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P鋼板固定治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張偉峰 李云峰 王 輝
[摘要]目的:分析LCP鋼板治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和評定療效。方法:21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齡68歲。按NEER分型:兩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5例。結果:術后隨訪8~28個月,平均16個月,20例得到隨訪,1例失訪,按neer評分標準:6例優,11例滿意,2例不滿意,1例失敗,滿意率為85%。結論:LCP鋼板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靠,可提供早期鍛煉,術后功能恢復滿意。
[關鍵詞]LCP鋼板;肱骨近端骨折;老年人
[中圖分類號]R68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12(b)-025-02
自2005年8月~2008年10月共收治21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采用LCP鋼板固定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收集病例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齡最大86歲,最小60歲,平均68歲。其中合并肩關節脫位5例,骨折按neer分類:兩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5例,其中合并肋骨骨折5例,呼吸系統疾病4例,心血管疾病3例,內分泌疾病6例,泌尿系統疾病2例,術前對基礎疾病予以充分準備,全部采用LCP鋼板內固定。
1.2 手術方法
采用臂叢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取沙灘椅位,三角肌胸大肌間隙入路,檢查骨折與肩袖情況,不需剝離骨膜,找到結節間溝,在以C型臂X線機的輔助下使骨折復位??耸厢樑R時固定,置好接骨板,近端用鎖定螺釘固定,遠端根據情況選用鎖定螺釘或3.5 mm皮質螺釘固定,接骨板安放于結節間溝后1 cm,離肱骨結節頂端0.5 cm,破裂的肩袖予以修復,常規放置負壓引流。
2 結果
本組21例肱骨近端骨折平均手術時間82 min(60~215 min),失訪1例,20例患者均隨訪8~28個月,平均16個月,采用國際上通用的neer肩關節功能評分標準:總分100分,疼痛35分,功能使用情況30分,活動范圍25分,解剖復位10分??偡帧?0分為優,81~89分為滿意,71~80分為不滿意,≤70分為失敗,20例中肩關節功能優6例,滿意11例,不滿意2例,失敗1例,滿意率為85%。
3 討論
3.1 解剖特點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特點:肱骨外科頸位于解剖頸下2~3cm,此處為松質骨與皮質骨的交界處,容易發生骨折,老年患者由于存在骨質疏松,肱骨大結節空洞,干骺端松質骨缺失,肱骨干皮質骨變薄,使肱骨大結節及外科頸成為骨折最易發生處,肱骨近端一旦發生骨折,極易粉碎,造成復雜骨折,常規的內固定很難達到有效的固定。
3.2 術中注意事項
?、傩g中減少軟組織的剝離。盡量不要打開關節囊。保護肱骨頭的血供,防止肱骨頭的缺血性壞死。②肱骨外科項骨折位于松質骨與皮質骨交界處,易發生骨折,骨折后局部形成血腫并可伴肩袖損傷,應爭取解剖復位,修復肩袖并維持骨折端的穩定。③肱骨結節間溝處骨皮質較厚,骨折中不易粉碎,此處可以作為解剖復位的參照點。安裝鋼板螺釘時應注意鋼板安裝在結節間溝后1.0 cm,上緣離肱骨大結節頂端0.5 cm。以免鋼板壓迫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或鋼板放置位置過高,肩關節外展時產生肩峰撞擊綜合征。④鉆孔時不要鉆透對側骨皮質。否則螺釘尾部會穿過關節面進入關節腔從而影響關節活動,肱骨頭一般用2~3枚鎖定螺釘,如有岡上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可用5號不可吸收線將其固定在接骨板的縫合孔上。
3.3 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用LCP鋼板固定的優越性
LCP鋼板基本克服了以前內固定的缺點,它的主要優點如下:①鋼板體積小,操作簡單,手術創傷小,減少軟組織損傷且保護了板下骨質的血供,符合微創原則。②鎖定成角穩定性,螺釘與鋼板鎖定成整體,實踐牢靠固定,松動發生率低,螺釘具有較好的錨合力和抗拉力,對于縱向應力螺釘不會相對于鋼板移位,特別是在骨質疏松和粉碎性骨折,避免了因螺釘松動或拔出造成骨折復位的丟失。③設計有針孔,方便骨折的復位和固定,在術中可以用克氏針通過針孔臨時固定,有利于骨折的精確復位,縫合孔也有利于肩袖損傷的修復。④LCP鋼板固定穩定,術后第2天即開始肩關節功能鍛煉,避免肩關節長期制動休息導致肩關節的粘連,影響關節功能。
3.4 術后鍛煉注意事項
肱骨近端骨折術后的功能鍛煉對于肩關節功能恢復起相當重要的作用,術后三角巾懸吊固定3周,術后2d做聳肩運動,適度活動肘腕關節,術后1周在健手保護下做被動肩關節擺動鍛煉,術后2周主動肩關節擺動鍛煉。術后3周做上肢上舉鍛煉,開始在健側協助下被動上舉過渡到主動上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158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