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已成為當前教學的重要課題。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不斷探索創新有效教學策略,促進新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一是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來轉變教與學的方式。二是教師應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實施分層訓練要求。三是教師應積極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四是教學中必須注重多元評價。
【關鍵詞】美術 有效教學 策略
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而在美術課堂上有效的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及美術學科教學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美術學科教育肩負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學生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教學有效性是教學活動結果與社會和學生個人需要是否相符及相符程度高低的一種價值判斷。從教育理論的高度我們可以將這些方法、途徑上升為策略。那么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要如何做,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來轉變教與學的方式。
傳統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多是教師讓畫什么學生就畫什么,教師怎么畫學生就怎么畫。連強調動手操作的技能課,也多實行著“灌輸式”教學,學生的學習方式多是被動接受。美國教育家赫欽斯曾說:“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做作出獨立的判斷?!彼晕覀冊谡n堂教學中可以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要求學生自主探求知識,主動形成、發展、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開展研究、探索等活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在講二年級《帽子回來了》時,我先創設“小豬丟帽子”的故事情境,再創設“當小豬的帽子被風吹到樹梢上以后,小豬會有什么樣的表情?”的問題情境,來啟發學生回想自己平時遇到同類問題的處理方法。我先邀請性格外向的學生大膽模仿小豬著急時雙眉緊皺,張大了嘴的表情。之后我鼓勵、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回憶、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邀請性格內向的學生模仿小豬思考時兩眼怎樣轉動,想出好辦法后怎樣咧嘴大笑。最后我邀請平時淘氣、好動的學生模仿爬樹、撐竹竿、摘帽子等動作,這樣既為他們提供表演、展示本領的機會,又為學生下一步繪畫創作提供參考和借鑒。這些教學情境的設置既啟發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研究,又能夠使學生在美術課上積極地探索和創造,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自信心,更多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自覺有效地發揮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實施分層訓練要求。
在美術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要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針對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能力水平,實施分層訓練要求。以適當的目標為導向,針對學生的不同愛好和特長,設計供學生自主選擇的活動內容或方式,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如在講授一年級《花花綠綠的糖紙》時,我設計了一個開辦“小小糖果店”的游戲活動。我向四家糖果廠(班級四個小組)求助,看哪家糖果廠能夠提供包裝精美、形狀豐富、數量又多的糖果。這個“小小糖果店”的情境設置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擅長繪畫制作,但是每個學生都愛做游戲。在創作中,我根據他們不同的能力、性格特點,進行了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分層訓練。對涂色又快又好的學生,我鼓勵他們從學具和用品中尋找更多不同形狀的材料作為糖塊,嘗試制作形狀特殊的糖紙進行包扎,并鼓勵他們主動幫助其他同學,以此來不斷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與合作能力。
三、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積極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
體現美術課程的價值,有效的途徑就是積極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讓美術課成為學生生命活力的展示平臺,成為知識積累、實踐參與、相互交流的活動平臺。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依據教材結合實際選用適合學生的新鮮事物,誘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活躍學習氣氛,構建充滿活力的美術課堂。通過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開發,體驗到了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更加勇于表現,敢于創新,帶動了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美術基本知識,掌握美術基本技能,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美術基本素養,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了顯著提高。
四、要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中必須注重多元評價。
有效評價是有效教學策略的一種形式,在促進學生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評價要按照美術課程標準提出的淡化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突出評價的激勵作用的精神,將量化評價與過程評價結合,由單項向多項轉變。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多元的評價手段,尤其應該注意到學生的自我評價活動,引導學生通過一堂課的活動后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從自身的發展需要出發,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之處。只有關注評價中的個體差異和發展的不均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才能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
總之,我們的教學活動如能讓學生們期待、盼望,并時常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有種無法抗拒的吸引力,那么這肯定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教師只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有吸引力,受學生歡迎;不斷地調整、改革和創新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使教學富有生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美術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美術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