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回歸生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F如今,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讓物理知識回歸生活已經成為當下物理課堂改革的一個重要的方向,教師在物理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不僅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因此,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為切入點,探索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相結合,進而創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式。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
   高中階段是學生向社會邁進的一個重要的階段,這個時期是學生學習和人生選擇的重要時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更多地滲透生活中的知識,進而幫助學生提前適應社會,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受高考的強大壓力,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再加上物理知識本來就抽象性較強,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困難,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只會逐漸地喪失。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將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物理知識,進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一、情境創設生活化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物理知識的情境中,教師在講課之前往往會先給學生創設一個特定的情境。為了更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可以利用生活化的現象,增加學生的熟悉感,從而讓學生自愿地投入到物理知識的探究中。
   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時,在正式講課之前,我先讓兩名同學上來,分別給了這兩位學生一張紙,其中一張紙揉成了紙團。然后我問學生:“如果這兩名同學在同一個高度同時扔下他們手中的東西,同學們想象一下,誰手中的東西會先落在地上呢?”學生憑借他們生活中的經驗很快地便回答:“紙團先落下來?!比缓笪易寖晌煌瑢W進行實驗,驗證了學生的猜想,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著我順勢引入今天的課程:“雖然我們生活中的這些現象有很多,但是這種現象在物理中又被稱為什么呢?有什么原理呢?我們今天就來認識和學習一下?!睂W生的好奇心便被有效地激發,認真投入到物理課堂學習中。由此可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情境,以生活中的現象、情境為切入點引入新知識的學習,避免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脫離,進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更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識。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重要的途徑,所以教學內容的選擇關系到學生是否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慎重選擇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因為脫離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是不可能獲得發展的。
   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這部分知識是高中物理學習的一個重點內容,所以需要學生熟練掌握。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講解了兩個案例:(1)我們在奔跑的過程中如果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我們的身體是會向前摔還是向后摔?(2)我們在坐公交車的時候,如果司機急剎車,乘客的身體是會向前傾還是向后傾?學生運用本節課中所學的知識再加上生活經驗很容易便總結出生活中這兩種現象的結果,從而更加深化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的認識和了解。由此可見,教師教學不應該脫離生活,利用生活現象來豐富物理教學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實踐意識以及運用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實驗器具生活化
   物理中的很多結論都是通過反復的實驗得來的,所以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當然也離不開實驗教學。雖然實驗本身的操作性、實踐性就很容易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但是學生看到那些生活中根本沒有見過的實驗器具,即使是反復的實驗,也很難真正地理解實驗原理和實驗目的。為此,教師可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將一些實驗器具替換成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東西,進而增強學生的熟悉感。
   例如,在進行《摩擦力》的實驗時,為了讓學生盡快地接受和掌握,我選用了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粗糙的木板以及光滑的玻璃板兩種不同的平面,再加上一個小木塊和彈簧秤,分別在粗糙的木板以及光滑的玻璃板上進行摩擦力的實驗,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進而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到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對摩擦力的影響,加深學生的印象。由此可見,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和挖掘生活中可以用于實驗的器具,并將其有效地運用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探索欲,使物理實驗回歸生活。
   本文從生活化的角度重新挖掘物理中的知識,以生活現象為基礎,以物理現象、規律為依托進行生活化教學,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鞏固所學,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陳銘,侯恕.對“從生活走向物理”的再思考[J].物理教學探討,2018,36(10):75-76.
   [2]吳士全.生活化高中物理課堂的構建研究[J].成才之路,2018(26):88.
  編輯 謝尾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959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