6.96,平均值達5.56,說明蒜頭果喜歡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主要為黃壤、砂壤及石灰巖發育的近中性土壤。同時,土樣的鈣含量平均高達1111.38mNkg,有機質高達214.21 g/kg,說明蒜頭果對鈣及有機質要求較高。
  2.2.2苗木快繁技術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開展蒜頭果實生繁殖和嫁接技術研究,建立了快捷的蒜頭果苗木快繁技術體系。采用沙床催芽,使出芽率達92%,采用芽苗砧嫁接,成活率達84%,取得了較好效果。通過沙藏點播或植芽苗,解決了蒜頭果移栽成活率低的問題,為蒜頭果規?;l展奠定了基礎。
  2.2.3品種選育按程序開展。自2004年以來,為解決蒜頭果產業發展的良種問題,在廣南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200多萬元,由云南省林業科學院油茶研究所承擔蒜頭果良種選育工作,由于是一個新樹種,無經驗可借鑒,油茶研究所從良種選育技術方法及指標體系建立、優良單株選擇評價方法及工作開展、無性繁育技術研究、傳粉機理研究等開展了系統的育種工作,經過11年的努力,初步選定目標遺傳育種單株230株,建立了完善的檔案,為蒜頭果良種選育奠定了基礎。
  2.2.4產業發展規劃、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基地建設。廣南縣已完成《蒜頭果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到2037年,全縣完成基地建設1.67萬hm2,目前,結合退耕還林工程,每年以533hrn2速度推進。云南省林業科學院油茶研究所先后開展了蒜頭果移栽成活率、混交技術、栽培密度、栽培模式、高效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控等研究,基本解決了蒜頭果的栽培技術問題。截至2018年底,在廣南董堡、蓮城、舊莫、曙光等鄉鎮建立示范基地1053.67hm2。
  2.2.5產品加工。廣南縣年僅產蒜頭果干種子45t左右,受資源限制,廣南永豐神經酸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從事蒜頭果收購及初加工,毛油價65萬元/t,經南京圣諾永豐生物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杭州圣諾生物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精深加工為神經酸膠囊銷售,公司生產的和壽堂牌《神經酸膠囊》售價在1980元/盒,規格為48g(240mg×50?!?瓶),神經酸含量31.2%,折價神經酸13.3萬元/kg。由云南省林業科學院油茶研究所為科技支撐,廣南圣諾永豐神經酸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申報的神經酸(順15-二十四碳烯酸)通過了國家衛計委新資源食品審批,批準文號為衛食新通字[2017]2,意味著為蒜頭果保健品,食藥準字號產品開發敞開了大門。昆明醫學院2017年開發出了利用蒜頭果開發出了神經酸神經噴劑和含片,上市后銷量較好。
  2.2.6知識產權保護。已開展蒜頭果原生地、地理標志、蒜頭果之鄉保護申報工作,進一步開展在專利、標準、品種等知識產權領域創新與申請保護研究工作。
  3幾點建議
  3.1制定相關扶持政策
  縣委、縣人民政府應及時制定出臺《廣南縣蒜頭果產業發展苗木扶持辦法》《廣南縣蒜頭果種植基地建設扶持辦法》等相關扶持政策。對在廣南縣從事蒜頭果種植的單位或個人,經縣林業局審核,報縣人民政府審批,無償提供苗木,對在廣南縣境內建立的3.33hm2以上的蒜頭果基地,經縣林業局核實及組織驗收,達到技術及撫育標準的,經報縣人民政府審批,給予一定的補助。其它在種源保護、加工基地、產品認證等也出臺相應的扶持辦法,促進蒜頭果持續健康發展。
  3.2建議把蒜頭果納入大健康產業加以扶持
  目前,發達國家(歐盟、日本)已把神經酸作為大腦營養補充劑廣泛應用于智力提升、記憶力改善、神經性疾病治療。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齡化的加重,神經酸產品不再是發達國家專利,將在我國產生良好的市場前景,建議縣委、縣人民政府將蒜頭果產業納入大健康產業加以扶持。
  3.3加強對現有資源的保護
  近年來,隨著蒜頭果多部位提取物在醫療、保健方面的特殊功效不斷被挖掘,蒜頭果資源的珍貴性越顯凸出,搶采盜采嚴重,進一步加劇了野生蒜頭果資源的人為破壞性,野生種群數量急劇減少,加上火災、生境破壞等因素,資源保護壓力持續加大。建議建立極小種群自然保護小區及種質資源庫,保護野生種質資源和進行遺傳多樣性保護,為開發利用保存種源。加大對伐樹采果、搶采盜采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避免物種再遭受破壞。
  3.4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
  抽調一支技術隊伍,組建創新團隊,從良種選育、豐產栽培、產品研發等開發全產業鏈研究,為蒜頭果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盡快在原生態產品、地理標識產品、蒜頭果之鄉等知識產權領域開展申報工作,提升蒜頭果產品品牌;鼓勵技術人員開展標準制定、論文發表、專利申請等工作,夯實發展基礎。
  3.5激勵科技創新,解決當前制約蒜頭果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一是盡快建設蒜頭果種質資源庫,進行優良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蒜頭果野生資源急劇減少,進行種質保護已迫在眉睫,否則將面臨優良種質資源枯竭。二是建立蒜頭果天然種群保護區,使野生蒜頭果資源免遭破壞。三是加快蒜頭果良種選育攻關,實現蒜頭果產業量與質的提升。目前,由于蒜頭果無良種,只能實生種植,始果期長,豐產性差,效益低。要實現蒜頭果的高效栽培,必須要解決良種問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7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