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家園溝通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幼教行業不斷的發展和創設課程游戲化的前提下。家園共育作為發揮教育資源的一種方式,越來越受到我們幼教工作者的關注。為此我們認真致力于家長工作,倡導教師要與家長建立新型的家園關系,即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作為幼兒教師不但要關心和體貼幼兒,還要親近家長,學會與家長交談,學會做家長的朋友。在做家長工作時要親切交流,盡力對他們耐心地解釋,我們尊重他們,處處為他們著想,家長也就會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
關鍵詞:幼兒教師 家長 溝通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8-0017-01
要想與家長有效的溝通應該從幼兒的發展需要出發。“換位思考”,準確地理解家長的教育心理。正確地評價幼兒的在幼兒園表現。加強彼之間的交流溝通。幼兒教師在與家長的交流過程中.應該抓住幼兒成長問題的實質.多運用表揚激勵的方法向家長展現幼兒的可愛之處.并與家長共同探尋改變幼兒不良生活習慣的方法。
現代教育學認為,家庭和幼兒園教育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兩大方面,這兩大方面對幼兒的影響必須同方向、同步調,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家長在與幼兒教師交流時,往往產生一種困惑,即孩子在幼兒園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但回家后就不一樣了。這種現象表明,家庭和幼兒園在教育上存在著不一致之處,孩子若在家和幼兒園表現不一致,就不能算成功。為了達到家園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園雙方要圍繞著孩子的發展經常聯系,相互溝通,讓家長了解具體教育目標及幼兒各方面的發展,與幼兒園教育取得共識,從而使家園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進孩子發展。下面就粗淺的談一談如何做好家園溝通的工作。
1.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必要性
從幼兒成長發展的角度看—— 教師與家長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經常對幼兒的教育方式進行探討,并共同制定短期內的教育目標,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家長的教育發展角度看——教師與家長應建立起積極的合作關系,使家長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成長,獲得更多有關育兒方面的知識。在日常的接待中,我們發現由于各種原因,我們班級的孩子平時主要由老人撫養。祖輩的寵愛、包辦,使孩子養成了依賴、挑食、自主性差等不良行為。為了糾正孩子的行為,教師覺得首先要改變家長的觀念。因此,結合主題活動內容組織家長與幼兒一起開展親子活動——“我真棒”。整個活動以孩子獨立為中心,有系鞋帶,穿衣、扣紐扣小游戲等等,最后還結合主題“我真棒”引導孩子進行簡短交流。
2.真誠交往,密切聯系
教師要想與家長取得聯系,主動熱情地與家長相交流,在心理雙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橋梁,以爭取家長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過家園雙方互相訪問,電話聯系;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親子運動會等,通過這些活動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密切孩子與父母的關系。還可定期開展家長個別咨詢活動,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說:班上的一成、悅悅、楊澤、可為等小朋友的生活獨立性較薄弱。那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獨立性呢?是這些家長們所關注的。因此在于家長的溝通中,我建議家長平時多給孩子一些處理事情的機會:如洗自己的手絹、襪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業本、小畫書等。隨著孩子常時間的鍛練和培養,相信孩子們會逐漸增強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能力。以上這些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與家長通的途徑。
我們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中應該做到實事求是,要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受到老師比他們更深人地了解孩子。教師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度耐心地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如:夢琪小朋友從小體弱多病,像溫室中的花朵。家長對于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常感到不放心。每天接送孩子時,總是不厭其煩地詢問孩子:在幼兒園吃飯了嗎?在幼兒園喝了多少水?睡覺被子蓋好嗎……在了解了孩子的各種情況后,我首先做孩子媽媽的工作,并回答了他們的各種疑問,然后親自上門給爺爺奶奶做工作,向家長保證我們會實事求是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會盡心照料孩子,保證孩子健康快樂。通過一次次的家訪,終于打消了家長的顧慮和萬般的不放心。從此以后,班級中的三位老師緊密配合,關心照顧夢琪,同時引導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想喝水自己去,熱了脫衣、冷了穿衣,有困難可以請求老師幫助。一段時間過去了,每天看見孩子都是高高興興、健健康康的,家長從此轉變了對幼兒園工作的看法。
3.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家長
由于每個家庭條件不同,家長受教育程度也不一樣,在社會上的地位也有差異,但是我們不能戴有色眼鏡去對待家長。和他們密切交流,真誠相待,一起促進對幼兒的教育工作。
總之,和家長溝通不僅是人際方面的交流學習,通更是一個深奧的問題,是幼兒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更是學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我相信,只要幼兒教師做有心人,充分發揮家長園地、開放互動、家訪交流、作品展示等環節的作用,注意多種溝通方式的互相補充,靈活運用,定會取得家長的信任,實現家園共育,幼兒全面發展。從而使我們的工作得到更多家長的良好評價。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龐麗娟.教師與兒童發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楊曉萍,霍艷.專業認同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影響的個案研究[J].幼兒教育,2006(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