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我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之一。鑒于此,論文首先就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現狀進行闡述,然后分析當前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幾點建設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的建議,以供參考。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service system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view of this, the paper firstly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then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service system, for reference.
【關鍵詞】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信息技術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service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F30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3-0085-02
1 引言
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是當前推動我國農產品流通效率的重要基礎設施所在,其是在充分利用既有網絡通信設施的基礎上,將農產品市場信息的收集系統、發布系統、交易管理系統以及交易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有機整合而形成的一個滿足農產品流通過程中各個部分和環節需求的流通服務體系。充分合理的建設和使用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對于提高我國農業的發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從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現狀觀察,則是存在著諸多進一步改善的空間,極需予以改善[1]。
2 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社會各個領域內的應用不斷深化,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在我國得到了極大的普及,目前我國已有接近80%的市,接近50%的縣以及超過20%的鄉鎮建設了屬于自己的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從普及度上觀察,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較大成果。隨著國民消費觀念的不斷改變,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在農產品流通領域內信息技術所承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全國范圍內的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采集網絡也已經基本形成,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也基本成型,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
3 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3.1 農民科技素質偏低
從當前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觀察,其首先體現在農民科技素質偏低,對于信息的運用水平不足,信息意識上過于淡薄。當前我國的農民群體因為長期以來都是采用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首先傳統農耕文化的影響很深,同時因為農民在科學文化水平上相對較低,因此很多農民對于流通信息的意思是不足的,對于信息的有效應用也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雖然,目前我國各地都已經建設有農業信息服務點以及線上的網站,但是真正的可以下達農村去指導農民的人才并不多,很多農民并不知道如何使用網絡,基于網絡獲取與自身相關的農業信息更是難以提及,降低了農民對于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的積極性,同時也不能有效發揮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的作用。
3.2 農業信息網絡不完善
農業信息網絡不完善也是當前在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之一。目前我國很多地區雖然有建設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但是其對于信息的處理能力則是相對不足,所建設的信息網站也不能很好地就各項農產品市場信息進行有效的采集、加工、整理和發布,所發布出來的信息質量不高,時效性不強,農民能夠切實獲得有效信息的成本過高,收益很低。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目前我國缺少一個統一的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標準,因此各地所建設的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參差不齊,在信息的收集、處理以及傳播的軟硬件部分都不夠,很多信息的匯總處理還是采用傳統的加工模式,自動化程度偏低;第二,農業信息管理缺位問題嚴重,目前在我國各個地區的涉農部門之間對于信息的溝通共享工作不足,很多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都是處于一個重復的情況,對于既有的信息挖掘不足,難以有效保障農產品流通服務信息的真實性。 3.3 批發市場信息處理技術落后
批發市場是農產品的集散地,批發市場對于農業信息的處理水平會從很大程度上影響并決定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的建設水平,而從目前我國批發市場信息處理技術現狀觀察,則是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技術落后的情況。根據既有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幾個較大的批發市場都有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成為農產品物流信息的處理樞紐,但是對于這些信息的處理技術和手段則是相對落后。很多批發市場都不能提供準確的農產品供需和價格信息,在物流信息上的處理能力有待改善。
4 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建議
4.1 加快農產品流通服務人才的培養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對于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水平的提升而言,也需要針對性地提升在人才部分的培養力度,加快農產品流通服務人才的培養,采用多種人才培養形式,切實提高在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中的管理人員、信息服務人員的信息商品意識、信息質量意識以及信息產業意識,加快建設一支能夠切實扎根農村,服務于農民的信息人才隊伍,對農民更好地應用產品流通服務體系起到指導的作用。
具體而言,在推動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實現農業信息化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對科技人員、管理干部、廣大農民以及各級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培養工作,包括對其電子商務知識技能、信息技術、信息意識、農業技術水平以及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工作。并且要注意在培訓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將當地實際的情況和特點聯系起來,制定針對性的培訓內容。在培訓方法的選擇上也要注意多種培訓內容之間的既有整合,鑒于農民電腦使用少,但是手機使用多的情況,應當注重對移動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相關領域內知識的培訓,通過加快農產品流通服務人才培養的方式,切實有效地推動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2]。
4.2 加大農業信息網絡建設投入
從全球范圍內觀察,目前世界上各個國家政府都十分重視對農業信息化的建設投資工作,例如,美國每年用于農業信息化的投入總額在50億美元左右,主要用于對基礎性措施的建設,用于農產品市場信息公布部分的金額都在5000萬美元以上。從這一數字上觀察,我國用于農業信息化建設領域的資金是相對較少的,因此,我國政府部門應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農業信息網絡建設的投入水平,建立完善的農業信息網絡。
對于農業的信息化建設而言,其是一項耗時較為巨大的工程,各級政府部門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措施,確保系統在建設中的硬件部分的投入經費滿足需求,同時還要在系統的運作維護部分提供充分的經費,保障所建立的農業信息系統可以正常運行。同時,農業信息網絡系統的開發和建設工作應當切實地納入各級人民政府的工作計劃表中,并且引導和鼓勵企業、個人、科研單位以及其他的民辦科研機構都可以參與其中,加快農業信息網絡的建設和完善。
4.3 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建設
推進農產品批發和市場信息化建設是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點內容之一,針對當前存在的一些不足,需要積極地采取措施予以改善。首先,應該切實提升批發市場信息處理技術的應用水平,該部分可以通過加強人才培養的途徑實現[3]。其次,要將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承擔的農產品物流信息樞紐作用承擔起來,將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為農產品的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價格中心、結算中心和包裝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
5 結語
綜上所述,論文在對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現狀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幾點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并得出以下幾點研究結論:從普及度上觀察,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較大成果,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基本成型并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但仍然存在著農民科技素質偏低、農業信息網絡不完善、批發市場信息處理技術落后等問題,因此,論文提出了加快農產品流通服務人才的培養、加大農業信息網絡建設投入、推進農產品批發和市場信息化建設等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建議,希望為我國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的高水平建設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蔡利紅.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的變革與創新研究[J].農業經濟,2017(4):126-127.
【2】薛建強,李子涵.京津冀農產品流通協同創新機制研究[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1):63-66.
【3】朱熙寧.互聯網經濟背景下我國農產品流通模式創新[J].商業經濟研究,2019(04):120-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9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