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由肺內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頑固性低氧血癥為顯著特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關注,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病機理也各有不同,重度窒息、胎糞吸入也導致繼發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分泌,從而導致肺泡萎陷。臨床表現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難于用常規氧療糾正的低氧血癥等。
關鍵詞:重度窒息;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高頻震蕩通氣
【中圖分類號】R27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4-9368(2019)01-0077-02
一、基本資料:
該新生兒出生窒息復蘇后吐沫,呼吸困難,呻吟,反應差1小時入院?;純合礕3P3、孕40W+2于家中出生,具體出生情況不詳,家屬緊急送至樂東縣中醫院(約5分鐘),就診時患兒無自主呼吸、未聞及心跳,全身皮膚糞染、青紫,體重2.76kg,立即予保暖、清理呼吸道、心肺復蘇、“腎上腺素”肌注、嚴格消毒斷臍等處理,呼吸、心跳逐漸恢復后送至我院,入院時患兒呼氣性呻吟,吐沫,易激惹明顯,肢端冰冷,發紺,反應差,哭聲弱,進行性呼吸困難,無嘔吐,無硬腫,無抽搐,今擬“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癥;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新生兒腦病;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收住院進一步診治,生后尚未進食,胎便、小便尚未排。否認母孕期有感染及藥物使用病史,否認毒物及放射物質接觸史;否認藥物、食物過敏史。父母非近親結婚,母親乙型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體(+)。體檢: T 35.8℃ RR 75次/分 HR 112次/分 W 2.76kg SPO2 75%,外觀發育尚成熟,營養稍差,身長50㎝,頭圍33㎝,神志清,呼吸促,呻吟。全身皮膚青紫,冰冷,發紺、糞染,無黃染,無皮疹,未見出血點,無皰疹,無脫皮,皮膚濕潤,彈性可,無水腫、硬腫。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
二、輔助檢查:
血常規示:WBC7.98×109/L,N52.3%,L41%,HB166g/L,PLT278×109/L?!癇”型,Rh(+)。血生化示: TB45.4umol/L,DB21.1umol/L,IB24.3umol/L,前白蛋白68mg/L;血糖:6.79mmol/L。心肌酶:AST 56U/L,LDH621 U/L,CK532U/L,CK-MB169U/L。腎功能:尿酸537umol/L。電解質四項、超敏CRP、G6PD、降鈣素原、優生五項均正常。凝血四項:PT21.9S,APTT100S,TT100S,FIB15.1 g/L。血氣分析:PH 7.15,PCO2 37.7mmHg,PO2 37mmHg,BE-16mmol/L,HCO3- 13mmol/L,TCO2 14mmol/L,氧飽和度56%,乳酸6.69mmol/L。
三、診斷和診斷依據
1、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
依據:足月家中分娩,有窒息史,入院時全身皮膚糞染,口唇四肢末端發紺,氣促,呼氣性呻吟,吐沫,三凹征陽性,進行性呼吸困難,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干濕性羅音,入院血氧飽和度75%,血氣分析提示氧分壓明顯降低,診斷明確。
2、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癥
依據:足月家中分娩,有窒息史,入院時全身皮膚糞染、發紺,氣促、呻吟,吐沫,吸氣性三凹征陽性,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干濕性羅音,診斷明確。
3、新生兒吸入性肺炎
依據:足月家中順產出生,生后窒息,復蘇后有呼吸促、呻吟、發紺、吐沫表現,查體: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濕性啰音,臨床診斷考慮該病,可行胸片檢查協助診斷。
4、新生兒腦病
依據:有窒息史,復蘇后發紺、反應差、易激惹,入院查體原始反射差,提示缺氧存在,心肌酶:AST 56U/L,LDH621 U/L,CK532U/L,CK-MB169U/L。臨床診斷考慮該病,可行頭顱CT檢查協助診斷。
5、酸中毒
依據:出生有窒息史,呼吸困難,三凹征陽性,口唇四肢末端發紺,四肢末端冰冷。血氣分析:PH 7.15,PCO2 37.7mmHg,PO2 37mmHg,BE-16mmol/L,HCO3- 13mmol/L,TCO2 14mmol/L,氧飽和度56%,乳酸6.69mmol/L。診斷成立。
6、心肌損害
依據:出生時窒息,復蘇后有呼吸促、呻吟、發紺、吐沫表現,化驗CK532U/L, CK-MB169U/L,診斷明確。
四、治療
1、立即給予保暖,氣管插管,常頻通氣,SIMV+PS模式下,(FiO2 35%,RR35次/分,PEEP5cmH2O,PIP12cmH2O)維持血氧穩定預防呼吸暫停、吸痰通暢氣道、暖箱保暖預防硬腫、擴容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穩定、糾正酸中毒、維持血糖穩定、補充維生素K1防治出血、防治感染、營養保護腦細胞、脫水降低顱內壓、靜脈營養支持、監測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等治療。
2、患兒入院后第二天,氣管插管simv模式輔助通氣下血氧飽和度正常,但仍呼吸促、呻吟,考慮患兒有胎糞吸入史,易并發肺氣腫、肺不張等非均勻性肺損傷,易出現繼發性肺動脈高壓,予改用高頻振蕩通氣(HFO,初調參數:FIO2 30%,f 10Hz,MAP 10 cmH2O,IT33%,振幅20 cmH2O),復查監測血氣分析,適當調整參數。繼續保暖、心電監護、抗感染、營養保護腦細胞、營養心肌、靜脈營養支持、脫水降低顱內壓、維持血糖穩定等對癥支持治療。
五、結果
患兒明顯好轉出院。
六、討論
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應用高頻震蕩通氣的優越性,減少氣壓傷、容量傷、氣胸、肺動脈高壓,高頻震蕩通氣更利于氣體交換、提高氧合作用,有利于二氧化碳排出,同時改善肺循環,對整個肺臟的肺泡氣體交換均勻,明顯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全身缺氧狀態,高頻震蕩也有利于支氣管、肺泡通暢,加快胎糞排出,促進肺功能恢復,無人機對抗,提倡應用高頻震蕩通氣,加快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恢復。值得推廣應用高頻震蕩通氣。
參考文獻:
[1]王麗.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治療[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35):64-65.
[2]吳麗霞,董召斌,張鳳琴,等.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防治進展[J].當代醫學,2019,25(09):184-18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