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樂上”音樂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萍
音樂課對學生來說,本身就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現在很多學生喜歡唱歌,卻不怎么喜歡上音樂課,原因何在?一方面由于音樂課本中的樂理知識點繁多,學生難以接受;另一方面由于傳統的音樂課教學模式過于死板,過于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尤其是灌輸式的教育對部分原本不愛好音樂的學生會產生一種課堂壓抑感,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厭學心理。如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音樂課堂活動,從而變“厭學”為“樂學”。在課堂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設立 “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教學中直接提出與教材有關、需要解決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保持著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進行學習,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這時對他們進行啟發、誘導,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起學生的求知需求。
音樂的魅力還在于它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我從教學實際出發,設計游戲、創設情景,不但能增加教學情趣,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由于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文化素質不同、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對音樂的理解也會不盡相同。所以,一首優秀的樂曲帶給人們的想象也應該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彩的。學生時代正是富于想象力的時代,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充分利用豐富的想象力,激起學生的共鳴。在我的欣賞課上,我經常讓學生聆聽樂曲,并發揮創造力,把主動權給孩子們,讓他們給樂曲起名字、用多種形式大膽表現音樂,讓學生根據自己聽到的音樂做動作。每個人都有超過別人的意識,利用學生的表現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就充分調動了大家感受音樂的能動性,勇于大膽地表現音樂,使課堂氣氛更加濃郁、活躍。這一切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鼓勵學生參與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新型的課堂模式下,小組合作學習、探究被引入課堂教學,我在教學中多給學生創設多種機會,培養學生的自信、演唱及表演能力,發展學生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與他人溝通配合。
音樂課上座位往往拘泥于矩形、圓形、橢圓形等形狀。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課的活動,需要什么樣的座位,我們就把他整理成什么樣,甚至可以把凳子撤了席地而坐。音樂課完全可以像做游戲,把我們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巧妙地穿插到游戲活動中。例如在欣賞《卡門序曲》的課上,因為它帶有進行曲特點,常被人們稱為“斗牛士進行曲”,所以我先給學生聽一下該樂曲的多次出現的主題,讓他們聯想音樂把我們帶到壯觀的斗牛場面之中,我們仿佛看到了英武的斗牛士,聽到了群眾的喝彩聲。同學們達成共識后,緊接著就讓學生跟著音樂的節奏動起來,并用各自的動作、表情來配合樂曲的進行,學生的動作五花八門、情態各異,熱鬧非凡。狂歡之后,問到他們什么是進行曲,他們幾乎異口同聲:斗牛士進行曲。問他們這首曲子有什么特點,他們給出的答案也比較準確。
三、探索教學方法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傳統的音樂課要么一唱到底、要么一聽到底、要么一講到底;歌曲教學的三部曲是:一視譜二頌詞三唱歌;諸如此類屢見不鮮。試著反思一下,如果坐在下面聽課的是我們自己,在這種日復一日單調的音樂課上,我們又能保持幾分的興趣呢?使學生“好學”、“樂學”,教師勢必要采取多種方式方法激活學生的創造力,確保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
?。?) 讓游戲進課堂。如果音樂課僅僅是枯燥的練習和呆板的傳授,那么學生當然會有乏味之感,因為好動是學生的天性。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嘗試著在課堂里滲透游戲。例如課中的節奏練習,如果只是把節奏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認讀,練習的過程就會非常的枯燥。因此,我設計了彩色的節奏卡,在學生把幾張卡片認讀后,將卡片交給幾個學生,請他們隨意的站成一排,請其他同學念一念,這幾個學生不停地變換排列,節奏在不停的變換,到最后選出最棒的小組并給予適當的獎勵。整個過程,由于他們的競爭意識和興趣被調動,學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輕輕松松地完成了節奏練習。
?。?)讓流行歌曲進課堂。由于流行歌曲簡單易學,包裝制作華麗,因此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在課堂教學中,我會選擇一些優秀的流行歌曲讓學生來學唱。如《感恩的心》就是一首很有教育意義的歌曲,還有周華健的《朋友》也是一首積極向上的好歌,還有許多既好聽又適合學生學唱的歌曲,如《好人好夢》、《天堂》、《精忠報國》、《同桌的你》、《大?!返鹊取C總€月,我都會安排一次歌曲接龍比賽或者歌表演比賽,課內課外的歌曲都可以唱,發現學生唱歌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
四、尊重關愛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精神環境的前提。要在音樂課里營造民主和諧的環境,關鍵靠老師。因此,作為教師,要做到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想學生所想,以慈母般的真情去溫暖每一顆心,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在關注著他,愛護著他。
在教學過程中,我更多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群體中,用真誠的語言去關愛他們。對于淘氣的學生,也不要使用訓斥的方法,而應該多注意他們的進步。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愛的雨露,得到老師的尊重和信任時,他們才會尊重老師的勞動,配合教學活動。我還利用一切時間,主動接近學生。如課前十分鐘放一些音樂,找一些與學生共通的語言。這可以幫助了解學生,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感。對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成績,我都要進行適當的表揚或鼓勵?;蚴枪恼茖ζ涑煽冇枰钥隙?,或是送上一句名人名言,或是贈送一件小禮品對學生適當地進行鼓勵,同時在表揚時要指出努力的方向,以防止學生的盲目自滿。
微笑---師生關系的潤滑劑。課堂上,教師面帶微笑,娓娓道來,學生如沐春風,心情舒暢。這樣可以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生疏感、懼怕感,拉近彼此的距離。許多調查表明,學生喜歡一位老師,就會非常認真地學習困難的甚至以前不感興趣的學科;相反,當不喜歡某位教師的時候,他們會放棄這門學科。可見,微笑是開啟師生融洽關系的金鑰匙,而融洽的師生關系則是啟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重要前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39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