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構建美育課程 提升審美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 美育課程;審美素養;美育活動;學科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0—0044—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美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
   筆者所在的天水市新華門小學,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學校一貫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以“讓每個孩子都擁有精彩童年”為辦學理念,積極創設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美育實踐活動,尤其是在美育課程的構建和實施上邁出了一大步。
   一、構建美育課程的實踐探索
   學校落實美育,首先要構建科學的美育課程體系。學校美育課程建設要以藝術課程為主體,各學科相互滲透融合,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養為重點。
   在開足開齊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通過多次的討論,我校最終確定了“構建藝術課程,提升學生審美素養”的工作思路。首先,把創建試點班、培訓教師作為基點,一步步推廣并形成全方位的“美育教育”系列。在美育實施的過程中,課程的構建主要以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為突破口,以音樂課為基點創設了聲樂、器樂、舞蹈、語言類的課程,以美術課為基點創設了繪畫、剪紙、手工等課程,以體育課為基點開發了動感團體操、健美操等課程。葫蘆絲演奏、管樂、戲曲(秦腔)、舞蹈、印第安笛、非洲鼓、合唱、剪紙、繪畫、攝影、美術字、手工及經典誦讀等課程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美育教育”課程多種多樣,異彩紛呈。
   通過這些課程的實施以及相關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藝術氛圍,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溫潤了學生的心靈,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多種技能,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取得的成效
   目前,學校美育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除每周五、周一的美育興趣活動課以及相關節日的慶祝活動以外,平時教學樓大廳每節課課間都會響起悅耳的鋼琴演奏聲,每周周一升國旗儀式上校管樂隊演奏的《國歌》雄壯有力,震撼人心,每周都有學生才藝展示。校園內的每面墻壁、每間教室都有名家書畫作品呈現,學生作品琳瑯滿目,學校參加各級各類藝術活動更是成果豐碩。2010年,舞蹈《愛的陽光》在全國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獲三等獎;2011年,舞蹈《老師,別走》獲市級一等獎;2012年,舞蹈《二小頌歌》獲市級一等獎,《花開童年》代表天水市參加了關中經濟區少兒晚會的演出;2015年,舞蹈《綠色小義工》獲甘肅省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2016年,舞蹈《碧雨青竹》獲全市鄉村少年宮展演一等獎;2017年,舞蹈《太陽的夢》在一節一賽一交流活動中,榮獲市級一等獎。書法、繪畫、攝影等個人作品每年都有多人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學校在2015年、2016年分別獲甘肅省德育示范校、甘肅省快樂校園榮譽稱號。
   三、今后的展望
   將美育滲透在各個學科之中,讓美育立體化呈現,這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語文學科將以經典誦讀為突破口,把書香校園、書香班級創建繼續向縱深推進,大力推動閱讀教學,促進學生把美文誦讀和鑒賞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讀好書、好讀書,以讀書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美化人格。數學學科要通過探究數學規律、挖掘數學文化、數學問題生活化等,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奧妙,感受發現之美。英語學科要通過美觀的書寫、精彩的對話、展現異域之美的文章等,讓學生學會挖掘美、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二是探究將美育融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之中。多年來,我們一直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作為重點來抓。自2013年起,學校堅持評選“一周之星”,旨在把審美教育與德育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進行觀察、推薦、評比,用身邊的榜樣影響學生。今后還要探索更加具體的、針對性與操作性強的學生日常美育評價體系,讓每一個學生的言行舉止、說話做事有規矩、有目標,從而促進學生人人崇尚美、向往美。三是探究在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節點,有意識地開展禮儀教育,如一年級的入學禮,三年級的十歲生日禮,六年級的畢業禮,以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成長,感受生命之美。四是探索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美育網絡。教育需要環境、需要氛圍,美育要做到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齊心協力,構筑良好的美育環境。我們將探索建立由學校牽頭、家庭參與、社會支持的美育教育機制,讓教師、家長及社會有關機構與人員凝結成美育教育共同體,全方位促進學生審美水平及能力的提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93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