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地區山桃高效經營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遼西地區主要包括遼寧省錦州市、朝陽市、葫蘆島市以及阜新市等,自然氣候以干旱為主。山桃為本地區的常見鄉土樹種,具有適應性強、應用廣泛等優勢。山桃進行有性繁育后,因地制宜,選擇經營培育方向,嫁接不同品種,修剪不同的園林造型等,耕地培育園林苗木。在幼樹最初生長的三四年內,林間空地可進行低矮谷類農作物、豆類以及中草藥等間作經營。先進的經營、栽培技術綜合應用,提升了以經營山桃為核心的單位面積產出,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關鍵詞] 山桃;栽培技術;遼西地區
[中圖分類號] S66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6-89-2
1 自然氣候與生態特性
1.1 自然氣候特點
遼西地區主要包括遼寧省錦州市、朝陽市、葫蘆島市以及阜新市等,屬于華北植物區系向東北、蒙古植物區系過渡地帶,年平均降雨量450 mm,雨季雨量集中,年均蒸發量為1 974.3 mm,晝夜溫差大,以干旱氣候為主,自然植被有明顯的耐旱、抗寒等特征。
1.2 山桃的生物生態特性
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 (Carrière) de Vos ex Henry],薔薇科喬木,樹冠高大,樹皮光滑、暗紫色,花期3—4月,果期7—8月,核果近球形,主要以種子繁殖。山桃具有喜光、耐寒、耐干旱、耐瘠薄、怕澇以及對自然環境適應性強等特性,在遼西地區分布廣泛。其栽培管理較為粗放,也可作為桃、梅以及李等果樹的砧木,是我國北方地區應用廣泛的優良樹種。
2 山桃高效經營栽培技術路線
山桃為遼西地區鄉土樹種,具有較強的應用優勢。掌握先進的經營、栽培技術,利用遼西地區耕地或坡耕地資源豐富以及光照、自然降雨等適應山桃生長的優越條件,對山桃進行有性繁育。根據培養目的的不同,經營繁殖食用雪桃、實生苗荒山或耕地栽培、培育園林苗木等,在耕地栽培經營。幼樹生長的最初三四年內,山桃的根系、冠幅處在初期生長階段,幾年內未達到郁閉。林間空地可進行低矮谷類農作物、豆類以及中草藥等種植,減小林間空地因除草等產生不必要的人工開支,提高單位面積產出。因地制宜,選擇經營培育方向、嫁接不同品種、使用間作經營等,提升山桃的食用、園林等產出應用價值,可達到常見樹種的高效經營栽培目的。
3 苗木種子繁育
山桃種子繁育技術簡單,成本較低,應在播種前進行冬儲催芽處理。育苗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具備灌溉條件的壤質土耕地,秋季或早春旋耕,整地前施入廄肥3 000 kg/m2,也可以用80 kg磷酸二銨或尿素替代,選擇旋耕深度25~30 cm,留出灌溉水渠。4月中旬播種,播前3 d灌溉。播種規格為行距0.5 m,開溝深3~4 cm,每667 m2播種量50 kg,一般4 cm遠撒播有一顆種子,然后覆土,覆土厚度4 cm,鎮壓保墑,7 d后陸續出苗。以后除草松土兩三次,視自然降雨狀況,一般6月和10月分別灌水一次。播種1年后,苗高達到1.5 m,地徑0.8 cm以上,可移植栽培或直接嫁接。
4 山桃經濟林培育措施
4.1 實生苗栽植
在荒山、坡地栽培,屬于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兼備的類型。如選擇荒山栽植,土層厚度應大于5 cm,栽植密度2 m×3 m或3 m×3m,栽植坑0.4 m×0.4 m×0.4 m。春季清明前后栽植,栽后澆足水,覆蓋熟土,踩實,蓋土后地面覆膜,效果更好。及時定干,高度0.4~0.5 m。7月中旬修剪,選取新萌發的側枝,保留三四個,其余剪除。山桃樹可自然生長為開心型,9月上旬再進行一次修剪,側枝的基部30 cm內不保留分叉,以上可自然生長。山桃栽植3年后開始開花結實,早春開花,花色鮮艷,掛滿樹冠,景觀秀美。
4.2 間作經營技術應用
山桃坡耕地栽植或者苗圃地培育園林大規格苗木,株行距一般達到2 m或更大。因此,幼樹在最初生長的三四年內,與間作植物之間具有異質性,如林間空地的光照、山桃地下根系生長發育以及不同培育目的和植物生長周期等。在不影響山桃生長的同時,林下進行間作經營,可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間作的種類有多種,如一年生的豆類、谷類、芝麻以及油葵等,也可以種植本地適生的一年或多年生中草藥,如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L.)、白蘚[Dictamnus albus L. ssp. dasycarpus (Turcz.) Wint.]