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包皮環扎術治療小兒包莖、包皮過長568例體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觀察使用一次性包皮環切器行包皮環扎術治療小兒包莖、包皮過長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使用一次性包皮環切器行包皮環扎術治療的568例包莖、包皮過長患兒的臨床資料, 并觀察其臨床效果。結果 手術時間8~12 min, 平均手術時間(9.2±1.0) min。術中無需結扎止血, 術中出血0~1 ml。套環脫落時間7~15 d, 其中519例(91.4%)于術后10 d內脫環, 26例(4.6%)于術后11~14 d脫環, 18例(3.2%)于術后15~20 d脫環, 5例(0.9%)>21 d未脫落, 予拆除包皮吻合器及絲線, 拆后傷口邊沿整齊。術后71例(12.5%)患兒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術后出血6例(1.1%), 給予止血藥后治療有效;包皮感染、紅腫15例(2.6%);套環不脫落4例(0.7%);包皮撕裂6例(1.1%);包皮環嵌入冠狀溝12例(2.1%);包皮陰莖頭粘連24例(4.2%);尿潴留4例(0.7%)。未發生包皮移動滑脫病例。568例患兒隨訪0.5~3.0年, 環脫落后切緣整齊, 外形美觀, 效果良好。結論 使用一次性包皮環切器行包皮環扎術治療小兒包莖、包皮過長具有手術時間短、手術出血少、創傷小、并發癥少、患兒痛苦小、術后護理方便、術后外形美觀、患兒術后生活及行動方便等優點, 且手術簡單易于推廣。
  【關鍵詞】 包莖;包皮過長;包皮環扎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4.032
  本文選取本院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68例包莖、包皮過長患兒為研究對象, 對其使用一次性包皮環切器行包皮環扎術治療療效滿意,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68例包莖、包皮過長患兒, 年齡5~13歲, 平均年齡(9.2±1.5)歲。患兒均表現為包莖或包皮過長, 包皮存在不同程度的完全不能上翻或上翻困難、包皮粘連等情況, 且部分患兒排尿稍費力。其中50例既往有反復包皮電頭炎病史, 5例合并隱睪, 6例合并精索或睪丸鞘膜積液, 8例合并腹股溝斜疝。
  1. 2 方法
  1. 2. 1 器械 一次性包皮環切器(廣州南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造)規格包括直徑1.3、1.5、1.7、2.0、2.5、2.7、3.0 cm 7種。這種一次性包皮環切器由硬塑料制成, 分為環體和環柄兩部分, 環體有溝槽。
  1. 2. 2 手術方法
  1. 2. 2. 1 術前準備 術前應仔細體檢, 并行常規檢查血常規、凝血4項、心電圖, 排除手術禁忌證。全身麻醉患兒應禁食水, 術前應排空膀胱。必要時術前應做好陰部備皮, 以免妨礙術中、術后的操作。
  1. 2. 2. 2 選擇合適的吻合器 為受術患兒選擇適合型號的一次性包皮環切器, 由專用的測量尺測定。測量時, 應將測量尺的環套在陰莖冠狀溝上方, 以不超過冠狀溝為準, 選擇稍大的環。
  1. 2. 2. 3 麻醉 對于能夠耐受疼痛的小兒受術者, 一般推薦陰莖根部阻滯麻醉。不能夠耐受疼痛的小兒受術者, 一般推薦靜脈麻醉聯合局部阻滯麻醉。本院采用0.5%羅哌卡因(瑞典阿斯利康公司)行陰莖根部局部浸潤麻醉, 效果良好。
  1. 2. 2. 4 手術 用止血鉗擴張包皮口, 包莖患兒或上翻困難的可剪開包皮背側0.5~1.5 cm, 鈍性松解包皮與陰莖頭的粘連, 翻開內板, 清除包皮垢, 完全顯露冠狀溝, 用0.5%碘伏清洗陰莖頭及冠狀溝, 涂紅霉素軟膏, 放入大小合適的包皮環切器套于包皮內板與陰莖頭之間的適當位置, 使內板高約0.5~1.0 cm、系帶處對準環套倒“V”形缺損處、環套向背側傾斜約15°左右, 用7 號絲線牢固結扎2次(結扎時防止結扎線束間嵌夾皮膚), 剪除多余包皮, 顯露尿道外口, 以紅霉素軟膏均勻抹于切口。為防止包皮內板滑動至固定線以下, 引起出血等不良并發癥, 需要固定包皮內外板。具體方法:用血管鉗分別夾住包皮殘端3、6、9、12點處的內、外板, 用7號絲線分別打結以固定。視情況決定是否保留環切器手柄。
  2 結果
  手術時間8~12 min(手術操作時間, 不包括備皮、消毒等時間), 平均手術時間(9.2±1.0) min。術中無需結扎止血, 術中出血0~1 ml。套環脫落時間7~15 d, 其中519例(91.4%)于術后10 d內脫環, 26例(4.6%)于術后11~14 d脫環, 18例(3.2%)于術后15~20 d脫環, 5例(0.9%)>21 d未脫落, 予拆除包皮吻合器及絲線, 拆后傷口邊沿整齊。
