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心身護理對婦產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狀態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身狀態的積極影響。方法:擇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本院婦產科接收的住院患者148例為對象,按照護理處理方式的不同將其納入試驗組、基礎組,各組74例,基礎組予以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常規方法的前提下增用心身護理措施,評比兩組住院患者經護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心身狀態情況。結果:經不同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分顯著高于基礎組(P<0.05);試驗組患者的各項心身狀態評分顯著優于基礎組(P<0.05)。結論:將心身護理措施實踐于婦產科住院患者中,可減輕其負面情緒,保持積極的抗病心態,使疾病更快康復,同時能夠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效果較佳。
  【關鍵詞】 臨床護理;婦產科;心身護理;生活自理能力;心身狀態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141-02
  婦產科接觸的大部分患者均因疾病和生理特征具有特殊性而給護理工作帶來了較多難題,多數女性患者較為敏感,病情治療會對其身心形成相應的負面影響,一些患者在懷孕、分娩期間還會對身體造成巨大負擔。因此,婦產科患者住院過程中容易出現負性心理情緒,且日常生活能力也會受到一定影響,護理人員需格外注重這類患者的心身護理,引導其合理調整自身情緒,以加快病情康復。此文擇取本院婦產科接收的住院患者148例為對象,旨在研析開展心身護理對這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身狀態的積極作用,匯報詳情如下:
  1 對象、方法
  1.1 病例來源 擇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本院婦產科接收的住院患者148例,入選患者認知清楚、無意識障礙,能夠自行或由護士指導下參與護理評估研究,排除患有重要臟器功能性病變者;年齡24-62歲,中位年齡(43.7±8.16)歲;63例為剖宮產孕婦,14例為妊娠期并發癥患者,28例為宮外孕患者,26例為子宮肌瘤患者,17例為卵巢囊腫患者。按照護理處理方式的不同將其納入試驗組、基礎組,各組74例,兩組病例的各項基線資料經過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基礎組予以常規護理,即創設舒適溫馨、整潔干凈的住院環境,予以常規入院宣教,遵醫囑用藥,保護患者個人隱私等。
  試驗組在常規方法的前提下增用心身護理措施,詳細方法:①心理干預。婦產科治療常常涉及患者陰道、子宮等較為私密的部位,部分患者配合度較低,加上術后恢復時間較長,易使其出現緊張、憂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護士在日常護理中,應主動和患者交談、溝通,向其詳細解釋疾病起因、治療目的、方法流程、預后效果等,盡可能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強臨床配合度。此外,護士可向患者講述以往治療成功的病例情況,鼓勵同類型病友之間增加交流,互相分享治療經驗,進而提升對臨床治療的信心。為每位患者開展隱私護理操作時,需提前講明目的、方法,并獲得患者同意及配合,注重保護其隱私,加強患者安全感和信任度。②疼痛護理。實施手術治療后,大部分患者均有切口疼痛現象,護士需向其解釋疼痛出現原因,指導正確的緩解方法,針對疼痛劇烈者予以適量的鎮痛、止痛藥物。引導家屬多和患者溝通、交談,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按照病情狀況積極調節其體位,定時施予翻身、叩背等護理,防止切口受到壓迫。③組織進行集體活動。按照患者實際病情,可組織開展一些合適的集體活動,如游戲、參觀、座談會等,每周1次,每次1小時,使患者在集體活動中打開心扉,互相溝通,積極抒發和調整情緒,以保持樂觀、輕松的心態。④康復訓練。通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后,護士按照患者的身體狀況,引導其進行簡單的軀體訓練,以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加快康復速度。
  1.3 評估指標 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取ADL量化表進行判定,包括主觀評分、客觀評分兩個部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②心身狀態采取本院自制的心身狀態評分量化表進行判定,涉及抑郁和焦慮、配合治療程度、遵醫行為意識三方面內容,評分越高代表心身狀態越良好[1]。
  1.4 數據處理 使用SPSS22.0軟件對各項數據予以計學分析,計量數據表達為(x±s),數據比對經t檢測;計數數據表達為 (n/%),數據對比經x2檢測;對比差異具統計學意義時以P<0.05來表示。
  2 結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情況 入院時,試驗組患者的ADL評分為(50.9±12.83)分,基礎組患者的ADL評分為(51.2±12.75)分,組間ADL評分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經不同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ADL評分為(82.3±9.28)分,基礎組患者的ADL評分為(71.4±11.02)分,試驗組患者的ADL評分顯著高于基礎組(P<0.05)。
  2.2 心身狀態評分情況 由表1中數據得知,試驗組患者的各項心身狀態評分都顯著優于基礎組(P<0.05)。
  3 討論
  伴隨醫學模式的不斷變革發展,衛生領域逐步對心身護理引起了高度重視。具體來講,心身護理是強調患者心身相互聯系的一種護理方式,注重兼顧身體、心理兩方面護理,積極轉變傳統的單調護理模式,以維護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協調性,并以此推動疾病康復進程[2]?,F階段,心身護理被普遍用于婦產科護理實踐中,心身護理通過剖析女性患者的心理狀況及相關問題,施予個性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幫助其宣泄與疏解負面情緒,以增強自愿配合治療的積極性,使護理質量得以有效提高。該研究的結果部分指出:經不同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分顯著高于基礎組(P<0.05);試驗組患者的各項心身狀態評分顯著優于基礎組(P<0.05),這提示心身護理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運用效果顯著。
  綜上可知,將心身護理措施實踐于婦產科住院患者中的效果確切,可減輕其負面情緒,保持積極的抗病心態,促使疾病更快康復,同時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白玉芳.心身護理在婦產科住院患者康復中的影響[J].中國民間療法,2018,26(03):97-98.
  [2] 曾玲玲.心身護理對婦產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狀態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03):549-5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0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