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中歷史課程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綜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由于目前高中歷史教學和教材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無法使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獲得更多有效思考與知識。在這種教育背景下,運用歷史故事進行教學完善與改革尤為重要,利用歷史故事的豐富性能提升歷史教學成效和課堂氛圍,從而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教育價值和教學質量。本文立足于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發展角度,分析運用歷史故事的教育作用,并提出相關可行性應用策略,從而助力歷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與完成。
關鍵詞:歷史故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
引言
高中歷史教學的改革進程不斷深入,對高中歷史教學提出全新的教育要求,教師將歷史知識融入到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中,使教師能利用歷史經驗和歷史教訓助力教學,提升學生感知能力和認識。歷史故事作為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總結,一方面為歷史教學提供支撐,另一方面歷史的進步與發展為歷史故事提供豐富的素材。因此教師要認識到應用歷史故事進行教學的重要性,探索應用歷史故事進行教學的有效途徑,從而真正發揮出歷史故事的積極教育效果。
一、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應用歷史故事的教育作用
?。ㄒ唬浹a高中歷史教材中的不足
在高中歷史實際教學情況下,高中歷史老師將歷史教材作為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的依據,但由于歷史課本中的歷史知識點過于枯燥和沉重,在敘述歷史相關事件和歷史史實過程中較為簡潔,使學生對于相關歷史事件的認識不能達到深層次理解,學生需要利用其它渠道來獲得更多歷史背景知識,為學校課堂上的歷史學習提供知識體系,加大學生學業壓力和學習困難,使學生課余時間都用在彌補課堂認識不足中,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產生學習厭煩感和抗拒感。現階段教育事業的改革進程不斷加快,更加強調教師要利用教材進行展開式教學,避免將課本內容進行原本轉述,從而提升歷史教育的效果和教育功能。因此教師要探索全新的課程知識載體,利用豐富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事件講述充實歷史教材的不全面,根據課本基礎內容進行歷史故事的穿插,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理解課本內容,并認識到課本歷史知識背后的文化和背景內容,讓學生更加容易形成系統化的歷史知識體系,從而提升歷史課本教學的延展性和豐富性。
?。ǘ├们楦袘B度教育提升學生學習歷史興趣
歷史教學以傳統優秀文化傳承和發展作為教育主要課題,其具體的價值意義在于豐富學生思想和理念,讓學生增加我國歷史發展過程的認識,培養學生具備積極健康的歷史觀念。根據高中教育的課程標準和要求,不但要求教師對基礎歷史知識進行深層次的傳授,還要重視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形成良好的愛國精神和思想。利用具有豐富情感的歷史故事展開授課,一方面通過講故事式的情感教育方式引導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另一方面能增強歷史課程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提升學生參與歷史課程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利用歷史故事進行情感態度教育,能夠針對性的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普及,將抽象的歷史教學目標轉化為現實情感培養工作,使學生在歷史故事的熏陶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并在情感價值教育手段下提升自身情感價值觀,實現全方位素養的綜合性培養與提升。
二、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一)建立歷史故事與課程難點有效融合教學機制
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的教育價值,要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與規劃,通過具有針對性的歷史故事的講述,豐富課本內容的結構框架,提升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和氣氛,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歷史文化背景和歷史事件提供良好的環境。高中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認識處于認知階段,對于歷史課本中的抽象知識和重點代名詞很難進行有效思考,容易產生知識模塊的模糊認識情況,從而降低歷史教學的教育價值和教育意義。然而在歷史重點和難點內容中增加歷史故事的運用,能夠將課本知識利用故事的形式進行重點講授,增加學生對于歷史重點知識的情感投入,為歷史教學內容提供更全面的發展方向。例如在中國近代政體變革歷程一課中,學生對于我國半封建制度理解并不全面,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相關歷史事件和故事,比如洋人能夠對我國決策進行干預,我國卻無法對外國制度進行干預的權利,并中國的進出口稅務都有國外制定,中國無自主管理和規定的能力,并對林則徐和魏源等抵抗派的思想內容進行介紹,使學生全面了解我國當時發展情況和改革歷程,從而加深學生對于這一節課程的深層次理解。
?。ǘ┮詺v史故事增強學生歷史背景和文化感受
高中歷史課程的開展意義和作用,除完成高中教育任務外,還要重視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提升文化感受,并了解我國五千年文化起源和發展進程,增強學生文化的認同感和感知能力。高中歷史課程主要考核學生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能否利用歷史知識進行有效關聯知識的思考,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轉變教學傳統傳授知識點的局限性,引導學生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生,豐富學生歷史文化感受和感悟,并通過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豐富歷史課程內容,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歷史發展進程中的艱難,從而更加珍惜現在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利用歷史故事的講述增強學生歷史文化感受,例如《孔子與老子》一課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孔子與學生之間的故事,體會孔子思想與主張內容,并結合當今社會發展的情況,進行有效思考,領會孔子和老子的重要思想對于現代生活的作用。教師還可以利用動畫和視頻為學生播放孔子與顏淵討論關于“仁”的故事,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儒家的智慧,體會孔子與老子思想的價值意義,增強學生對于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感受,提升自身的文化的認同感和歷史教育的價值。
(三)借助歷史故事設置教學懸念
傳統歷史教學中教師常用布置任務的方式引發學生對于課程思考,這種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形成思考。然而利用歷史故事進行教學懸念的設置,能夠在課堂中增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便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歷史知識的自主性。以《鴉片戰爭》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進行相關故事情節的設問,“如果你是林則徐面對當時歷史背景你會怎么做?鴉片戰爭利用什么樣的處理方式進行解決問題的?”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對當時歷史背景進行講述,并全面分析當時的局勢,利用設置問題懸念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于課本歷史背景和知識的思考,發揮歷史故事應用在教學中教育價值,從而增強學生在課堂中集中程度,提升歷史教學的綜合成效。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能對教學發展提供有效幫助,在歷史教學中進行歷史故事的穿插,能夠改善傳統教學中單一死板的歷史內容和知識點,利用歷史故事趣味性的特征,提升學生參與課程內容的積極性。教師將教學難點與重點進行故事性講述,能針對性的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提升歷史課程教育成效的研究目的。
參考文獻:
[1] 穆巍.芻議高中歷史課堂借助歷史故事教學的新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5):83.
[2] 楊揚.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巧妙應用[J].學周刊,2019(12):59.
[3] 王祎霞.讓歷史故事貫穿高中歷史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8(11):106.
作者簡介:
朱昭英(1975-01-),女,漢族,福建泉州人,福建師大本科畢業,泉港第五中學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歷史。
?。ㄗ髡邌挝唬喝鄣谖逯袑W)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