  術后71例(12.5%)患兒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術后出血6例(1.1%), 給予止血藥后治療有效;包皮感染、紅腫15例(2.6%);套環不脫落4例(0.7%);包皮撕裂6例(1.1%);包皮環嵌入冠狀溝12例(2.1%);包皮陰莖頭粘連24例(4.2%);尿潴留4例(0.7%)。未發生包皮移動滑脫病例。568例患兒隨訪0.5~3.0年, 環脫落后切緣整齊, 外形美觀, 效果良好。
  3 討論
  包莖、包皮過長是常見的男性外生殖器疾病, 在5~13歲男孩中發病率>5%[1], 可能會影響陰莖與陰莖頭的正常發育, 特別是小孩陰莖頭的發育, 看似小陰莖[2]。常見并發癥主要包括包皮口瘙癢、包皮炎、陰莖頭炎、尿路感染、排尿困難、性生活時包皮撕裂或系帶斷裂等[3], 嚴重者可能引起生殖系統感染、感染性不育癥、腎功能不全、陰莖癌等疾病。
  早期手術治療是預防上述并發癥的重要手段[4]。傳統的包皮環切術操作相對復雜、術中時間長、術后恢復慢及術后并發癥較高, 因此逐步被臨床淘汰。包皮環扎術則較好的避免上述不良特征, 其利用機械壓力使遠端包皮壞死脫落的同時愈合傷口, 簡化手術步驟[5], 且具有療效顯著、并發癥少等優點, 大約于上世紀90年代開始傳入我國[6]。目前國內有多種用于包皮環扎術的包皮吻合器, 治療小兒包莖、包皮過長療效可靠、并發癥少[7]。   從本文研究結果可知, 手術時間較短, 所有病例僅在8~12 min內完成, 約為傳統環切術的1/3[8]。術中出血量少, 約0~1 ml。而且所有患兒術后恢復快, 外觀好, 而且無需拆線換藥, 自行脫落, 不影響日常生活。術后并發癥中出現最多的是包皮陰莖頭粘連24例(4.2%), 這可能與術前患兒包皮粘連嚴重程度相關。術前完全粘連的, 術后有少部分粘連復發, 需要待傷口創面完全恢復后再次鈍性分離粘連。其次為包皮感染、紅腫15例(2.6%), 這可能與創面分泌物引流不充分或患兒不遵醫囑未按要求浸泡高錳酸鉀溶液有關。加強術前的消毒、術后護理及宣教可減少此類并發癥的發生。另外, 出現4例(0.7%)術后吻合器不脫落情況發生, 術后21 d回院處理。這可能是由術中殘留包皮較多或術后患兒勃起力度不夠導致。有6例出現術后出血, 主要原因為患兒不遵醫囑提前過度活動(如騎自行車等)、自行拆環、意外牽拉等, 向患兒及家屬強調術后注意事項有助于減少此類并發癥的發生。有12例出現包皮環嵌入冠狀溝, 主要是因為包皮吻合器偏大引起。因此, 術前吻合器的選擇十分重要, 應盡可能縮短刺激陰莖時間、避免陰莖勃起。有4例出現尿潴留, 這可能是由患兒術后懼怕疼痛出現短暫的排尿困難、包皮粘連松解后滲出液凝固堵塞尿道口等原因導致。
  綜上所述, 使用一次性包皮環切器行包皮環扎術治療小兒包莖、包皮過長具有手術時間短、手術出血少、創傷小、并發癥少、患兒痛苦小、術后護理方便、術后外形美觀、患兒術后生活及行動方便等優點, 且手術簡單易于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瀚君, 張華. 包皮過長的手術治療進展. 中外醫療, 2015(13):188-190.
  [2] 馮東川, 朱孝宇, 李圓, 等. 包皮系帶延長陰莖整形術在兒童隱匿陰莖治療中的應用.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7, 38(1):98-99.
  [3] 丁旭鋒, 金保方, 凌芳, 等. 兒童包莖的治療進展. 中國性科學, 2016, 25(8):26-29.
  [4] 丁旭鋒, 凌芳, 蔡益娟, 等. 利多卡因膠漿在持續擴張法治療小兒包莖中的運用. 中國實用醫藥, 2014(7):194-195.
  [5] 劉玉獻, 徐步存. 包皮環扎術與包皮環切術治療小兒包莖、包皮過長療效分析.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3, 19(3):103-104.
  [6] 彭友林, 韓武紅. 包皮環扎與包皮環切兩種術式的比較.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10, 24(6):62-63.
  [7] 李仁舉, 田金徽, 楊克虎, 等. 包皮環套術治療小兒及青少年包莖或包皮過長的Meta分析. 循證醫學, 2010, 10(2):92-97.
  [8] 王世先, 章振保, 楊水法, 等.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與縫合器行包皮環切術的臨床療效比較.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16, 22(6):534-537.
  [收稿日期:2018-1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1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