、蒼術[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黃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柴胡(Bupleurum chinense)、防風[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rucz.) Schischk.]、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苦參(Sophora flavescens)以及穿龍薯蕷(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等,還可以種植歐李。因近年來經濟的發展,勞動力工資漲幅較大,因此間作時選擇操作技術簡單、生產周期3年左右的經濟作物效益較高,如間作北蒼術[A.chinensis (DC.)Koidz]。
蒼術采取大壟雙行直播,行距的大壟間距為0.5 m,便于經營管理;雙行間距為0.2 m,提高單位面積種植株數。山桃栽植后土地全面灌水,第3天即可間作播種。蒼術開溝深度1.5 cm,667 m2用種4 kg左右,播后蓋土厚1 cm,及時鎮壓。本地區春旱,土壤干燥塊,為保證蒼術出苗,應連同新植山桃一起覆蓋塑料薄膜,達到耕作層土壤濕潤,同時提高地溫,促進苗木生長。蒼術出苗后,及時劃破薄膜,保證幼苗正常向外生長。苗高5 cm以后,結合除草,穴狀定植留苗,穴距20 cm左右、每穴保留兩三株。以后與山桃一起,適時除草、松土、施肥和澆水灌溉。種植三四年即可采收,一般在10月采收,挖出根莖曬干,即可出售,每667 m2產干品可達到300 kg。 4.3 食用蜜桃嫁接
朝陽蜜桃是近年篩選的食用桃新品種,具有耐旱、耐寒抗性強以及果品優良等特性。以一年生苗木山桃苗木為砧木,改接蜜桃后,嫁接苗生長一年即可建園栽植。為提高建園收益,也可以培育成二年生大苗,緩苗更快,價格更高。嫁接時,可在山桃苗木地面部位直接嫁接,方法包括舌接、插皮接、嵌芽接以及腹接等多種。
現以腹接為例做簡要介紹。嫁接時間以早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最佳,先處理山桃砧木,將砧木在離地面5 cm處的上部剪掉,在剪口下方l cm處,用刀呈30°角由淺入深向下斜切一長2.5~3 cm的切口,深度達砧木直徑的l/2,切口要平直。選蜜桃當年健壯枝條作為接穗,在下端的一側用刀呈30°角切削一長約2.5 cm的平直削面。在該削面的對面,用刀呈45°角斜削一比前一削面稍短的接合削面,接穗上留兩三個完整芽。將接穗下端的長削面迅速插入砧木切口中,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保持一側或更多對齊并緊密接觸,用塑料條將接合部位綁緊扎嚴。嫁接7 d后,及時抹除山桃萌生幼芽,保證接穗幼芽的養分、水分供應。注意不要刮碰接穗,幾天后再次抹芽,連續抹除3次后,基本可以清理干凈。成活后,每株保留一支生長最好的枝條,其余及早剪除,以后適時進行田間管理即可。
4.4 園林苗木培育
4.4.1 地面直接嫁接。一年生山桃砧木可直接嫁接園林苗木,本地適應的嫁接品種主要包括紫葉矮櫻、密枝紅葉李以及杏梅等,嫁接技術相同。例如,嫁接后培育小喬木,嫁接成活后保留一個主枝,高生長至1.0~1.2 m時定干,萌生側枝后保留三四個即可;培育綠籬或培育灌球,接穗成活10 cm以上時,統一將頂部剪除,刺激萌發出更多側枝,第2年春季移植后綠籬即可成型;培育灌球時,春季移植為相應的密度,每年修剪三四次,注意田間管理,及時除草,加強水肥管理,一兩年后即可培育成灌徑0.8~1.5 m的園林球,效益顯著。
4.4.2 培育山桃大規格苗木。山桃幼苗移植,密度2 m×2 m,行間可進行間作經營。除正常田間管理外,特別注意在7—8月及時定干整形,分支點高度在1.0~1.5 m,主側枝保留3個,在每個側枝的0.5 m以內保留2個分杈,以后的3級分枝以上可自然生長;栽植后第2年秋季進行追施廄肥,施肥量為1 500 kg/667m2。施肥時,在大樹兩側1 m處挖35 cm深的條溝,溝長每側1.5 m,均勻撒肥厚覆土。秋施農家肥有許多優點,如挖溝時增加斷根,次年可萌生大量不定根,便于吸收養分、水肥等,同時可以改良土壤結構組成,增加有機質含量,提高樹木的抗旱性,加快生長速度。一般生長3年后,干莖在5 cm以上,即可出圃或進行高接換頭。
4.4.3 高接換頭??衫蒙教艺枘局鞲纱謮?、干型優美的特性。改接的品種主要有榆葉梅、紫葉矮櫻、密枝紅葉李以及杏梅等。以榆葉梅為例,保留山桃的3個主干進行插皮接,每個主干嫁接2個接穗。因砧木根系發達,嫁接成活后生長迅速,注意剪除過長的枝條頂芽,抑制生長,避免刮風發生嫁接的新枝整個劈裂;嫁接成活后,山桃原來每個主干枝上保留2個成活枝條即可,其余枝條以及萌生的山桃新枝及時剪除。接后1年即可園林應用,如培育2年,樹冠更加圓滿,價格更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1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